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汉字规范字典
定价:49.00元
作者:魏励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1001204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2013年国务院批准发布《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帮助读者学习和使用这一字表,主编对1996年出版的《汉字规范字典》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详细解读每个汉字的知识,包括字形结构、笔画、部首、字级、笔顺等,还设有辨析提示板块,包括简化字的简化方法、普通话异读词的审音情况、异形词的整理、同义词差别等。另设有17个附录。
内容提要
字头条目包括规范字8111个(以及对应的繁体字、异体字),简化偏旁12个。
正文部分除注音、释义外,增设汉字知识板块和辨析提示板块。
附录部分包括16种知识性简表。
目录
作者介绍
魏励,男,197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研究生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师从蒋善国先生。1982-2001年任职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2001年12月始任职于商务印书馆。现为编审。为《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研制者之一,参加了《通用规范汉字表》课题的前期研制工作,参加了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7万字)、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部首序和笔顺序》、“中华字库”工程6包等课题的研制工作。
文摘
序言
说实话,这本书的重量,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历史分量。我是一个汉语言文学的研究生,日常工作就是跟古文和各种版本的差异打交道。在我看来,任何一本声称是“规范”的工具书,都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推敲和学术的审视。这本《汉字规范字典》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试图去创造一套全新的标准,而是基于历史的脉络,对已经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规范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界定。它的优势不在于收录了多少生僻字(虽然也不少),而在于它对“同源异体”的处理方式极其审慎。它会清晰地告诉你,哪些是真正意义上的异体字,哪些是特定时代或地域的写法,哪些是隶定或楷化的结果。这种层层递进的分析,使得我们在进行古籍考证和版本比较时,能够有一个坚实的参照系。我个人最喜欢它对笔画名称的精确界定,每一个提、按、顿、挫都有了明确的学术用语,这极大地提升了我专业讨论的准确性和效率。这本书,与其说是字典,不如说是一部浓缩的汉字发展史和规范学的百科全书。
评分最近迷上了书法,你知道,就是那种传统的楷书和行书。一开始学的时候,最大的困惑就是,为什么我写出来的字总感觉“不对劲”?笔画的起承转合,那个细微的弧度和角度,怎么看都跟碑帖上的原貌有偏差。后来我意识到,我缺的是一本能告诉我“标准答案”的参考书。于是,我找到了这本《汉字规范字典》。它给我的感觉,简直就像是请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书法大家在旁边亲自指导。它不像那种教你写字的教程,它提供的是一种底层逻辑——这个字,在规范体系下,究竟应该长什么样。我特别喜欢它对笔画结构的解析,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写,还会隐晦地解释为什么是这么写。比如某个捺的写法,它会从隶变或者篆书的角度去溯源,让你理解这个形态的必然性。这让我写字时,心中多了几分敬畏,也多了几分底气。读着读着,我甚至感觉自己不再是单纯地“模仿”,而是在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去理解汉字这种凝固的艺术是如何一步步演化到今天的规范形态的。这本书的价值,对于想在书法上有所突破的人来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评分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主要教高年级学生。我们面对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在强调语言活泼性的同时,保持对汉字规范的绝对尊重。现在的孩子接触到的信息太杂了,网络用语和输入法带来的便捷性,常常让他们忽略了汉字的结构美和书写规范。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传统的字帖和规范手册往往过于说教,孩子们不容易产生兴趣。当我开始使用这本《汉字规范字典》来辅助教学时,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不是直接把它当成教材,而是作为我备课时的“秘密武器”。比如在讲解一个形近字的辨析时,我会引用书中关于某个部件演变的历史依据,这样讲解起来就有血有肉,孩子们也能更直观地理解为什么这个字要这样写。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规范性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可以有效抵御网络上那些似是而非的“流行写法”。它不是冷冰冰的规则堆砌,而是通过严谨的梳理,构建起一个清晰的汉字认知体系,这对于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敬畏感,非常有帮助。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有点犯嘀咕。封面设计挺朴实的,一看就知道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畅销书。我买它,主要是因为工作需要,经常要跟一些老文献打交道,里面的字形和写法有时候挺让人头疼的。打开一看,内容果然是扎扎实实的考据和规范。它不像我们平时用的那些日常词典,上来就给你一堆解释和例句。这本书更像是给那些对汉字演变和标准写法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准备的工具。我尤其欣赏它在每一个字下面,对不同历史时期字形的梳理,那种严谨程度,简直让人肃然起敬。我记得有一次为了确认一个古代碑文上的某个偏旁结构,翻遍了手头的几本字典都不太确定,结果在这本《汉字规范字典》里找到了清晰的对比图和明确的解释。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其他任何工具书都无法给予的。这本书的排版也很有意思,虽然内容很学术,但它努力让读者能够快速定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点在实际使用中非常关键。对我来说,它更像是一件专业的“手术刀”,而不是一把“万能的钥匙”。
评分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古籍修复和文献整理方面。说实话,这个领域对文字的准确性要求极高,一个错别字或者一个形近字用错,都可能导致对原文理解的偏差。很多现代出版的工具书,为了追求速度和简洁,往往会弱化对异体字和通假字的辨析,这一点在面对清代以前的文本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这本《汉字规范字典》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的详尽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罗列了当前通用的标准字形,更对那些在特定历史时期被广泛使用的、但现已淘汰的“旧形”进行了梳理和标注。我尤其赞赏它在解释特定部首结构时的细致入微。例如,某些偏旁的写法,在不同的朝代会有细微的调整,这本书能把这些变化点精确地标注出来,这对于我们做文献校勘工作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可靠性。每次我遇到一个拿不准的字,翻开它,总能找到一个权威的、令人信服的解释。它不是一本“快餐式”的字典,它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参研”的案头必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