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捲 | 作者 | 王國強 |
| 定價 | 64.00元 | 齣版社 | 湖南科技齣版社 |
| ISBN | 9787535770325 | 齣版日期 | 2013-05-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捲注解傷寒論)》是一套中醫古籍珍本影印和現代批注導讀相結閤的創新型古籍整理工程,《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捲注解傷寒論)》保持瞭中醫古籍的原貌,真實地反映齣珍本古籍的特徵,*限度地發揮珍本古籍的學術價值和文獻價值。 |
| 作者簡介 | |
| 周仲瑛 1928年生,江蘇省如東縣人。國醫大師,對中醫內科有深厚的理論造詣和精湛的臨床經驗,成績卓著,飲譽海內外。先後主持省級以上科研課題30項,獲科技進步奬16項(其中國傢科技進步三等奬1項),編寫教材、專著27本,其中主編 、副主編18本,發錶學術論文百餘篇,教學參考叢書《中醫內科學》獲國傢教委教材特等奬。曾任七屆全國代錶,南京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副院長,南京中醫學院院長。現為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省級中醫內科重點學科帶頭人,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中醫)成員,國傢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工作專傢谘詢委員會委員,國傢教委科技委醫藥衛生學科組組員,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衛生部藥品審評委員會委員,國傢中藥品種保護審評委員會委員,國傢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首批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傢中醫藥管理局首批授予的全國中醫(500名)之一。1990年榮獲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1991年獲全國研究生教師稱號。 |
| 目錄 | |
| 注解傷寒論導瀆序論集論圖目錄捲一捲二捲三捲四捲五捲六捲七之八捲九捲十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說實話,我主要是為瞭研究古代醫傢在論述“金匱要略”部分時的辨證思路。現代臨床上,很多疾病的歸類和治療方法已經發生瞭很大變化,但那些核心的病機分析和對證型的精準把握,依然是基石。這套書的優勢在於,它將不同曆史時期的相關醫案和文獻巧妙地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個立體的知識網絡。我尤其欣賞它在某些疑難雜病論治上的處理。它沒有簡單地套用現代的治療方案,而是忠實地保留瞭古籍中描述的那種“見微知著”的診斷風格。閱讀這些內容,就像是與幾百年前的大傢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能讓人體會到古代醫學思維的嚴謹和靈活性。對我個人提升臨床思維幫助極大。
評分我接觸中醫也有些年頭瞭,從早些年零散的課本到後來零散的影印本,總覺得缺少一套能真正沉下心來精讀的係統性典籍。市麵上很多版本在注釋上要麼過於簡略,讓人不得不在不同書籍間來迴查閱,要麼就是注釋過多,反而衝淡瞭原文的精髓。這一輯的亮點在於它對原文的尊重和適度的解讀。它的版本選擇顯然經過瞭仔細的考量,取捨之間體現瞭編者的學術功力。例如,它對某些易産生歧義的條文,提供的校勘點並非是武斷的結論,而是列舉瞭不同流派的觀點,讓讀者自行判斷。這種“存疑”的處理方式,對於我們這種希望深入挖掘古人原意的學習者來說,是極其寶貴的。它不是簡單地告訴我“是什麼”,而是引導我去思考“為什麼是這樣”。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沒得挑,紙張選得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下瞭本錢的。我以前買過一些綫裝書的復刻版,要麼是紙張太薄,要麼是油墨味兒太重,翻起來總覺得少瞭點“古韻”。但這一套,觸感溫潤,印刷的字體清晰銳利,尤其是一些插圖和藥材圖,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讓人有一種真的在觸摸曆史的感覺。雖然我主要關注的是內容本身,但好的載體能極大地提升閱讀體驗,這一點上,齣版社絕對是下瞭功夫的。我特意對比瞭一下好幾個不同版本的《傷寒論》的排版,這本的行距和字號拿捏得恰到好處,即使是初學者,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可以說,單從收藏和展示的角度來看,它已經超越瞭一般的工具書範疇,更像是一件藝術品。
評分我並非科班齣身,是半路齣傢對傳統文化感興趣。因此,在麵對這些年代久遠的文言文時,最大的障礙就是語言的隔閡。有些晦澀的詞語和古老的句式,即便是帶著字典,讀起來也像是隔著一層紗。我原本以為這套“集成”可能更偏嚮於專傢學者,沒想到它在普及性上也有驚喜。雖然它保留瞭古籍的原貌,但整體的排版和頁眉頁腳的對照設計,使得那些關鍵的、需要特彆注意的文字被巧妙地標注瞭齣來。這種設計,讓一個非專業人士也能相對順暢地跟上古文的節奏。它提供瞭一個既權威又“友好”的入口,讓我能更自信地探索《傷寒雜病論》的世界,而不是一上來就被復雜的文字勸退。
評分我關注的是這類珍本的“版本傳承”價值。市麵上太多所謂的“經典重印”,其實隻是粗製濫造的影印件,圖象模糊,文字重疊,閱讀體驗極差。這一輯的影印質量高到令人驚嘆,幾乎看不齣這是翻印件,細節清晰到連紙張的縴維紋理都依稀可見。更重要的是,它似乎整閤瞭多個重要版本中罕見的、互為補充的材料。有些篇章的文字對比,清晰地顯示瞭曆代醫傢在抄錄和注釋過程中齣現的細微差異。對於研究版本學的人來說,這套書簡直就是一座小型圖書館。它不僅僅是學習中醫理論的工具,更是研究文獻流變和學術史發展的重要一手資料。這種對原始材料的尊重和高標準的呈現,是真正體現其“珍本”價值的關鍵所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