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經典如是說.修身捲 |
| 作者 | 王傑 |
| 定價 | 35.00元 |
| 齣版社 | 河南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64927837 |
| 齣版日期 | 2018-04-01 |
| 字數 | |
| 頁碼 | 284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32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經典如是說·修身捲》可以感受到作者豐富的人生體驗和對人生的悟徹,感受到智慧心靈的自然錶白,增強戰勝厄運的勇氣與力量。 |
| 作者簡介 | |
| 王傑,2012年畢業於日本大阪市立大學青語文化學專業,文學博士。現為北京社科院哲學所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嚮為以宋明理學為中心的近世思想史、日本江戶時期思想史。 |
| 目錄 | |
| 章 與自己的關係 一、肯定·接受·愛自己 二、獨處·省察·剋治 三、誠敬·慎思·慎獨 四、寡欲·去掉私心 五、化掉成心·歸於虛靜 六、活在當下 第二章 與他人的關係 一、以物待物,不以私意度人 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三、重義輕利,真誠待人 四、知禮守信,尊重他人 五、嚴己寬人,不以某種標準待人 六、謙卑自守,與天地同流 第三章 與自然的關係 一、認清人與自然的關係 二、感恩自然,誠敬萬物 三、返本歸根,重建人類生命傢園 結語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經典如是說·修身捲》: 好好地與自己對話,好好地提升自己的修養,讓自己變得一團和氣。那麼,這個由我們每個個體組成的社會就會多瞭些和氣,少瞭些戾氣。讀到這兒,也許有人會意識到自己從來沒想過要好好提升自己的修養,隻是每天那樣活著而己。意識到瞭,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首先學會接受我們自己,愛自己,然後把自己變成自己親密的人。 中國古代經典《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告訴我們人本來都是善良的,人的本性是相差不遠的,可是後天的不同習染卻使我們之間的差異、距離越來越大。不僅我們與他人之間的距離,我們與自己本性之間的距離,因習染的遮蔽也愈來愈大。甚至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不認識自己,不知道經常發脾氣的那個人是我們自己,還是那個有點愛心的人是我們自己。看來我們的存在形態不是單一的,似乎是多樣的。因為我們總是像天上的雲一樣變幻莫測,不知何處是定所,一會兒想要東,一會兒想要西,自己有時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乾什麼。更為嚴重的是,有些人甚至厭惡自己:埋怨自己身材不夠苗條,臉蛋不夠漂亮,文化不夠高,齣身不夠好,等等。並且,不止成年人,甚至一些十一二歲的小孩也都經常懊悔、自卑。總之,這個世間可能有很多人用很多的負麵思想來壓抑自己,讓自己變得自卑,做什麼都沒有信心,甚至連活著都覺得無聊、沒勁,感覺自己的人生就如這每天霧霾的天氣,灰濛濛的,看不到光亮。有的人甚至還想到要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離開這個令人厭惡的世界,還有令人厭惡的自己。很明顯,這是的自我厭棄。 既然我們已經那麼厭惡自己,已經對自己沒有什麼信心,就不如逆而行之,試著肯定、接受自己,或許會有新的驚喜和發現。我之所以會提齣這樣的建議,是因為我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曆。在青少年時期,我是一個很自卑、很悲觀的人。原因有很多,大多是傢庭環境的因素,還有我的過度敏感。那時的我無時不在否定自己,總想躲在角落裏不被發現,更不願意多說話。這樣做的直接後果是厭食、頭痛。然後看瞭很多醫生,都說我沒病。直至上瞭大學,開始學會用中國古典書籍中的知識來認識、改變自己,病情纔慢慢變好。當我有機會去日本留學,真正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思想之後,我的人生在多種機緣的促發下,慢慢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由曾經的自卑、悲觀,真正變成瞭樂觀、自信、熱愛生活的人。這樣的變化或許可以用“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來形容。現在看來,當時的我確實如醫生們所言,根本沒什麼病,之所以呈現齣有病的狀態,隻是因為我長期拒絕接受自己、不斷否定自己所形成的負麵能量在我精神與身體中的顯現。所以,當我與自己真正和解後,那些癥狀就像一片雲一樣,自動飄然而逝,不復再來。由此看來,現在社會中流行的恐懼癥、焦慮癥、憂鬱癥等許多精神疾患的形成,恐怕也與此有關。因此,學會肯定、接受自己在我們的修身旅程中是重要的一步。 既然我們認識到瞭它的重要性,接下來該如何做呢?關於此,方法可能有很多。在此,我們不妨試著這樣做做看:在你閑得無聊之時,你可以坐下來跟自己對個話,把對自己的滿意與不滿意之處分條列齣來。結果也許是不滿意多於滿意,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能會驚奇地發現自己雖然學習不好,卻很有愛心;自己雖然沒擁有很多金錢,卻擁有很多自由的時間;自己雖然不漂亮,卻很溫柔,等等。此外,你可能還會有更多意外的發現,次注意到自己竟然有這麼自私或這麼可愛的一麵。 總之,通過以上的自我對話,我們看到瞭活生生的現實中的自己。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無論我們是怎樣的人,都不要為自己貼上善良或自私等標簽。因為,你一旦為自己貼上某種標簽,就意味著你對這樣的自己做齣瞭某種認同,將自己固定化瞭。 …… |
| 序言 | |
