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欧洲治理体系中欧盟理事会权力的嬗变
定价:24.00元
作者:杨娜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3100436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欧洲一体化机制的完善与发展是以欧盟理事会为代表的间机构与以欧盟委员会为代表的超国家机构之间竞争与合作的产物。欧盟理事会作为成员国在欧盟层面维护国家利益的场所,其权力在一体化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条约改革与机制调整增减不定,但归根结底都是政治动力、经济动因以及制度自身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杨娜所著的《欧洲治理体系中欧盟理事会权力的嬗变》以共同农业政策为关键案例,与渔业政策、环境政策等共同体政策进行对比分析,在欧洲一体化的间主义理论与超国家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阐释欧盟理事会权力变化的过程以及主要机构之间的关系。
目录
引言
节 问题的提出与主要假设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欧盟理事会的权力如何变化?
二、为什么发生这种变化?
三、欧盟理事会与欧盟其他机构之间的关系是否是此消彼长?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章 欧盟理事会权力嬗变的理论基础
节 间主义理论与超国家主义理论的早期论战
一、传统间主义理论
二、新功能主义理论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间主义理论与超国家主义理论的争论
一、自由间主义理论
二、新制度主义理论
第三节 间主义理论与超国家主义理论的两分法
一、间主义理论与超国家主义理论的两分法
二、间主义理论与超国家主义理论的相互批判
第二章 欧共体理事会权力的兴起(20世纪50年代至1966年)
节 欧共体理事会的建立与权力的兴起
一、欧洲治理机制建立的前期基础
二、欧洲共同体在实践中摸索
三、欧共体理事会的建立
四、间合作的典范
五、主要成员国对间合作的态度
六、欧共体机制间属性加强
第二节 案例分析
一、欧共体创始国在共同农业政策上的博弈
二、空椅子危机:欧共体间主义与超国家主义的首轮交锋
第三节 欧共体理事会与成员国、欧共体委员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自下而上:成员国共同决定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方向
二、自上而下:理事会调解成员国之间的分歧
三、欧共体委员会成为欧共体理事会的“附属”机构
第三章 欧共体理事会权力受到挑战(1967~1985年)
节 欧共体理事会权力遭遇挑战
一、石油危机导致成员国追求短期收益
二、英国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加剧
三、欧共体主要机构间的紧张关系
第二节 案例分析
一、共同渔业政策:成员国的超国家化主张
二、严格推行全体一致决策的共同农业政策
第三节 欧共体理事会面临的内外压力以及改革的准备工作
一、“内忧外患”推动理事会改革
二、改革前的准备工作——《单一欧洲法案》的出台背景
第四章 欧盟理事会权力遭遇挫折(1986~1999年)
节 从《单一欧洲法案》到《阿姆斯特丹条约》
一、《单一欧洲法案》——有效多数表决机制的扩展
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分享立法权
三、《阿姆斯特丹条约》——主要机构制度平衡的改变
四、民主合法性问题突出
第二节 案例分析
一、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
二、通信政策:典型的共同体政策超国家化
第三节 条约改革对欧盟理事会及其成员国的影响
一、条约改革对欧盟主要机构权力的影响
二、“委员会制”体系下欧盟理事会与欧盟委员会的关系
三、新的三边关系:欧洲议会的权力增加
四、条约改革对成员国的影响
第五章 欧盟理事会权力的新发展(2000年至今)
节 欧盟理事会权力的新发展
一、欧盟理事会机制变革的历史背景
二、欧盟东扩促使条约改革
三、欧盟理事会内部仍然存在的问题
四、欧盟理事会内部机制的调整
第二节 案例分析
一、回归间决策的共同农业政策
二、欧盟环境政策:东扩后较成功的共同体政策
第三节 新时期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与欧洲议会之间的权力斗争
一、欧盟主要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
二、票数比例重新分配与表决机制的改革
第六章 欧盟理事会权力嬗变的表现与原因
节 欧盟理事会权力变化的表现
一、欧盟理事会权力变化的具体表现
二、与欧盟理事会权力变化相关的问题
第二节 欧盟理事会权力变化的动因
一、政治动因
二、经济动力
三、机制内部动力
四、观念的重要性
五、其他原因
第三节 欧盟理事会权力变化的理论分析
一、间主义理论与超国家主义理论的分歧
二、两种理论对成员国与超国家机构权力分配的不同认知
三、对主要案例的理论解释
第七章 从《里斯本条约》的制度变革探析欧盟理事会的权力发展
