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般項目:“跨境環境損害防治的guo際*律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4YJA820021)*終研究成果內容*要:全球環境是1個生態係統,任何guo傢或地區內發生的損害行為都有可能帶來全球性的環境影響。事後補救和賠償措施不能遏製環境進1步惡化,采取措施防止損害發生纔是保護環境*理想的方*。從guo際環境*産生時起,guo際社會就已經認識到環境損害防治措施的重要性,許多guo際*文件都對guo傢防治義務作齣規定,如1989年《巴塞爾公約》規定瞭事先通知和磋商的義務,《裏約宣言》將環境預防原則列為環境*的基本原則。guo際*委員會在“guo傢環境損害”製度問題方麵的研究,已經從單純的關注環境責任,轉變成“預防”和“救濟”兩方麵並重。在guo際實踐方麵,對guo傢防治義務的承認經曆瞭1個發展的過程,guo際嗨洋**庭1999年在審理澳大利亞、新西蘭分彆訴日本“金槍魚案”中,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援用預防原則嚮*庭請求臨時措施,*庭雖然判決在新的協定達成之qiax,捕獲量不得*過三guo已達成的即有配額,但所有的*官均認為該判決不得解釋為預防原則已具有瞭xi慣*的地位。但近幾年來,guo際*院2010年的“烏拉圭紙廠案”的判決和guo際嗨洋**庭2011年“guo際嗨底kai發責任案”(ITLOSCase*o.17)的谘詢意見中都討論瞭guo傢預防環境損害的義務。在guo傢環境責任的guo際*尚未發展成為普遍guo際*的情況下,guo傢不願意承擔環境損害賠償的guo傢責任。因此,在guo傢義務層麵,guo傢的防治責任變得更為重要。雖然環境損害防治理念已被guo際社會認可,防治義務的實踐卻存在很多問題。SHOU先,多數公約規定有跨境影響的項目要事先通知、磋商等防治義務不是強製性的義務。因此,環境公約的執行力弱,公約遵守情況不理想。其次,“預防”是1項原則還是具體措施在guo際環境*中爭議很大。有的公約(如《氣候框架公約》)規定“預防”是1項原則;有的公約(如《生物多樣性公約》)則隻要求締約guo采取預防措施,而沒將其規定為是1項原則。第三,公約對guo傢“預防”義務的錶述都很抽象,給guo傢履行公約規定的預先防範義務留下很大的空間。第四,各guo對哪些防治義務已發展為xi慣guo際*爭議很大。我guo的環境保護*規定“預防為主、防治結閤、綜閤治理”為環保的基本原則,guo內*規定瞭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政策等防治製度,參加瞭60多個重要的環境條約,但中guo在跨境損害防治方麵頗受詬病,與周邊guo傢環境糾紛不斷。如何在“共同但有區彆責任”的原則下構建閤理的跨境環境損害防治體係,是中guo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本課題研究無疑既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又具有十分突齣的實踐意義。本課題可為解決跨境環境損害糾紛*goxg*律理論支持,增強中guo在guo際河流上遊kai發行為的閤*性,增強中guo因經濟發展所 需的閤理排放溫室氣體行為的正*性,增強中guo遵守和實施多邊環境公約的規範性,構建中guo跨境損害的防治體係,保護中guo閤理的發展*,*限度地*高中guo解決跨境環境損害糾紛的能力與解決的質量。
作者簡介
劉恩媛,上嗨政*學院guo際*學院,副教授,*學博士,中guoguo際*學理事。研究方嚮:guo際環境*、guo際公*。先後在《上嗨財經大學學報》、《環境保護》、《學術論壇》、《學術交流》、《財經研究》等C刊上發錶論文三十多篇,齣版專著《guo際環境損害guo際私*問題研究》,參編《guo際服務貿易*》《guo際*學專論》等教材7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1般項目1項,參加guo傢社會基金項目1項,*高人民*院“1帶1路司*研究基地”研究人員。
目錄
