不覺歡喜 真是歡喜——顧隨談詩說禪

不覺歡喜 真是歡喜——顧隨談詩說禪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顧隨 著
圖書標籤:
  • 顧隨
  • 詩歌
  • 禪學
  • 文學
  • 文化
  • 思想
  • 傳統文化
  • 人生感悟
  • 散文
  • 佛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廣影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工人齣版社
ISBN:9787500863892
商品編碼:29708972404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6-10-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不覺歡喜 真是歡喜——顧隨談詩說禪

定價:38.00元

作者:顧隨

齣版社:工人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0086389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世人眼中的顧隨,往往尊其為詞學大師,而顧老 在禪學上的造詣也是為學界認可的。《不覺歡喜真是 歡喜》所收入的《揣龠錄》,一經刊齣,便被譽為不 可多得的”談禪大*“,”天纔之筆“。可是除瞭這 部可貴的論*,顧隨治禪的獨到之處,還的是他對禪 宗與文學關係的理解,包括佛典中具有文學意味的作 品挖掘,及他對詩味與禪意的精當解說……

目錄


引言:“似則似,是則非是”上編:揣龠錄小引第二月第二月之二不可說不是不是無老僧好殺兔子與鯉魚從取捨說到悲智(上)從取捨說到悲智(下)南無阿彌陀佛末後句下編:佛典翻譯文學選引言上捲說理之部中捲序事之部下捲偈頌之部結語外編:詩法與禪王維詩品論論王靜安之“境界”說我見知·覺·情·思雜譚詩論古代不受禪佛影響的六大詩人附錄:苦水作劇垂老禪僧再齣傢我的父親顧隨(代後記)

作者介紹


顧隨(1897-1960),字羨季,彆號苦水,晚號陀庵。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生執教並從事於文學創作與學術研究。先後執教於山東青州中學、天津女子師範學院以及燕京、北平、中法、北京、中國、輔仁、北京師範等學校。1960年9月6日顧隨卒於天津馬場道河北大學住所。 顧隨*述頗豐,有《稼軒詞說》《東坡詞說》《元明殘劇八種》《揣龠錄》《佛典翻譯文學》等多種學術*作問世,並發錶學術論文數十篇。現有《顧隨全集》行世。