說實話,一開始拿到《經典如是說·修身捲》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經典”這個詞有時候會讓人覺得有些遙不可及,甚至有點枯燥。但翻開書頁,我纔發現自己的想法有多麼片麵。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接地氣,絲毫沒有故弄玄虛的感覺。它通過一些非常生活化的場景和案例,將那些看似深奧的修身道理講得明明白白。比如,它談到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麵對生活中的挫摺,如何保持內心的寜靜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並沒有給齣一成不變的標準答案,而是鼓勵讀者去獨立思考,去尋找最適閤自己的解決方案。這種開放性的引導方式,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有溫度,也很實用。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知足常樂”的篇章,它不是讓我們放棄追求,而是教我們在擁有的基礎上,感恩當下,減少不必要的欲望,從而獲得內心的安寜。這對於我們這個充滿競爭和物欲的時代來說,簡直是一股清流。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看待問題的角度都發生瞭一些 subtle 的變化,不再那麼容易焦慮,也更能體會到生活中的小確幸。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一種“豁然開朗”的體驗。我一直覺得修身養性離我很遙遠,像是一種需要經過長期刻苦訓練纔能達到的境界。但《經典如是說·修身捲》卻用一種非常貼近生活的方式,讓我看到瞭修身其實可以體現在點點滴滴的日常中。書中關於“言行一緻”的探討,讓我反思瞭自己在很多時候的言不由衷,以及由此帶來的內耗。它提醒我,一個人真正的力量,往往體現在其言行的高度統一上。當你的言語和行動能夠彼此呼應時,你內在的力量纔會更加強大,也更容易贏得他人的信任。這種樸素的道理,卻往往被我們在復雜的社會交往中忽視。通過書中的一些小故事,我開始嘗試在生活中去踐行這一點,雖然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但每一次的成功實踐,都讓我感受到內心的一種踏實和堅定。此外,書中對於“自我認知”的闡述也頗有啓發。它沒有讓我們去追求完美的形象,而是引導我們去認識真實的自己,包括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這種務實的態度,讓我覺得修身不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而是一個持續優化的過程。
評分我最近讀瞭《經典如是說·修身捲》,這本書真的讓我耳目一新。它沒有直接灌輸道理,而是巧妙地通過一些古老的智慧和故事,引導讀者去思考什麼是真正的修身養性。我印象最深的是裏麵提到的“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這句話看似簡單,但細細品味,卻道齣瞭人生成長的核心。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的人讓我們贊嘆不已,有的人讓我們警醒。這本書教我們如何從前者身上汲取養分,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斷提升;又如何從後者身上反思自身,避免重蹈覆轍。這種辯證的思考方式,比那些空洞的說教要深刻得多。而且,書中對於“修身”的理解也十分全麵,不僅僅是外在的禮儀舉止,更強調內心的平和與堅定。它讓我明白,真正的修身,是源於內心的自我修煉,是日復一日的堅持與打磨,而非一蹴而就的轉變。這本書就像一位智慧的長者,娓娓道來,沒有絲毫的壓力,卻在不經意間觸動瞭你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讓你開始審視自己,並願意為之做齣改變。我常常在閱讀後,靜下心來思考書中的內容,感受那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評分《經典如是說·修身捲》帶給我的,是一種久違的寜靜感。在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世界裏,我們常常被各種瑣事纏身,內心的聲音早已被淹沒。這本書就像一個避風港,讓我得以暫時停下腳步,與自己的內心對話。它沒有高談闊論,而是用一種非常平和、內斂的方式,講述瞭關於如何安頓身心、如何與自己和解的智慧。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順其自然”的哲學思考。它並非提倡消極被動,而是強調一種對生命規律的尊重,一種在變化中尋找平衡的能力。當生活齣現意料之外的狀況時,我們往往會感到恐慌和失措。這本書則教我們如何在這種時候,保持一份冷靜,去觀察、去理解,然後做齣最恰當的迴應,而不是被情緒裹挾。書中的許多段落,都如同甘霖般滋潤著我焦躁的心靈。我常常會在睡前翻幾頁,那種溫和的敘述,總能讓我的思緒慢慢沉澱下來,進入一個平和的夢境。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修身,是一種內功的修煉,是一種與自我和諧相處的能力,而這一切,都始於內心的覺察和接納。
評分《經典如是說·修身捲》這本書,我隻能說,它真的是一本讓我“看見”自己內心需求的書。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種極其真誠的筆觸,去觸碰那些我們內心深處最柔軟,也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我常常在閱讀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停下來,思考書中提到的某個觀點,然後將其與自己的生活經曆進行對比。比如,書中關於“剋製欲望”的論述,就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到痛苦和焦慮,並非因為外部環境的惡劣,而是因為我們自身無法控製的貪念和執著。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的許多“陰影”,但也讓我看到瞭改變的可能。它沒有給我強製性的要求,而是用一種溫和的鼓勵,讓我去嘗試放下那些不必要的負擔,去追求一種更純粹、更自在的生活狀態。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心靈的洗滌,讓我感覺自己變得更乾淨,更清澈。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生活的意義,以及我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不再盲目追逐外界的評價,而是更加關注內心的成長和滿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