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收入效应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定价:36.00元
作者:柴智慧,赵元凤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1163084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内蒙古农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践为研究对象,围绕农户对农业保险政策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农业保险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农业保险中协议理赔的成因,旨在为内蒙古地区以及全国地区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意义。
目录
1导论
1��1选题背景与提出问题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目标、内容与假说
1��4逻辑结构与技术路线
1��5研究方法
1��6数据/资料来源
1��7主要创新与不足
1��8本章小结
2文献综述
2��1国外研究现状
2��2研究现状
2��3简要述评
2��4本章小结
3理论基础
3��1农业风险管理理论
3��2农业保险概论
3��3农户行为理论
3��4农业补贴理论
3��5本章小结
4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概况
4��1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1950—2003年)
4��2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内蒙古的试点与发展(2004年至今)
4��3本章小结
5农户对农业保险政策的认知度与满意度
5��1数据来源
5��2农户对农业保险政策的认知状况
5��3农户对农业保险政策的满意程度
5��4本章小结
6农业保险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
6��1外研究成果
6��2理论分析
6��3研究方法
6��4数据来源
6��5实证结果
6��6结论、讨论和启示
6��7本章小结
7农业保险中“协议”理赔的产生原因
7��1一个实例
7��2“协议”理赔的界定与表现
7��3“协议”理赔的产生原因
7��4本章小结
8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8��1主要结论
8��2政策含义
8��3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2村调查问卷
作者介绍
本书作者柴智慧,系内蒙古农业大学职工;赵元凤,也系内蒙古农业大学职工,出版著作和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兼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所传递的信息,不仅仅是学术上的严谨,更蕴含着对土地和人民深切的关怀。作者们通过对内蒙古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收入效应的深入研究,仿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经济画卷。我能够感受到,在那些冰冷的数字和图表中,跳动着的是内蒙古农牧民期盼丰收、渴望稳定收入的心声。书中对保险产品设计、实施效果、农民反馈等方面的细致呈现,让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际运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例如,书中可能提到的自然灾害(如旱灾、洪灾、极端天气)对内蒙古农牧业造成的巨大冲击,以及保险如何在此过程中发挥“压舱石”的作用,保障农民的基本收益,避免因灾致贫、因灾返贫。这种基于事实的分析,让我对政策的有效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未来政策的改进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政策的温度,也看到了中国农业发展的韧性。
评分当我开始认真阅读,便被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扎实的论证所折服。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广袤的田野,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研究框架。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具体实施机制的详细介绍,它如何根据内蒙古的地理特点、作物类型、牧业养殖模式等,设计出差异化的保险产品?这些产品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挑战?例如,农民的参保意愿、保险公司的运营效率、政府的补贴力度等等,书中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探讨。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收入效应”笼统化,而是将其细化到不同类型的农户、不同区域的农牧民,以及不同保险险种所带来的具体影响。这种精细化的分析,使得研究结论更具指导意义,也更能反映出政策在不同群体中产生的复杂效应。我开始思考,那些看似宏观的政策,究竟是如何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保险合同,一点一滴地改变着千家万户的生活,提升着农民的福祉。
评分这是一本能够激发思考的书。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接收信息,更是在主动地与作者的观点进行对话。这本书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收入效应为切入点,却引申出了关于农村发展、农民生计、政策科学性等一系列更宏观的问题。我开始思考,在内蒙古这样一个特殊的区域,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收入效应是如何与当地的产业结构、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互作用的?书中可能探讨的“收入效应”,是否也包含了间接效应,例如对农民创业意愿、技术采纳、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的影响?这些潜在的、长远的效益,是否也应该纳入到政策的评估范畴?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给出结论,而是提出了问题,引发了读者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度思考,以及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更全面认识。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不断探索,不断求知。
评分这本书,初见时就被那厚重的“正版新书”字样吸引,仿佛预示着一份严谨与权威。翻开扉页,柴智慧与赵元凤的署名,以及“中国农业科学”的出品,更是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中国广袤的农业发展及其背后蕴含的政策导向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那片辽阔的土地承载着中国重要的粮食与牧业生产任务,其农业发展模式和面临的挑战,往往具有标杆意义。因此,当看到这本书聚焦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收入效应研究”,并以内蒙古为例时,我内心深处的那份求知欲被瞬间点燃。政策性农业保险,这四个字本身就充满了政策的力量和对民生的关怀,而“收入效应”,更是直接触及了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收入。我设想着,这本书将如何深入剖析保险制度如何通过风险规避、损失补偿等机制,切实地影响内蒙古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是增收还是稳定?是何种程度的增收?这种经济效益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政策逻辑和实践困境?这本书,仿佛一把钥匙,正待我打开通往这些答案的大门,去理解政策如何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塑造着这片土地上的经济图景。
评分这是一部充满了洞察力和前瞻性的著作。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跳出书本,联系到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背景。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农村金融工具,其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本书以内蒙古为例,深入剖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收入效应,无疑为我们理解这一重要政策工具的实践效果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支持。我尤其赞赏作者在研究中引入的创新性分析方法,以及对影响收入效应的多种因素进行的深入探讨,例如市场价格波动、自然灾害频率、政府补贴政策的调整等等。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最终效果。我开始期待,本书的结论将能为未来我国农业保险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哪些有益的启示?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政策的力量,更看到了希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