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文化史 | 作者 | 柳诒徵 | 
| 定价 | 118.00元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0144771 | 出版日期 | 2012-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中国文化史 上册》 | 
| 作者简介 | |
|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晚号劬堂,又号龙蟠迂叟、盏山髯,江苏镇江人。先后执教于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曾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考试院委员,江苏省参议员。抗战期间,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贵州大学和重庆中央大学,兼任国史馆纂修。战后荣膺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执教于复旦大学,兼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曾主编《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现存书目》,著有《中国文化史》、《国史要义》、《中国版本概说》等。 | 
| 目录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编辑推荐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从书的尺寸和厚度来看,这绝对是一部内容相当充实的作品。它不像那些轻薄的速食读物,可以轻易地在几个小时内翻完。相反,它的分量暗示着作者在内容上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同时也需要读者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我喜欢这种“厚重感”的书籍,它们往往能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视角。翻看目录,各个章节的划分也很细致,涵盖了从古代到近代的中国文化方方面面,这让我对作者的写作思路和知识体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一本文化史著作来说,清晰的脉络和系统的梳理是至关重要的,而这本书的目录设计,似乎就已经展现出了这种可能性。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阅读,去了解作者是如何将如此宏大的中国文化历史,进行条分缕析地呈现的。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正统”与“权威”。从作者柳诒徵的声望,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品牌效应,再到9787300144771这个ISBN号所代表的出版体系,这一切都传递出一种值得信赖的信息。在信息如此碎片化的今天,找到一本真正有分量、有依据的学术著作变得尤为不易。我个人对那些野史、猎奇或者观点过于偏激的书籍持保留态度,我更倾向于阅读那些经过严谨考证、逻辑清晰、观点审慎的作品。《{RT}中国文化史》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符合我对于一本优秀文化史著作的所有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能够窥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壮丽画卷,而这扇窗,似乎是经过专业人士精心打造的,能够让我看到最真实、最深刻的景象。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也体现了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书本的缝线牢固,书页粘贴平整,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容易出现散页的情况。这种细节上的用心,往往能反映出出版社在图书制作上的专业水准。对于一本承载着深厚文化历史的书籍来说,其物质形态的稳定和耐用,也是对内容的一种尊重。我不太喜欢那些容易损坏的书籍,因为它们总让我小心翼翼,反而影响了阅读的流畅性。这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仿佛捧着的是一段被精心打磨过的时光。它的版式设计也比较清晰,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这一点对于我这样喜欢长时间沉浸在阅读中的读者来说,尤为重要。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整体呈现,都给我一种“良心之作”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深入其中,去挖掘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宝藏。
评分在尚未翻开阅读之前,单凭书脊上的信息,我就已经被它深深吸引。书脊的设计简洁而大气,与封面风格保持一致,字体的选择也显得非常考究,既不过于张扬,又不会被淹没。书脊上的书名、作者和出版社信息,一目了然,即便是在书架上,也能迅速找到它。这种细节上的统一和用心,往往能够折射出整体的品质。我一直认为,一本真正好的书,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应该展现出一种和谐与完整的美感。它不单单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艺术品,一种文化的体现。这本书的书脊,就是这样一种无声的宣言,它告诉我,这背后是一位严肃的学者,一家严谨的出版社,以及一段不容忽视的中国文化历史。它像一位沉稳的长者,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着有心人来聆听它的故事。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过多的花哨装饰,书名《{RT}中国文化史》醒目而庄重,作者“柳诒徵”的名字和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清晰可见,ISBN号也印在显眼位置。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不错,略带些许古朴的气息,翻阅起来也颇为顺手,没有那种廉价纸张的糙感。我喜欢这种简洁的设计风格,它让我感觉这本书更加专注于内容本身,而非外在的浮华。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好的书籍,其内涵远比其包装来得重要。我对这本《中国文化史》的期望,也正是源于它这种低调而扎实的呈现方式。在尚未深入阅读之前,单凭这封面和纸张,就已然给予了我一种“有料”的预感,仿佛里面蕴藏着一段厚重的历史,等待我去一一探索和品味。这种期待,就像是在打开一扇尘封的古籍,总会带有一丝神圣而好奇的仪式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