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汉字规范字典
定价:49.00元
售价:33.3元,便宜15.7元,折扣67
作者:魏励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1001204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2013年国务院批准发布《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帮助读者学习和使用这一字表,主编对1996年出版的《汉字规范字典》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详细解读每个汉字的知识,包括字形结构、笔画、部首、字级、笔顺等,还设有辨析提示板块,包括简化字的简化方法、普通话异读词的审音情况、异形词的整理、同义词差别等。另设有17个附录。
字头条目包括规范字8111个(以及对应的繁体字、异体字),简化偏旁12个。
正文部分除注音、释义外,增设汉字知识板块和辨析提示板块。
附录部分包括16种知识性简表。
魏励,男,197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研究生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师从蒋善国先生。1982-2001年任职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2001年12月始任职于商务印书馆。现为编审。为《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研制者之一,参加了《通用规范汉字表》课题的前期研制工作,参加了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7万字)、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部首序和笔顺序》、“中华字库”工程6包等课题的研制工作。
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规范”类的工具书抱着一种比较审慎的态度,总觉得它们会过于教条,缺少一些趣味性。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融入了许多现代的解读视角。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对一些容易混淆的词语中用字的辨析,处理得非常巧妙。比如,它会专门开辟一个小栏目,对比“部署”和“布署”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在日常写作中少走了不少弯路。而且,这本书的选词范围似乎比我预期的要宽泛一些,很多新出现的网络热词或者专业术语中的规范用法,也能在其中找到权威的解释,这大大提升了它的实用价值。我曾拿着它和几本旧版的字典做对比,发现它对一些时代性较强的字词的解释进行了更新,更符合当前的语言习惯和国家标准。整体来看,这本书的编纂团队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不仅仅是收集资料,更重要的是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深度的消化和重构,使其能够以最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评分这本字典真是让我眼前一亮,特别是对于那些对汉字演变和规范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本宝藏。我记得上次翻阅一本类似的工具书时,里面关于异体字的解释总是显得有些晦涩难懂,需要反复查阅才能领会其精髓。然而,这本《汉字规范字典》在处理这些复杂问题时,却展现出一种清晰明了的逻辑性。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字形,更深入地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字形的变化,以及现代规范汉字是如何确立的。比如,在讲解某些常用字的繁简转换时,作者的注释非常到位,不仅给出了标准的读音和释义,还配上了简短的溯源,让我对这个字的“前世今生”有了更立体的认识。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打磨,比如在收录一些生僻字时,即便是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有明确的指导,这对书法爱好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考究,字号适中,对比度高,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这在工具书中是难能可贵的品质。它不是一本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的工具,更像是一部可以陪伴学习者深入理解汉字文化的助手,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对汉字有敬畏之心的人。
评分拿到这本《汉字规范字典》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厚重”,但翻开之后发现,这种厚重感来源于内容的充实,而非版面设计的拖沓。这本书的装帧质量非常高,纸张的选择也很好,即使用荧光笔做标记,油墨也不会洇开,这对于经常需要做笔记的用户来说非常贴心。我过去总觉得,一本好的字典应该像一本百科全书一样,包罗万象,但这本书的侧重点似乎更偏向于“精”而非“广”。它没有陷入收录大量冷僻到几乎不会用到的字的泥潭,而是把笔墨用在了那些真正关系到日常书写、阅读和规范表达的核心汉字上。特别是关于笔顺和结构的部分,它提供了清晰的图解,这对于正在学习硬笔书法的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过去我总是依赖网上的零散视频来学习正确的笔顺,现在有了这本权威的参考,感觉自己的基本功扎实了不少。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让人踏下心来,沉浸其中,并从中获得实实在在提升的工具书,是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员。
评分我是一个对文字的“形”特别敏感的人,常常会因为看到不规范的书写而感到不适。因此,寻找一本在“形”的层面上做到极致的字典是我的长期目标。这本《汉字规范字典》在字形的展示上,可以说是做到了我能想到的最细致的程度。它不仅仅展示了楷书的标准写法,很多时候还会附带一个小的演变图示,让你看到这个字从篆隶到楷书过程中,哪些笔画被简化或固定下来。这种对“规范”二字的深度挖掘,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个简单的查询工具。它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汉字发展史手册。而且,在处理一些笔画非常复杂的汉字时,它采用的局部放大图非常清晰,比很多其他工具书上的模糊印刷品要好太多了。阅读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作者们对待每一个笔画的走向都抱着一种近乎苛刻的责任感。这本书真正体现了“规范”二字背后的严肃性和美学追求,让我对汉字的敬畏之心又加深了一层。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有一种循序渐进的美感。它不像那种堆砌式的字典,而是经过了精心的逻辑梳理。当我需要查找一个字时,它的检索系统非常友好,无论是通过部首、笔画还是拼音,都能迅速定位,减少了查找的挫败感。但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解释完基本信息之后,通常会有一个“用法提示”或者“易混淆辨析”的小章节。这些小章节就像是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耳边点拨,一下子就能解开我心中关于某个字使用情境的疑惑。例如,对于一些多音字,它不仅列出了不同的读音和释义,还会用具体的例句来展示哪个读音在现代汉语中更常用,哪个则偏向于古代文献或特定方言。这种注重实用性的编排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它仿佛在对读者说:“我不仅告诉你这个字怎么写、怎么读,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在什么场合,它应该以何种面貌出现。”这种教学相长的设计理念,让人对编者充满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