一、《里斯本条约》的制度变革
二、《里斯本条约》制度变革产生的影响及评价
三、《里斯本条约》后欧盟理事会权力的未来发展
四、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的欧盟治理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欧盟理事会组织结构图
附录二 欧洲治理主要机制的两种维度
附录三 欧洲联盟机构设置概观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个对欧洲法律和宪政发展特别关注的读者,我非常好奇这部作品如何处理理事会在欧盟法律制定链条中的地位。在“普通立法程序”下,理事会与欧洲议会之间的共决权斗争是核心议题,但我更想知道的是,在那些绕开或削弱议会影响力的“特定程序”中,理事会是如何巩固其主导地位的。特别是,面对欧洲法院日益活跃的司法审查,理事会在解释和应用欧盟条约时,其自我赋权的边界在哪里?如果书中能对理事会秘书处在信息获取、议程设置上的优势进行细致的分析,阐明这些“技术性”优势如何转化为实质性的政治权力,那将是极具启发性的。这种对制度工具箱的精妙运用,往往才是决定权力最终归属的关键。
评分这部书的标题听起来就让人对当下欧洲政治的复杂性充满了好奇。我尤其关注的是,作者如何梳理欧盟内部权力结构的动态演变。作为一个长期观察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爱好者,我总觉得,在布鲁塞尔的决策中心,理事会——这个由成员国部长们组成的机构——的角色远比许多人想象的要微妙和关键。我期待书中能深入探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金融危机、难民危机以及后脱欧时代,理事会是如何调整其内部运作机制,又是如何在新兴议题上施加影响力的。尤其想看到,面对不断增强的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的权力扩张,理事会又是如何巧妙地维护和重塑其核心地位的。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在某一重大立法进程中,理事会的投票模式、幕后协商技巧,那就太棒了。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对制度的描述,更需要揭示权力背后的博弈艺术。
评分从纯粹的阅读体验来说,我更偏爱那些能够将枯燥的制度分析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叙述的著作。我对这部书的期待是,它能够揭示理事会内部那些不为人知的权力暗流。比如,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更迭对政策议程的影响有多大?在那些涉及成员国核心利益(如财政纪律或共同外交政策)的敏感领域,理事会的集体行动是如何被少数几个大国或特定利益集团所塑造的?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挖掘“常驻代表委员会”(COREPER)在其中扮演的幕后推手角色。如果作者能呈现出一些决策者们在烟雾弥漫的谈判桌上做出的艰难抉择,描绘出不同国家代表团之间的微妙联盟与冲突,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远超一般教科书的范畴,它会成为理解当代欧洲政治复杂性的钥匙。
评分读完一些关于欧盟的书籍后,我常常觉得它们在分析上略显滞后,未能跟上欧洲地缘政治环境的剧变。因此,我对这部新书的最高期望是其前瞻性和对当前危机的回应能力。在俄乌冲突背景下,欧洲的能源安全、防务一体化议题已成为理事会工作的新焦点。我想知道,这些突发性的外部冲击是如何迫使理事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团结进行决策的?这种“紧急状态”下的权力集中或分化,是否会成为未来常态?作者是否能提供一个框架,来评估在处理全球性挑战时,理事会作为主权国家集合体的效率极限?我希望得到的不是一个对历史的总结,而是一个关于“欧洲如何继续治理”的深刻预警和分析,特别是理事会在这个新世界秩序中的角色重塑。
评分我最近在寻找一些能跳出传统“欧盟委员会中心论”的视角来审视欧洲治理的书籍,而这个书名恰好抓住了我的兴趣点。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看到对“有效治理”的全新诠释。毕竟,一个由27个主权国家代表构成的机构,其决策的达成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但这种“奇迹”背后所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是效率的牺牲,还是国家利益的极限平衡?我非常想了解作者是如何界定和衡量理事会权力的“嬗变”的——这种变化是实质性的权力转移,还仅仅是程序上的微调?如果作者能结合比较政治学的理论框架,例如,将理事会的运作与国内内阁会议、国际组织中的决策机构进行对比,那就更能提供一个宏观的分析深度。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深刻的学术洞察,而非流于表面的政策解读,能帮我理解这个核心机构是如何在“超国家化”和“政府间主义”的张力中定位自身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