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1921--1925:中國文學檔案
定價:28.00元
作者:張勇
齣版社:山東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20906781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1921-1925中國文學檔案:“五四”傳媒語境中的前期創造社期刊研究》首先是在做“發現曆史”、描述曆史的工作,然後再進入思考、研究。以前期創造社所辦係列期刊作為考察、研究的對象,從文學傳播方式與期刊傳播媒介的角度,去探究創造社的文學活動和它作為一個文學史存在的意義,無疑是確立瞭一個創造社研究極好的視角。
目錄
序
導言創造社“異軍突起”的再思考
章 前期創造社期刊創辦動因探究
第二章 前期創造社期刊編輯策劃研究
一 前期創造社期刊的編輯方針
二 前期創造社期刊的編輯策劃
三 前期創造社期刊編輯者的文化市場意識
第三章 泰東圖書局與前期創造社期刊的齣版發行
一 20世紀20年代初期上海的齣版發行環境
二 泰東圖書局與創造社閤作期間期刊的齣版與發行
三 為什麼郭沫若許多詩作沒有收入《女神》
四 泰東圖書局與創造社分手之後
五 由前期創造社期刊初版時間所想到的
第四章 前期創造社期刊作者群研究
一 前期創造社期刊作者群的建構
二 前期創造社期刊作者群聚散離閤的背後
第五章 前期創造社期刊“讀者”研究
一 前期創造社期刊“讀者”的閱讀和接受
二 前期創造社期刊“讀者”閱讀期待的實現
三 前期創造社期刊的“讀者”接受與文化市場建設
第六章 前期創造社期刊欄目研究.
一 前期創造社期刊欄目設置的特點
二 前期創造社期刊欄目設置與文學論爭
第七章 前期創造社期刊的文獻價值重估
一 前期創造社期刊與創造社的“轉嚮”
二 名人效應與媒體“包裝”
三 前期創造社期刊對中國現代文學進程的影響
結束語
附錄:前期創造社期刊作者及欄目列錶
參考文獻
跋
後記
作者介紹
張勇,男,1976年9月齣生於山東省棗莊市,文學博士,山東師範大學傳媒學院副教授,在山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曾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新文學史料》、《中國文學研究》、《山東社會科學>等刊物發錶學術論文40餘篇,參編著作多部。
文摘
序言
我一看到《1921--1925:中國文學檔案》這個名字,就覺得它必定是那種能讓我沉浸其中,細細品味的著作。那個五年,正是中國文學經曆著劇烈變革的時代,新思潮的湧入,舊傳統的挑戰,都促使著文學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生長。我設想,這本書就像一個細緻的策展人,將那個時期最寶貴的文學“展品”一一呈現。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當時有哪些重要文學期刊誕生,它們又承載瞭怎樣的思想火花?那些在新文化運動中活躍的作傢們,他們的文學創作在這個五年裏留下瞭怎樣的印記?書中是否會收錄一些當時備受爭議的作品,或是那些反映社會現實的深刻描寫?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夠超越簡單的作品陳列,而是能夠深入探討那個時期文學思潮的形成、演變及其對社會的影響。我想知道,在那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中國文學是如何掙紮求索,最終邁嚮現代化的。
評分《1921--1925:中國文學檔案》這個書名,讓我聯想到的是一種深入肌理的考察,一種對曆史細節的梳理與呈現。那個五年,對於中國而言,無疑是一個充滿劇烈動蕩與深刻變革的時期,社會思潮的湧動,政治格局的變幻,都深刻地影響著文學的發展。我熱切地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清晰的視角,讓我得以窺見那個時期中國文學的全貌。它是否能夠係統地梳理齣當時主要的文學流派,如創造社、文學研究會等,並深入剖析它們的思想主張和藝術特色?那些在時代浪潮中嶄露頭角的作傢,比如魯迅、郭沫若、茅盾等等,他們的創作軌跡在這五年間是如何發展和演變的?書中是否能夠收錄一些當時未能被廣泛關注,但卻具有重要史料價值的文學作品或評論文章?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填補我對那個時期文學史的一些模糊印象,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在中國現代文學的長河中,1921年至1925年這段時期究竟扮演著怎樣不可或缺的角色。
評分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深入解析特定曆史時期中國社會思潮如何影響文學創作的著作,而《1921--1925:中國文學檔案》這個書名,恰好觸動瞭我內心深處的閱讀期待。那個五年,正值中國經曆著巨大的社會轉型,新舊思想激烈碰撞,文學作為思想的載體,必然承載瞭無數的實驗與探索。我設想,這本書或許會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從曆史文獻、報刊雜誌、個人書信等多個維度,梳理那個時期文學流派的演變、代錶人物的創作軌跡、以及他們對於國傢民族命運的思考。我尤其好奇,在那個充滿變革的時代,女性作傢是如何打破陳規,發齣自己的聲音的?新文學思潮又是如何逐漸滲透到社會各個角落,並催生齣新的文學形式的?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鮮為人知的史料,填補我在這一時期文學史研究上的認知空白?我期待它能是一份詳盡的研究報告,亦或是一場生動的口述曆史,讓我能夠從更廣闊的視角,更細緻的層麵,去理解那個五年裏中國文學的脈絡與力量。
評分初翻開《1921--1925:中國文學檔案》,一種穿越時空的沉浸感油然而生。仿佛置身於那個動蕩而充滿變革的年代,耳邊迴響著北洋政府的低語,眼前的卻是新文化運動的蓬勃生機。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挖掘齣那些沉睡在字裏行間的珍貴史料,想要傾聽那個時代文人的心聲,感受他們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掙紮、呐喊、創作,為中國文學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從書名來看,這本檔案似乎是一個精心整理的寶庫,收錄瞭那個五年間文學發展的關鍵綫索和重要碎片。我期待能從中窺見那些曾經轟動一時的文學事件,瞭解當時湧現齣的重要作傢及其代錶作品,更能深入理解他們創作的背景、思想的淵源,以及這些作品對後世産生的深遠影響。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文學的書,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觀察和理解那個特定曆史時期中國社會的文化肌理與精神風貌。我熱切地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深入探索,揭示那些被曆史塵埃掩蓋的細節,重現那個充滿活力與挑戰的文學現場。
評分讀到《1921--1925:中國文學檔案》這個名字,腦海裏立刻浮現齣泛黃的紙張和古樸的字體。我總覺得,這個時期的中國文學,正處於一個承前啓後的關鍵節點,既有傳統文化的餘韻,又有西方思潮的衝擊,更孕育著革命性的變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那段復雜的文學圖景。我期待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作品和作傢,更能揭示齣隱藏在文字背後的社會現實、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心路曆程。比如,那些在報刊上發錶的激進言論,那些在咖啡館裏激辯的文人,那些在睏苦中堅持創作的靈魂,他們的故事是否都能在這份檔案中找到蹤跡?我希望它能展現齣那個時代文學創作的活力與多樣性,包括左翼文學的萌芽,現代詩歌的探索,以及小說、戲劇等體裁的創新。這本書能否讓我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溫度,聽到那個時代的聲音,從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國文學是如何在變革中尋求新生,並最終塑造齣今日的輝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