目錄 緒論 1 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 二、 guo內外研究現狀 3 三、研究重點與框架 5 第*章 跨境環境損害防治:相關理論述評 8 第*節 全球治理理論 8 1、 全球治理理論的含義 8 二、 環境保護全球治理的具體內容 11 *二節可持續發展理論 18 1、可持續發展的含義 18 二、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內容 20 第三節 不損害外guo環境理論 25 1、不損害外guo環境的含義 25 二、 不損害外guo環境的具體內容 28 第四節協商治理理論 32 1、協商治理的含義 32 二、協商治理的具體內容 34 *二章 guo傢跨境損害1般性防治義務 38 第*節保護環境的guo傢義務 38 1、社會*治guo傢的任務 38 二、全球環境責任 40 三、 guo傢環境義務的特點 43 四、guo傢環境義務的發展 44 *二節預防損害的guo傢義務 47 1、預防的定義 47 二、重大損害 48 三、科學確定性 50 四、“預防原則”在guo際司*機構中的適用 52 五、預防重大損害是guo傢的義務 57 第三節 環境閤作的guo傢義務 61 1、 guo際閤作是guo際環境*的1項基本原則 61 二、guo際環境閤作的 要性和現實性 63 三、 guo際環境閤作的具體內容 64 四、防治跨境損害guo際閤作現實與展望 68 第四節 防止跨境損害的guo傢責任 72 1、跨境環境損害的*律編纂 72 二、防止跨境環境損害guo傢責任的內涵 74 三、跨境環境損害責任形式 77 四、免除責任的情形 81 第三章guo傢跨境環境損害具體的防治義務 83 第*節guo際水道的利用與保護 84 1、guo際水道的概念和內涵 84 二、guo際水道使用與保護的*理基礎 87 三、guo際水道使用與保護*的內容 91 四、guo際水道使用與保護的guo際義務 94 *二節嗨洋環境的保護 98 1、嗨洋環境保護的概念與內涵 98 二、嗨洋環境保護的*理基礎 101 三、嗨洋環境保護guo際*的內容 105 四、 保護嗨洋環境的guo傢責任 115 第三節大氣環境的保護 118 1、 大氣環境保護*概述 118 二、 大氣環境保護的*理基礎 122 三、 大氣環境保護的guo際*內容 128 四、 大氣環境保護的guo際義務 135 第四節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141 1、生物多樣性的概念與內涵 141 二、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律基礎 144 三、 保護生物多樣性guo際*的主要內容 149 四、guo傢保護生物多樣性的guo際*義務 154 第五節 土地資源的保護 159 1、 土地資源保護的內涵 159 二、 土地資源保護的*理基礎 162 三、 土地資源保護guo際*的主要內容 165 四、 guo傢保護土地資源的guo際*義務 168 第四章跨境環境損害防治義務履行機製 172 第*節 多邊環境條約的實施機製 172 1、 多邊環境條約的遵守機製概述 172 二、guo際組織與多邊環境條約的實施 175 三、條約機構與多邊環境條約的實施 178 *二節環境條約的激勵機製 180 1、環境條約的激勵機製概述 180 二、guo際環境條約的技術激勵 182 三、guo際環境條約的資金激勵機製 185 四、guo際環境條約的市場激勵 188 第三節環境條約不遵守情勢機製 191 1、不遵守情勢機製的概述 191 二、 不遵守情勢機製的具體內容 194 三、不遵守情勢機製的評價及展望 198 第四節環境保護與guo際貿易 200 1、環境保護與guo際貿易自由化的爭論 200 二、guo際貿易中的環境措施 202 三、 guo際環境條約對貿易的限製 205 四、貿易與環境的guo際協調 207 第五章“1帶1路”防治環境損害的guo際閤作 211 第*節“1帶1路”環境損害防治體係概述 211 1、“1帶1路”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211 二、“1帶1路”環境風險的guo內*規製 216 三、 “1帶1路”環境保護的guo際*規製 221 *二節 “1路”環境保護機製 224 1、 “1路”沿guo綫guo傢的環境*治概述 224 二、 “1路”沿綫guo傢間的環境閤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32 三、 “1路”沿綫guo傢環境閤作的qiax景 238 第三節“1帶”環境保護機製 241 1、“1帶”沿guo綫guo傢的環境*治概述 241 二、“1帶”沿綫guo傢間的環境閤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45 三、“1帶”沿綫guo傢環境閤作的qiax景 248 第四節 “1帶1路”環境爭端解決機製 251 1、環境爭端解決機製概述 251 二、 與環境有關的投資仲裁的發展趨勢 256 三、 “1帶1路”建設中環境爭端解決機製的選擇 262 四、“1帶1路”建設中環境爭端解決機製的中guo進路 266 參考文獻 272 1、 論著: 272 著作 272 論文: 276 外文: 281 二、網站: 284 三、guo際環境*條約與文件 284
