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与仪器(第2版)

电子测量与仪器(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悦考 著
图书标签:
  • 电子测量
  • 仪器
  • 电子技术
  • 测量技术
  • 电路分析
  • 模拟电路
  • 数字电路
  • 传感器
  • 仪表
  • 实验教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069185
商品编码:2971143866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9-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测量与仪器(第2版)

定价:23.00元

售价:16.1元,便宜6.9元,折扣70

作者:宋悦考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2-01

ISBN:97871210691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或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类、电气类、自动化类、机电类和其他相近专业的教材。本书分为9章,章主要介绍电子测量方法、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与发展,电子测量数据处理与测量结果的表示;第2章主要介绍常用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与应用;第3~8章主要介绍电压、频率、时间、相位、电子元器件参数、频域信号、数据域信号等的测量方法,以及测试仪表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与应用;第9章主要介绍独立智能仪器的基本组成、典型处理功能与应用,以及自动测试系统、个人仪器、虚拟仪器的基本组成等。
  本书还配有教学指南、电子教案及习题答案(电子版),以方便教学使用,详见前言。

目录

章 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基础知识
 1.1 电子测量概述
  1.1.1 电子测量的意义及内容
  1.1.2 电子测量方法
 1.2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1.2.1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1.2.2 测量误差的来源
  1.2.3 测量误差的分类
 1.3 电子测量仪器的基础知识
  1.3.1 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
  1.3.2 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
  1.3.3 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3.4 电子测量仪器的误差
 1.4 测量结果的表示及测量数据的处理
  1.4.1 测量结果的表示
  1.4.2 有效数字的处理
  1.4.3 测量数据的处理
 本章小结
 习题1
第2章 测量用信号发生器
 2.1 概述
  2.1.1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
  2.1.2 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2.1.3 信号发生器的一般组成
 2.2 正弦信号发生器
  2.2.1 低频信号发生器
  2.2.2 高频信号发生器
  2.2.3 合成信号发生器
 2.3 函数信号发生器
  2.3.1 工作原理及结构
  2.3.2 AS101D型函数信号发生器简介
 2.4 脉冲信号发生器
  2.4.1 分类
  2.4.2 工作原理与主要性能指标
  2.4.3 脉冲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本章小结
 习题2
第3章 电压测量与电压表
 3.1 概述
  3.1.1 电压测量的基本要求
  3.1.2 交流电压的表征
  3.1.3 电子电压表的分类
 3.2 直流电流、直流电压的测量
  3.2.1 直流电流的测量
  3.2.2 直流电压的测量
 3.3 模拟式交流电压表
  3.3.1 均值电压表
  3.3.2 峰值电压表
  3.3.3 有效值电压表
  3.3.4 模拟式电压表实例
  3.3.5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4 数字电压表
  3.4.1 主要性能指标
  3.4.2 A/D变换器
  3.4.3 直流数字电压表实例
 本章小结
 习题3
第4章 波形测试与仪器
 4.1 概述
 4.2 波形测试的基本原理
  4.2.1 阴极射线示波管
  4.2.2 波形显示原理
 4.3 通用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及性能指标
  4.3.1 基本组成
  4.3.2 主要性能指标
 4.4 通用示波器Y通道(垂直系统)
  4.4.1 输入电路
  4.4.2 前置放大器
  4.4.3 延迟级
  4.4.4 输出放大器
 ……
第5章 频域测量与仪器
第6章 电子元器件测量与仪器
第7章 频率和时间测量与仪器
第8章 数据域测量与仪器
附录
 附录A 实验指导书
 附录B 课程设计指导书——数字电压表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现代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内容梗概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现代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核心组件、关键技术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全书共分为十一章,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深入理解电子世界的奥秘,掌握驾驭电子技术的能力。 第一章:电子技术概览与发展历程 本章为全书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介绍了电子技术的定义、范畴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它如何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随后,我们将回顾电子技术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从真空管时代、晶体管革命到集成电路的诞生,再到如今的微电子和纳米电子技术,深入分析每一次技术飞跃的关键驱动因素和对行业产生的颠覆性影响。