文摘


序言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虛構圖書的詳細簡介,該書名為《鏡花水月錄:中國古典詩詞中的生命哲思》,內容聚焦於中國古典詩詞背後的哲學意蘊與生命感悟,完全不涉及您提供的原書名內容。 --- 書名:鏡花水月錄:中國古典詩詞中的生命哲思 作者: (此處可填入虛構作者名,例如:柳聽風) 齣版社: (此處可填入虛構齣版社名,例如:翰墨軒文化) 定價: 128.00 元 裝幀: 精裝 / 函套典藏版 頁數: 580頁 --- 內容簡介 《鏡花水月錄:中國古典詩詞中的生命哲思》並非一部簡單的詩詞鑒賞集,而是一次深入文本肌理,探尋古典文人在山水之間、悲歡離閤之際,如何與宇宙、時間、自我進行對話的哲學之旅。本書以中國古典詩詞為載體,旁及與之相連的儒、釋、道思想精髓,旨在揭示那些被吟詠韆年的意象背後,所蘊含的深刻生命哲學。 全書結構宏大而細膩,分為“天地之象與時間之思”、“個體存在與情感的邊界”、“道法自然與安身立命”三大篇章,共計二十四章。作者柳聽風以其深厚的古典學養和獨到的洞察力,穿梭於唐詩、宋詞、元麯乃至先秦辭賦之中,構建瞭一幅流動而深邃的古典精神圖景。 第一篇:天地之象與時間之思 本篇聚焦於古典詩人對宏大宇宙和無常時間的體悟。詩人如何將自身的渺小置於永恒的自然之中? 第一章:滄海桑田與“逝者如斯” 開篇即引述孔子對河水的感嘆,探討古人如何理解“時間”這一抽象概念。重點分析瞭曹操“老驥伏櫪,誌在韆裏”中的雄心與對韶華流逝的無奈,以及李白《將進酒》中“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所蘊含的宇宙尺度下的生命短暫。本章強調,在古典世界觀中,對時間流逝的敏感,是激發生命意義感和創造力的源泉。 第二章:山河永恒與個體悲歡 探究“山水永恒”的母題。如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河的恒久與人世的劇變形成強烈對比。本書剖析瞭這種對比如何促使詩人將個人的痛苦與傢國命運、自然規律相連接,從而達到一種悲壯的超越。其中對“泰山”意象的分析尤為深入,泰山作為一種穩定性的象徵,如何被用來錨定漂泊的靈魂。 第三章:月影與虛無的對話 月亮,作為最常入詩的意象,其光影的變幻象徵著“有”與“無”的辯證關係。蘇軾“明月幾時有”一問,並非隻是對天體的好奇,而是對存在本質的追問。本章梳理瞭詩詞中“月下獨酌”、“嬋娟之思”等情景,闡釋瞭在清冷月光下,古典知識分子如何直麵存在的虛無感,並以詩歌為橋梁,尋求與“道”的幽微契閤。 第二篇:個體存在與情感的邊界 本篇深入個體精神世界,考察古典詩人如何在社會規範、個人情感與理想抱負之間尋求平衡,界定“自我”的疆域。 第四章:忠義、齣世與士人的雙重睏境 中國士人往往被“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儒傢理想所束縛,同時又深受道傢和佛傢“超脫”思想的影響。本書通過分析陶淵明“采菊東籬下”的決絕與王維“行到水窮處”的淡然,探討瞭“齣世”並非簡單的逃避,而是一種在理想破滅後,對精神自由的積極建構。重點辨析瞭“歸園田居”的哲學內涵,它是一種對自我生命價值的重新定義。 第五章:情愛、彆離與“物我兩忘”的邊緣 情愛在古典詩詞中往往與“彆離”相伴。本章摒棄對情詩的膚淺解讀,轉而探究在極端的思念與分離中,情感如何達到一種近似於“物我兩忘”的境界。李商隱的晦澀與溫庭筠的穠麗,恰是這種情感張力的兩極。通過對“相思”意象的解構,揭示瞭古典美學中“情極則靜”的深層邏輯。 第六章:詩言誌與詩言心:主體性的構建 在政治環境的製約下,詩人如何維護其獨立的主體性?本章考察瞭自屈原以降,“詩言誌”的傳統如何演變為“詩言心”的轉嚮。重點分析瞭批判現實主義詩歌(如杜甫的“三吏三彆”)中蘊含的深刻的人道主義關懷,以及這種關懷本身就是個體精神力量的體現。 第三篇:道法自然與安身立命 此篇將視角轉嚮中國傳統思想的核心——“道”與“自然”,探討古代知識分子如何通過與自然的融閤,獲得內在的安寜與圓滿。 第七章:以“拙”喻“慧”:自然無為的實踐 老莊哲學對詩詞的浸潤至深。本書細緻辨析瞭“自然”、“無為”、“樸素”等概念在詩歌中的體現。例如,分析瞭蘇軾在貶謫中對樸素生活的贊美,並非貧睏的自憐,而是一種對人生“大智若愚”的深刻洞察。本章認為,在古典語境中,“拙”是一種高度提煉的智慧,是對復雜社會運作的深刻洞悉後的主動簡化。 第八章:禪宗意境與詩歌的“空”性 禪宗對宋代以後的詩詞影響巨大,特彆是對“意境”的塑造。本章探討瞭禪宗“空”的觀念如何滲透到對景物的描摹中,使山水不再是單純的再現,而是心性的投射。重點分析瞭“一花一天堂,一葉一菩提”的思想如何轉化為詩歌中的微小而磅礴的意象,例如對“禪機”的捕捉。 第九章:詩性安居:在當下尋得圓滿 全書的總結部分,探討瞭古典詩詞最終指嚮的歸宿——“安居”。這種安居並非指地理上的安定,而是精神上的“在場”與“圓滿”。無論是對一杯清茶的品味,還是一次對簷下雨聲的聆聽,詩詞都在教導我們如何通過審美活動,與瞬間的現實建立永恒的連接。本書最後總結道:古典詩詞提供瞭一種永不枯竭的生命哲學,即在無常中發現永恒的節奏,在有限中體悟無限的可能。 --- 目標讀者 本書適閤對中國古典文學、傳統哲學(儒、釋、道)有濃厚興趣的讀者,也適閤文學研究者、文化研究者以及任何希望通過古典智慧來審視現代生活、尋求內心安寜的讀者。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不再把古典詩詞視為遙遠的陳詞濫調,而是能夠將其視為解決當代生命睏惑的活水源頭。本書語言典雅而不晦澀,論述嚴謹且充滿文采,確保瞭閱讀的愉悅性與思想的深刻性。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觸動,在於它對生活細節的敏銳捕捉和深刻洞察。它不僅僅是在談論一些宏大的概念,更是在教我們如何將這些智慧融入到日常的點滴之中。我發現自己開始留意那些曾經被忽略的微小瞬間,比如清晨的一縷陽光,或是雨後泥土的芬芳。作者仿佛是一位生活的藝術傢,他教會我如何從平凡中發現不凡,如何在喧囂中尋得內心的安寜。這種由內而外的轉變,讓我對周遭的世界有瞭全新的認識,也讓我對待自己的生活多瞭一份從容與淡定。它不是一本讓你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書,而是會伴隨你成長的“心靈指南”。

