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中华词典-双色本 |
| 作者: | 中华书局辑部 |
| 定价: | 27.0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出版日期: | 2009-05-01 |
| ISBN: | 9787101065725 |
| 印次: | 1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48开 |
| 内容简介 | |
| 这部《中华词典》是我们于2001年初出版的。当时我们的编写原则之一是“部头宜小,容量宜大”。于是字头只收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7000个通用字,大量能见字明义的词当作例词列入单音词义项中而不另出词条加以解释,以求达到文约义丰、事半功倍的效果。编写原则之二是“标词性、加近义词辨析”。 本词典出版后,我们对广大读者进行过调查。总的反映不错,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议,集中在词条和近义词辨析宜适当增加。 这次修订,把放在增加词条和近义词辨析上,约增加了2000个词条和250条近义词辨析。还删去了汉语拼音音节索引、笔画索引和中国姓氏一览表,对个别字头、词性和释义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同时采纳了部分读者对本词典的建议,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2009年特推出双色本,以飨读者。 |
| 目录 | |
| 出版说明 凡例 本词典所收部繁简对照表 部检字表 词典正编 英文字母开头的常用词 中国历代纪元表 |
| 编辑 | |
| 压缩型,篇幅小,便于携带;包蓄型,容量大,宜于实用;标词性,加辨析,易于掌握。 |
| 前言 | |
这部《中华词典》是我们于2001年初出版的。当时我们的编写原则之一是“部头宜小,容量宜大”。于是字头只收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7000个通用字,大量能见字明义的词当作例词列入单音词义项中而不另出词条加以解释,以求达到文约义丰、事半功倍的效果。编写原则之二是“标词性、加近义词辨析”。 本词典出版后,我们对广大读者进行过调查。总的反映不错,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议,集中在词条和近义词辨析宜适当增加。 这次修订,把放在增加词条和近义词辨析上,约增加了2000个词条和250条近义词辨析。还删去了汉语拼音音节索引、笔画索引和中国姓氏一览表,对个别字头、词性和释义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同时采纳了部分读者对本词典的建议,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2009年特推出双色本,以飨读者。 |
每次拿起它,都会被它所蕴含的文化厚重感所震撼。它给人的感觉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像是一位沉静的智者,默默地在那里等待着你的求问。我特别喜欢它收录的一些古籍中特有的词汇,那些在现代白话文中几乎绝迹的表达,通过清晰的释义和恰当的例句,被重新带回了读者的视野。这不仅仅是词汇的积累,更像是对传统文化脉络的一次次寻根之旅。尽管现代电子词典功能再强大,也难以模拟这种“翻阅历史”的仪式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深入、全面、带有历史纵深的理解路径,让人在查阅每一个字词时,都能感受到背后那深厚的中华文明底蕴。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超乎我的预期。我之前习惯用电子词典,图个方便快捷,但很多时候,那种快速检索带来的信息碎片化让我对词语的整体理解还是很肤浅。这本实体书完全弥补了这一点。当我需要系统性地梳理某个概念或者追溯某个词汇的演变时,这种沉浸式的翻阅体验是电子设备无法替代的。比如,我试着去查阅了一些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但来源相对模糊的成语,它不仅解释了字面意思,还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用法的细微差别,让我对语言的生命力有了更深的体会。而且,它的收录范围似乎非常广博,从日常用语到一些专业术语,都有涉猎,这对于一个涉猎广泛的阅读者来说,无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每次合上书,都有一种知识被牢牢掌握住的充实感。
评分拿到这本厚厚的书,说实话,第一眼是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略显古典的封面设计吸引住了。内页的纸张质感摸上去挺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漂白纸,这在长时间阅读时能明显感觉到对眼睛的友好。我最欣赏的是它在版式上的用心,字号大小适中,行间距处理得当,即便是需要查阅大量生僻词汇时,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当然,作为一本工具书,内容自然是重中之重。我翻阅了几个不同领域的词条,比如关于古代诗词的解释,感觉非常到位,不仅提供了标准的释义,还附带了相关的典故和出处,这对于想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人来说简直是宝藏。尤其是对于一些多义词,它能清晰地分辨出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差异,这点做得比很多网络词典都要精细。装帧看起来也相当结实,预感这能伴随我度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时光,不用担心它很快就会散架。
评分坦白讲,我是一个对语言细节极其挑剔的人,经常因为某些词典对“异体字”或“通假字”处理不当而感到恼火。但这本词典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严谨。它清晰地标注了不同历史阶段或不同地域对同一词汇的不同写法,并且给出了明确的规范建议,这对于从事文字工作或者学术研究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翻阅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它对于一些历史名词的解释,都引用了权威的出处进行佐证,而不是简单地给出定义,这种学术上的审慎态度非常值得称赞。此外,排版中的辅助信息,比如词性标注和结构分析,都做得非常清晰,绝不会让人混淆。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一本字典,更像是一部微型的语言学参考书,处处体现着编纂者对语言的敬畏之心。
评分这本工具书的“双色本”设计,从最初的略感好奇,到后来的高度赞扬。初看时,觉得彩色印刷也许只是为了美观,但深入使用后才发现,这种色彩的区分度设计得极其巧妙。不同类别的解释、例句、乃至引注,都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使得在快速扫描页面寻找特定信息时,眼睛能够迅速定位目标区域,效率大大提高。特别是对于那些复杂的解释结构,颜色有效地打破了长篇文字的单调和压迫感。这体现了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它没有为了追求极简而牺牲功能性,反而在功能性上做了优化。这让我意识到,一本好的工具书,不仅要有扎实的内涵,外在的呈现方式同样关乎用户体验的长久维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