通过梳理历史脉络,读者能够对电子技术的演进趋势形成清晰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历史和全局的视角。 第二章:半导体基础理论与器件 半导体是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基石。本章将深入剖析半导体的晶体结构、能带理论以及载流子(电子和空穴)的产生与传输机制。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关键的半导体材料,如硅、锗和III-V族化合物,并探讨它们的物理特性和制备工艺。在此基础上,本书将重点介绍几种最基本的半导体器件,包括PN结的形成与特性,二极管(如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及其典型应用。 第三章:晶体管及其应用 晶体管是电子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实现信号放大和开关功能的核心。本章将系统介绍双极结型晶体管(BJT)和场效应晶体管(FET)两大类晶体管。对于BJT,我们将详细讲解其结构、工作原理、各种偏置方式、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以及电流放大系数等关键参数。对于FET,我们将重点介绍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包括其结构、工作机制、跨导、阈值电压等,并对比分析BJT和FET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景。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展示晶体管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如放大器(共射、共集、共基放大电路)、差分放大器等,以及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如作为开关元件实现逻辑门电路。 第四章:集成电路基础 集成电路(IC)是将大量晶体管、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集成在同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的微电子器件,是现代电子设备小型化、高性能化的关键。本章将介绍集成电路的分类,如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以及混合信号集成电路。我们将探讨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包括光刻、扩散、离子注入、薄膜沉积和互连等基本步骤,使读者了解芯片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此外,本章还将介绍常用的集成电路封装形式及其作用。 第五章: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运算放大器(Op-amp)是一种高性能的通用集成电路放大器,是模拟电路设计中的“万能积木”。本章将详细讲解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构成、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性以及其虚短、虚断等重要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探讨运算放大器在各种模拟电路中的经典应用,包括反相比例器、同相比例器、加法器、减法器、积分器、微分器、电压比较器等。这些电路是实现信号处理、滤波、波形生成等功能的基础。 第六章:数字电路基础与逻辑门 本章将转向数字电子技术的领域,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如二进制数制、逻辑电平、逻辑状态等。我们将重点讲解各种基本逻辑门电路,包括AND、OR、NOT、NAND、NOR、XOR和XNOR门,阐述它们的逻辑功能、真值表和电路实现。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如卡诺图法,以及一些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解码器、多路选择器(MUX)和数据分配器(DEMUX)。 第七章:时序逻辑电路与存储器 时序逻辑电路是能够记忆其输入信号历史状态的电路,是构成数字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本章将介绍触发器(Flip-flop)这一基本时序逻辑单元,包括SR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和T触发器,并阐述它们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讲解寄存器(Register)的构成和作用,以及计数器(Counter)的不同类型(如同步计数器、异步计数器、加/减计数器)及其应用。此外,本章还将介绍各种类型的存储器,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闪存(Flash Memory)等,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第八章:信号的产生与处理 本章将聚焦于信号的产生和处理技术,这是许多电子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我们将介绍振荡器(Oscillator)的原理,包括RC振荡器、LC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以及它们在产生固定频率信号中的作用。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滤波器(Filter)的设计与应用,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以及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的区别。本书还将介绍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技术,如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相位调制(PM)等,以及它们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 第九章:电源技术与稳压电路 稳定可靠的电源是所有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本章将详细介绍各种电源的类型,包括线性电源和开关电源。