評分

我得承認,剛開始接觸這類題材的書籍時,總會有些忐忑,擔心它晦澀難懂,充滿艱深的術語。然而,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卻齣乎意料的平易近人。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那些看似高深的道理,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娓娓道來,如同老友間的交談,讓人感到親切又放鬆。它的行文流暢自然,沒有那種刻意的說教感,而是真正做到瞭“潤物細無聲”的引導。這種舒服的閱讀體驗,讓我可以毫無壓力地去接納和吸收其中的思想精華,而不是被復雜的理論所束縛。它不是那種需要反復咀嚼纔能理解的“硬菜”,更像是精心烹製的傢常小炒,入口即化,迴味無窮。

評分

坦白說,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次深度的自我對話和精神洗禮。它沒有給我現成的答案,而是拋齣瞭一係列引人深思的問題,迫使我去審視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和追求。這種“被提問”的感覺,比被告知要重要得多。我時常會停下來,閤上書本,陷入沉思,反復迴味某一句精闢的論斷。它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平日裏習以為常的思維定勢,並溫柔地提醒我要保持一份清醒和覺察。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能“教”給我什麼,而在於它能“喚醒”我什麼。這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精神之旅。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極為巧妙,邏輯脈絡清晰,即便涉及的主題跨度很大,閱讀過程中也從未感到混亂或跳躍。每一章節的過渡都顯得水到渠成,仿佛是自然而然地從一個思考的節點延伸到瞭下一個。這種精心的編排,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學養和對整體把握的精準度。它不是零散知識點的堆砌,而是一個有機整體,層層遞進,引導讀者逐步深入到更深遠的境界。我特彆欣賞這種“有章法”的敘述,它給予瞭閱讀者極大的安全感,讓人知道自己正走在一條被精心規劃的智慧之路上。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匠心獨運,那種古樸又不失雅緻的風格,讓人一拿在手上就感受到一種沉靜的力量。裝幀的質感也特彆好,紙張的觸感細膩,字體的排版疏密得當,讀起來非常舒適。我特彆喜歡封麵上那種留白的處理,仿佛能從中讀齣作者對文字的珍視和對閱讀體驗的考量。光是看著這本書,就能感受到一種對傳統文化深深的敬意。書頁翻動的聲音,都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味,讓人忍不住想要立刻沉浸其中,去探索它內在的深邃與美好。這本書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它的存在本身就為我的閱讀空間增添瞭一份寜靜和書捲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