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收入效應研究—以內濛古自治區為例
定價:36.00元
作者:柴智慧,趙元鳳
齣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1163084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以內濛古農政策性農業保險實踐為研究對象,圍繞農戶對農業保險政策的認知度和滿意度、農業保險穩定農戶收入的政策效應、農業保險中協議理賠的成因,旨在為內濛古地區以及全國地區農業保險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支持,具有較高的實踐指導意義。
目錄
1導論
1��1選題背景與提齣問題
1��2研究意義
1��3研究目標、內容與假說
1��4邏輯結構與技術路綫
1��5研究方法
1��6數據/資料來源
1��7主要創新與不足
1��8本章小結
2文獻綜述
2��1國外研究現狀
2��2研究現狀
2��3簡要述評
2��4本章小結
3理論基礎
3��1農業風險管理理論
3��2農業保險概論
3��3農戶行為理論
3��4農業補貼理論
3��5本章小結
4內濛古農業保險的發展概況
4��1農業保險的發展曆史(1950—2003年)
4��2政策性農業保險在內濛古的試點與發展(2004年至今)
4��3本章小結
5農戶對農業保險政策的認知度與滿意度
5��1數據來源
5��2農戶對農業保險政策的認知狀況
5��3農戶對農業保險政策的滿意程度
5��4本章小結
6農業保險政策對農戶收入的影響分析
6��1外研究成果
6��2理論分析
6��3研究方法
6��4數據來源
6��5實證結果
6��6結論、討論和啓示
6��7本章小結
7農業保險中“協議”理賠的産生原因
7��1一個實例
7��2“協議”理賠的界定與錶現
7��3“協議”理賠的産生原因
7��4本章小結
8主要結論與政策含義
8��1主要結論
8��2政策含義
8��3進一步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農戶調查問捲
附錄2村調查問捲
作者介紹
本書作者柴智慧,係內濛古農業大學職工;趙元鳳,也係內濛古農業大學職工,齣版著作和教材10餘部,發錶學術論文50多篇,兼任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理事。
文摘
序言
這是一本能夠激發思考的書。在閱讀過程中,我不僅僅是在接收信息,更是在主動地與作者的觀點進行對話。這本書以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收入效應為切入點,卻引申齣瞭關於農村發展、農民生計、政策科學性等一係列更宏觀的問題。我開始思考,在內濛古這樣一個特殊的區域,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收入效應是如何與當地的産業結構、文化傳統、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互作用的?書中可能探討的“收入效應”,是否也包含瞭間接效應,例如對農民創業意願、技術采納、人力資本積纍等方麵的影響?這些潛在的、長遠的效益,是否也應該納入到政策的評估範疇?這本書,並非簡單地給齣結論,而是提齣瞭問題,引發瞭讀者對政策性農業保險未來發展方嚮的深度思考,以及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更全麵認識。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引導我不斷探索,不斷求知。
評分這是一部充滿瞭洞察力和前瞻性的著作。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跳齣書本,聯係到當前國傢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宏觀背景。政策性農業保險作為一項重要的農村金融工具,其在保障國傢糧食安全、穩定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方麵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本書以內濛古為例,深入剖析瞭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收入效應,無疑為我們理解這一重要政策工具的實踐效果提供瞭寶貴的實證支持。我尤其贊賞作者在研究中引入的創新性分析方法,以及對影響收入效應的多種因素進行的深入探討,例如市場價格波動、自然災害頻率、政府補貼政策的調整等等。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瞭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最終效果。我開始期待,本書的結論將能為未來我國農業保險政策的製定和優化提供哪些有益的啓示?如何纔能更好地發揮政策性農業保險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真正實現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政策的力量,更看到瞭希望。
評分這本書所傳遞的信息,不僅僅是學術上的嚴謹,更蘊含著對土地和人民深切的關懷。作者們通過對內濛古地區政策性農業保險收入效應的深入研究,仿佛為我們描繪瞭一幅生動的農村經濟畫捲。我能夠感受到,在那些冰冷的數字和圖錶中,跳動著的是內濛古農牧民期盼豐收、渴望穩定收入的心聲。書中對保險産品設計、實施效果、農民反饋等方麵的細緻呈現,讓我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實際運作有瞭更直觀的認識。例如,書中可能提到的自然災害(如旱災、洪災、極端天氣)對內濛古農牧業造成的巨大衝擊,以及保險如何在此過程中發揮“壓艙石”的作用,保障農民的基本收益,避免因災緻貧、因災返貧。這種基於事實的分析,讓我對政策的有效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對未來政策的改進方嚮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政策的溫度,也看到瞭中國農業發展的韌性。
評分當我開始認真閱讀,便被作者嚴謹的學術態度和紮實的論證所摺服。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深入到瞭內濛古自治區廣袤的田野,通過大量的實地調研和數據分析,構建瞭一個多維度、立體化的研究框架。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政策性農業保險具體實施機製的詳細介紹,它如何根據內濛古的地理特點、作物類型、牧業養殖模式等,設計齣差異化的保險産品?這些産品在實際推廣過程中,又遇到瞭哪些挑戰?例如,農民的參保意願、保險公司的運營效率、政府的補貼力度等等,書中都進行瞭細緻的梳理和探討。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收入效應”籠統化,而是將其細化到不同類型的農戶、不同區域的農牧民,以及不同保險險種所帶來的具體影響。這種精細化的分析,使得研究結論更具指導意義,也更能反映齣政策在不同群體中産生的復雜效應。我開始思考,那些看似宏觀的政策,究竟是如何通過一個個具體的保險閤同,一點一滴地改變著韆傢萬戶的生活,提升著農民的福祉。
評分這本書,初見時就被那厚重的“正版新書”字樣吸引,仿佛預示著一份嚴謹與權威。翻開扉頁,柴智慧與趙元鳳的署名,以及“中國農業科學”的齣品,更是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一直對中國廣袤的農業發展及其背後蘊含的政策導嚮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內濛古自治區,那片遼闊的土地承載著中國重要的糧食與牧業生産任務,其農業發展模式和麵臨的挑戰,往往具有標杆意義。因此,當看到這本書聚焦於“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收入效應研究”,並以內濛古為例時,我內心深處的那份求知欲被瞬間點燃。政策性農業保險,這四個字本身就充滿瞭政策的力量和對民生的關懷,而“收入效應”,更是直接觸及瞭農民最關心的問題——收入。我設想著,這本書將如何深入剖析保險製度如何通過風險規避、損失補償等機製,切實地影響內濛古地區農民的收入水平,是增收還是穩定?是何種程度的增收?這種經濟效益的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政策邏輯和實踐睏境?這本書,仿佛一把鑰匙,正待我打開通往這些答案的大門,去理解政策如何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塑造著這片土地上的經濟圖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