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道德经诠解
定价:60.00元
作者:李耳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8-07-01
ISBN:9787547046005
字数:
页码:4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是一部以短短五千言而让后人感觉永远言犹未尽的传世经典,历来被学人们称为“哲理诗”。是西方人非常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从16世纪始,《道德经》就被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至今各种外文版本的《道德经》已有三百余种。《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全书共计81章,文约五千言,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每篇篇幅不长,但论述精辟,含义深远,思想广博。其内容从多方面论述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等,并将其意义融入到社会、国家、民生等诸多方面。
目录
目录
n上篇 道经
n章/ 天地之始
n第二章/ 美之为美
n第三章/ 圣人之治
n第四章/ 象帝之先
n第五章/ 天地不仁
n第六章/ 玄牝之门
n第七章/ 天长地久
n第八章/ 不争无尤
n第九章/ 功遂身退
n第十章/ 长而不宰
n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n第十二章/ 圣人为腹
n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n第十四章/ 无状之状
n第十五章/ 善为士者
n第十六章/ 没身不殆
n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
n第十八章/ 大忠大义
n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n第二十章/ 而贵食母
n第二十—章/ 惟道是从
n第二十二章/ 圣人抱一
n第二十三章/ 道亦乐得
n第二十四章/ 自是不彰
n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n第二十六章/ 静为躁君
n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
n第二十八章/ 复归于朴
n第二十九章/ 为者败之
n第三十章/ 以道佐主
n第三十一章/ 有道不处
n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
n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n第三十四章/ 其不为大
n第三十五章/ 不可既也
n第三十六章/ 欲歙固张
n第三十七章/ 道恒无为
n下篇 德经
n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n第三十九章/“一”为始祖
n第四十章/ 虚中生有
n第四十—章/ 善贷且成
n第四十二章/ 以为教父
n第四十三章/ 不言之教
n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n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n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n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
n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
n第四十九章/ 善者吾善
n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n第五十一章/ 是谓玄德
n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n第五十三章/ 盗夸非道
n第五十四章/ 其德乃普
n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n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n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n第五十八章/ 福祸倚伏
n第五十九章/ 长生久视
n第六十章/ 德交归焉
n第六十一章/ 皆得其欲
n第六十二章/ 万物之奥
n第六十三章/ 能成其大
n第六十四章/ 无为无败
n第六十五章/ 善为道者
n第六十六章/ 莫能与争
n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n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n第六十九章/ 哀者胜矣
n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
n第七十一章/ 以其病病
n第七十二章/ 自爱不贵
n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n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n第七十五章/ 无以生为
n第七十六章/ 强大处下
n第七十七章/ 不欲见贤
n第七十八章/ 柔之胜刚
n第七十九章/ 报怨以德
n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n第八十一章/ 善者不辩
n作者介绍
,姓李名耳,字聃。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文摘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的力量是巨大的,当人们违背自然规律时,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威力。历史上发生的洪涝灾害都是水与人类不良行为的无声对抗。
n水和大道十分相像,大道无形;大道柔软,不与宇宙万物相违逆;大道生养万物,但不与万物争高下,不求万物的报答:大道谦逊,不居功自傲。大道具有很大的威力,它会令那些理解它的人内心平静如水,摒弃了杂乱和烦躁,内心充实,而没有了烦恼和忧愁。和大道同步而行的人心境平和,物我两忘。
n声称,拥有高德行的人就如同水一样,具有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格、与世无争的情操、宽厚诚实的作风,这些接近大道的本质,是人类应效仿的德行。具体地讲也就是心胸要像水渊一样,宽广无边、清湛悠然;要像水的流势一样,谦虚卑下,不可处处与人争高低,要择地而居。对人要亲切自然,以诚相待,老实厚道,宁愿被人欺也决不欺人。为人处世重诺守信,如同潮汐一般,起落守时。
