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電子測量與儀器(第2版)
定價:23.00元
售價:16.1元,便宜6.9元,摺扣70
作者:宋悅考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2-01
ISBN:978712106918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1kg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或中等職業學校電子類、電氣類、自動化類、機電類和其他相近專業的教材。本書分為9章,章主要介紹電子測量方法、電子測量儀器的分類與發展,電子測量數據處理與測量結果的錶示;第2章主要介紹常用信號發生器的工作原理、技術指標與應用;第3~8章主要介紹電壓、頻率、時間、相位、電子元器件參數、頻域信號、數據域信號等的測量方法,以及測試儀錶的工作原理、技術指標與應用;第9章主要介紹獨立智能儀器的基本組成、典型處理功能與應用,以及自動測試係統、個人儀器、虛擬儀器的基本組成等。
本書還配有教學指南、電子教案及習題答案(電子版),以方便教學使用,詳見前言。
章 電子測量與儀器的基礎知識
1.1 電子測量概述
1.1.1 電子測量的意義及內容
1.1.2 電子測量方法
1.2 測量誤差的基本概念
1.2.1 測量誤差的錶示方法
1.2.2 測量誤差的來源
1.2.3 測量誤差的分類
1.3 電子測量儀器的基礎知識
1.3.1 電子測量儀器的發展
1.3.2 電子測量儀器的分類
1.3.3 電子測量儀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1.3.4 電子測量儀器的誤差
1.4 測量結果的錶示及測量數據的處理
1.4.1 測量結果的錶示
1.4.2 有效數字的處理
1.4.3 測量數據的處理
本章小結
習題1
第2章 測量用信號發生器
2.1 概述
2.1.1 信號發生器的分類
2.1.2 信號發生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2.1.3 信號發生器的一般組成
2.2 正弦信號發生器
2.2.1 低頻信號發生器
2.2.2 高頻信號發生器
2.2.3 閤成信號發生器
2.3 函數信號發生器
2.3.1 工作原理及結構
2.3.2 AS101D型函數信號發生器簡介
2.4 脈衝信號發生器
2.4.1 分類
2.4.2 工作原理與主要性能指標
2.4.3 脈衝信號發生器的使用
本章小結
習題2
第3章 電壓測量與電壓錶
3.1 概述
3.1.1 電壓測量的基本要求
3.1.2 交流電壓的錶徵
3.1.3 電子電壓錶的分類
3.2 直流電流、直流電壓的測量
3.2.1 直流電流的測量
3.2.2 直流電壓的測量
3.3 模擬式交流電壓錶
3.3.1 均值電壓錶
3.3.2 峰值電壓錶
3.3.3 有效值電壓錶
3.3.4 模擬式電壓錶實例
3.3.5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3.4 數字電壓錶
3.4.1 主要性能指標
3.4.2 A/D變換器
3.4.3 直流數字電壓錶實例
本章小結
習題3
第4章 波形測試與儀器
4.1 概述
4.2 波形測試的基本原理
4.2.1 陰極射綫示波管
4.2.2 波形顯示原理
4.3 通用示波器的基本組成及性能指標
4.3.1 基本組成
4.3.2 主要性能指標
4.4 通用示波器Y通道(垂直係統)
4.4.1 輸入電路
4.4.2 前置放大器
4.4.3 延遲級
4.4.4 輸齣放大器
……
第5章 頻域測量與儀器
第6章 電子元器件測量與儀器
第7章 頻率和時間測量與儀器
第8章 數據域測量與儀器
附錄
附錄A 實驗指導書
附錄B 課程設計指導書——數字電壓錶課程設計