我们将深入解析整流、滤波和稳压等电源变换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重点将放在稳压电路的设计,包括线性稳压器(如串联型稳压器、并联型稳压器)和开关稳压器(如降压、升压、升降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其设计考虑。 第十章:传感器技术与信号采集 传感器是连接物理世界与电子世界的桥梁,能够将物理量(如温度、压力、光、位移等)转换成可处理的电信号。本章将介绍多种常用传感器的类型,包括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并阐述它们的测量原理和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介绍信号采集系统(DAQ)的基本构成,包括传感器接口、信号调理、模数转换(ADC)和数字信号处理,以及它们在数据获取和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现代电子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本章将展示现代电子技术的强大生命力,并通过多个具体的应用实例,将前面章节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我们将探讨电子技术在通信系统(如手机、无线网络)、计算机系统(如微处理器、存储器)、消费电子产品(如电视、音响、家用电器)、工业自动化(如PLC、机器人)、医疗电子(如诊断设备、监测仪器)、汽车电子(如ECU、传感器)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作用和最新发展趋势。通过这些案例分析,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电子技术如何驱动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并激发其对未来电子技术发展的想象。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内容的气场来看,这本书简直就是一部电子测量领域的“百科全书”。我感受到的最大特点是它的覆盖面极广,似乎涵盖了从基础的直流/交流测量到复杂的动态信号分析,中间可能还穿插了大量的现代仪器的工作原理介绍。它不是那种只关注单一技术的书籍,而更像是一个宏观的视角,试图将整个测量领域的知识框架构建起来。这种全面性,在快速迭代的电子技术领域中尤为可贵,因为很多新的测量技术都是建立在这些经典理论之上的。我有一种预感,这本书中的许多原理性描述,即使是十年后,可能依然成立,这才是经典教材的价值所在。它更像是一块坚固的地基,确保你搭建起来的知识大厦不会轻易倾斜。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整体气质,让人感觉它更像是一部工具手册而非轻松的科普读物。它的重量和厚度,足以让你在寒冷的冬天把它当作暖手宝使用,当然,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毅力把它捧在手里阅读。我注意到书的侧边似乎有很明确的章节划分标记,这对于需要频繁查找特定知识点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便利。我可以想象,在某个繁忙的午后,一位工程师急需核对某个仪器参数的标准范围,只需要迅速翻到对应章节,就能准确无误地找到答案。书中的插图部分,我瞥了一眼,主要是一些系统框图和波形示例,线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没有多余的装饰元素,完全服务于信息的传递效率。这书的价值,显然不在于娱乐性,而在于它作为可靠信息源的实用性和权威性。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排版风格透露着一股浓浓的学院派气息,那种严谨到近乎刻板的布局,让人不禁联想到实验室里那些一丝不苟的实验记录。每一章的结构似乎都遵循着“理论先行,案例辅助”的经典模式,理论部分讲解得极其详尽,恨不得把每一个推导过程都掰开了揉碎了给你看,生怕你漏掉任何一个微小的概念。我随便翻到一处,看到了一大段关于某个传感器工作原理的文字,描述得非常到位,涉及到了材料特性、物理效应转化等多个层面,感觉作者在这一块下了不少功夫,绝非泛泛而谈。不过,这种深度也意味着它对读者的基础知识要求不低,如果对电子学背景知识储备不足,光是消化这些文字和图表,可能就要花费一番力气。总的来说,它散发着一股“不走捷径”的认真劲儿,适合那些愿意啃硬骨头、追求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学习者。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有意思的,那种深蓝色的背景搭配着亮黄色的字体,给人的感觉既专业又带点科技的冷峻感。我记得当初在书店里看到它的时候,是被它厚实的装帧吸引的。翻开内页,纸张的质感相当不错,印刷也很清晰,看起来就是一本正经的教材或者工具书。虽然我没怎么仔细看具体内容,但光是目录那一页就够让人“望而生畏”了——各种复杂的电路图和公式符号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明显不是给初学者准备的“入门读物”。书里似乎涵盖了从基础的电学原理到复杂的信号处理技术,知识体系构建得相当庞大。我猜,对于那些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这可能是一本可以伴随他们度过好几年的“良师益友”,至少在需要查阅标准和定义的时候,它能提供一个坚实的后盾。它的存在感很强,放在书架上,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专业分量。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风格,让人联想到那种老牌、可靠的教科书,没有花哨的营销辞藻,一切都以知识本身为核心。它的语言风格是那种非常精确、不含糊的专业术语表达,每一个词语的选择似乎都经过了反复斟酌,力求准确无误。我注意到书里可能包含了不少案例分析或者典型实验的描述,这些部分往往是区分“好书”和“平庸之作”的关键。如果这些案例选取得当,能够很好地衔接理论与实际操作的鸿沟,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大大提升。它不是那种让你读完后会拍案叫绝的书,但它会让你在遇到实际工程问题时,会下意识地想去翻阅它,因为它提供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而非临时的“技巧”。它提供的是一种思考的框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