n不止是这一章,在《道德经》的其他章节也多次提到水,他把水作为人格的高写照和表达。他谆谆告诫世人言谈举止要流水行云,循循善诱、悠然洒脱。
n序言
说实话,我原本对“诠解”类的书籍抱有一定的警惕心理,总担心会遇到那种过度解读、生搬硬套的文字陷阱,把原本的意境给弄僵硬了。但万卷出版公司这次的出品,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地逐句翻译,而是采用了“原文—背景解析—现代意境映射”的三段式结构。这种布局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和现代关联性。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知足常乐”那部分的深入探讨。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口号层面,而是引入了心理学上的“享乐适应”理论,深刻剖析了人类欲望的无止境性,并结合古代的隐士文化,提供了一种抵抗物欲洪流的有效心理策略。读完之后,我立刻去整理了房间里一些积灰已久的、非必需的物品,那种感觉就像是卸下了一部分沉重的精神负担。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也非常扎实,它在保持对原著尊重的同时,又注入了时代的新鲜血液,让《道德经》不再是尘封的历史文物,而是真正可以指导我们应对21世纪复杂人际关系和信息爆炸时代的活水源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架起了古老智慧与现代心灵之间的桥梁。
评分这本《道德经诠解》简直是为我这种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的人量身定制的指南针。我一直觉得老子的那些话深奥得像天书,读起来总有一种抓不住重点的感觉,每次合上书,总觉得领悟了点什么,但一到实际应用的时候,又立刻烟消云散。可是这本书的作者,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腔调,而是用非常贴近日常生活的例子来阐释那些看似玄妙的“道”与“德”。比如讲到“无为”,我以前总理解成什么都不做,躺平算了,但书里通过对古代治国方针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对比分析,让我明白“无为”其实是一种顺应自然规律的智慧,是“不妄为”和“恰到好处”的艺术。尤其是对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解读,那一段我反复看了好几遍,作者细腻地剖析了水的柔韧性和力量感是如何完美结合的,这对我处理最近家庭里一些棘手的矛盾非常有启发。这本书的行文流畅,逻辑清晰,让我这个原本对古典哲学敬而远之的人,竟然能沉浸其中,仿佛与一位智者在茶馆里促膝长谈,每次翻阅都有新的感悟,它不仅仅是一本哲学书,更像是一本生活哲学手册,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待挫折和成功的态度,真的非常推荐给所有想在喧嚣世界中找到内心平静的朋友们。
评分说句实在话,我买过好几本市面上流行的《道德经》解读,很多都是那种一味拔高、辞藻堆砌的“心灵鸡汤”,读完后感觉像是喝了一大杯糖水,甜是甜,但很快就消化完了,什么也留不下。这本书与众不同,它的“诠解”非常务实,带着一种近乎冷峻的清醒。我最欣赏作者处理“祸福相倚”这个概念的方式。他没有简单地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敷衍了事,而是深入剖析了人类心智对于确定性的过度依赖,以及这种依赖如何导致我们在顺境中骄傲自满,在逆境中过度恐慌。作者通过对古代兵法中“后发制人”思想的引用,来阐释“知其白,守其黑”的辩证统一观。这种解读非常有力量,它教会我如何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时,保持一种超然的观察视角,而不是立刻被情绪裹挟。这本书的观点是内敛而有穿透力的,它不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让你自己去寻找答案的思维工具箱。对于那些真正想在精神层面提升自己,而不是寻求短暂安慰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核心的冲击,是它对“常与变”之间关系的重新定位。在此之前,我总觉得老子推崇的是一种永恒不变的“道”,但这本《诠解》却让我看到了其中蕴含着强大的动态平衡感。作者在解析“复归于婴儿”时,巧妙地引入了现代物理学中的“混沌理论”的一些基础概念,虽然不是直接的科学对标,但那种对事物在看似无序状态下潜在规律的探索精神是相通的。这使得原本有些神秘主义色彩的阐述变得具有了现代科学的严谨感和探索欲。例如,对于“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解释,作者没有把它仅仅看作是对语言的道德要求,而是上升到了信息传递效率的层面——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往往是直白、不加修饰的,而华丽的辞藻反而可能掩盖了核心的空洞。这种跨领域的融合解读,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意识到哲学思想的生命力在于其普适性和可迁移性。这是一本需要慢读、细品的书,每一次重读,都能从不同的光线下看到它新的侧面,它对我的思维结构产生了持久的、积极的影响。
评分我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平时接触的古代典籍大多是以考据和训诂为主的学术著作,读起来比较枯燥,需要查阅大量的注释。因此,当我拿起这本《道德经诠解》时,我主要抱着“查漏补缺”的心态。然而,这本书的叙事魅力让我完全放下了学术的审视,转而投入到阅读的乐趣中。作者在讲解每一个章节时,都会穿插一些历史上的小典故或者野史趣闻作为引子,比如讲到“不尚贤,使民不争”,竟然引述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轶事来烘托“大智若愚”的境界,这种叙事手法非常高明,既保证了内容的深度,又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愉悦感。更难得的是,作者在论述“治大国若烹小鲜”时,将道家的“微观干预”原则与现代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的理念进行了巧妙的对比,让我看到了不同时代思想的共通性与演化路径。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有品位,纸张的触感和字体的排版都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让人在阅读时有一种庄重而又放松的仪式感,确实值得反复品味和收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