參考文獻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有意思的,那種深藍色的背景搭配著亮黃色的字體,給人的感覺既專業又帶點科技的冷峻感。我記得當初在書店裏看到它的時候,是被它厚實的裝幀吸引的。翻開內頁,紙張的質感相當不錯,印刷也很清晰,看起來就是一本正經的教材或者工具書。雖然我沒怎麼仔細看具體內容,但光是目錄那一頁就夠讓人“望而生畏”瞭——各種復雜的電路圖和公式符號密密麻麻地排列著,明顯不是給初學者準備的“入門讀物”。書裏似乎涵蓋瞭從基礎的電學原理到復雜的信號處理技術,知識體係構建得相當龐大。我猜,對於那些電氣工程、自動化專業的學生來說,這可能是一本可以伴隨他們度過好幾年的“良師益友”,至少在需要查閱標準和定義的時候,它能提供一個堅實的後盾。它的存在感很強,放在書架上,總能讓人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專業分量。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排版風格透露著一股濃濃的學院派氣息,那種嚴謹到近乎刻闆的布局,讓人不禁聯想到實驗室裏那些一絲不苟的實驗記錄。每一章的結構似乎都遵循著“理論先行,案例輔助”的經典模式,理論部分講解得極其詳盡,恨不得把每一個推導過程都掰開瞭揉碎瞭給你看,生怕你漏掉任何一個微小的概念。我隨便翻到一處,看到瞭一大段關於某個傳感器工作原理的文字,描述得非常到位,涉及到瞭材料特性、物理效應轉化等多個層麵,感覺作者在這一塊下瞭不少功夫,絕非泛泛而談。不過,這種深度也意味著它對讀者的基礎知識要求不低,如果對電子學背景知識儲備不足,光是消化這些文字和圖錶,可能就要花費一番力氣。總的來說,它散發著一股“不走捷徑”的認真勁兒,適閤那些願意啃硬骨頭、追求知識體係完整性的學習者。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整體氣質,讓人感覺它更像是一部工具手冊而非輕鬆的科普讀物。它的重量和厚度,足以讓你在寒冷的鼕天把它當作暖手寶使用,當然,前提是你得有足夠的毅力把它捧在手裏閱讀。我注意到書的側邊似乎有很明確的章節劃分標記,這對於需要頻繁查找特定知識點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便利。我可以想象,在某個繁忙的午後,一位工程師急需核對某個儀器參數的標準範圍,隻需要迅速翻到對應章節,就能準確無誤地找到答案。書中的插圖部分,我瞥瞭一眼,主要是一些係統框圖和波形示例,綫條簡潔明瞭,重點突齣,沒有多餘的裝飾元素,完全服務於信息的傳遞效率。這書的價值,顯然不在於娛樂性,而在於它作為可靠信息源的實用性和權威性。
評分這本書的整體風格,讓人聯想到那種老牌、可靠的教科書,沒有花哨的營銷辭藻,一切都以知識本身為核心。它的語言風格是那種非常精確、不含糊的專業術語錶達,每一個詞語的選擇似乎都經過瞭反復斟酌,力求準確無誤。我注意到書裏可能包含瞭不少案例分析或者典型實驗的描述,這些部分往往是區分“好書”和“平庸之作”的關鍵。如果這些案例選取得當,能夠很好地銜接理論與實際操作的鴻溝,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將大大提升。它不是那種讓你讀完後會拍案叫絕的書,但它會讓你在遇到實際工程問題時,會下意識地想去翻閱它,因為它提供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論”而非臨時的“技巧”。它提供的是一種思考的框架。
評分從內容的氣場來看,這本書簡直就是一部電子測量領域的“百科全書”。我感受到的最大特點是它的覆蓋麵極廣,似乎涵蓋瞭從基礎的直流/交流測量到復雜的動態信號分析,中間可能還穿插瞭大量的現代儀器的工作原理介紹。它不是那種隻關注單一技術的書籍,而更像是一個宏觀的視角,試圖將整個測量領域的知識框架構建起來。這種全麵性,在快速迭代的電子技術領域中尤為可貴,因為很多新的測量技術都是建立在這些經典理論之上的。我有一種預感,這本書中的許多原理性描述,即使是十年後,可能依然成立,這纔是經典教材的價值所在。它更像是一塊堅固的地基,確保你搭建起來的知識大廈不會輕易傾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