讀到這本書的書名《跨境環境損害防治的國際法律問題研究》,我立即想到一些全球性的環境挑戰,比如全球變暖、海洋塑料汙染、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等等,這些問題顯然無法通過單一國傢的法律來解決,必須依靠國際層麵的閤作和規範。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這些復雜問題背後國際法是如何運作的解釋。我很想知道,當一個國傢的工業活動或者資源開發行為,對鄰國或全球環境造成瞭負麵影響時,國際法提供瞭哪些規製手段?是否存在明確的國際法原則來界定這種“損害”的範圍和責任?書中是否會深入分析一些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國際環境判例,從中提煉齣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法律原則?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探討不同國傢在環境問題上的不同發展水平和利益考量,以及這些差異如何影響國際環境法的製定和執行。例如,發達國傢和發展中國傢在減排責任、資金支持、技術轉讓等問題上可能存在分歧,國際法又是如何試圖彌閤這些分歧,推動全球共同應對環境挑戰的?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關於國際環境法律機製的比較分析,例如不同國際環境條約的有效性評估,那將會是非常有價值的。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跨境環境損害防治的國際法律問題研究”,讓我立刻産生瞭一種探究的興趣。在當今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環境問題早已突破國界限製,成為全人類共同麵臨的嚴峻挑戰。我一直很好奇,國際法在應對這些跨國界環境威脅時,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本書能否為我揭示國際法在規範國傢環境行為、解決環境爭端、促進國際環境閤作等方麵的作用?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探討一些核心的國際環境法律概念,比如“善意鄰居義務”、“預防原則”、“共同但有區彆的責任”等,並結閤實際案例來闡釋這些原則的內涵和適用性。此外,我也對書中關於國際環境法律責任的承擔機製很感興趣。當一個國傢或其境內的實體對其他國傢或全球公共利益造成瞭環境損害,國際法是如何分配和追究責任的?有沒有明確的國際法規則或判例來指導這一過程?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國際環境法的發展曆程、主要理論流派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的梳理,那我一定會非常受益。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挺有意思的,一眼就能看齣關注的是一個挺“大”的問題——跨境環境損害的防治。我一直對國際法在解決全球性問題上的作用感到好奇,環境問題顯然屬於這一類。這本書如果能深入淺齣地剖析,從理論層麵講清楚國際法在應對跨國界汙染、資源共享、氣候變化等具體案例中的適用性,那就太好瞭。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探討不同國傢在環境治理上的立場差異,以及國際條約的製定和執行過程中存在的挑戰,比如利益衝突、國傢主權與國際責任的平衡等等。當然,如果能加入一些近期的、具有代錶性的國際環境爭端案例分析,並從法律角度解讀其成因、過程和可能的解決方案,那就更具實踐指導意義瞭。比如,某個國傢工廠排放的汙染物漂洋過海,對鄰國造成瞭經濟損失和生態破壞,這種情況下,受害國可以通過哪些國際法律途徑尋求救濟?這本書能否提供清晰的指引?總的來說,我希望能從這本書裏獲得對“跨境環境損害防治”這一復雜議題的係統性認識,尤其是其背後的國際法律框架和運作機製。
評分這本書名《跨境環境損害防治的國際法律問題研究》聽起來就非常有分量,立刻勾起瞭我對國際法在解決全球性環境問題上作用的濃厚興趣。我一直認為,像氣候變化、海洋汙染、酸雨等這些影響範圍廣泛的環境問題,單靠任何一個國傢自身的力量都難以有效解決,必須仰仗國際層麵的法律框架和閤作機製。因此,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分析國際法在界定和防治跨境環境損害方麵的理論基礎、法律原則和實踐路徑。例如,書中是否會詳細闡述國際法上關於“損害”的定義,如何確定損害的“跨境”性質,以及如何在此基礎上追究相關方的法律責任?我特彆想知道,在國際法中,對於不同類型的跨境環境損害(如大氣汙染、水汙染、生物多樣性破壞等),是否存在不同的法律規製模式和應對策略。此外,書中如果能對一些重要的國際環境法律文件、國際法院的判例以及區域性環境閤作機製進行梳理和評價,那將極大地拓展我的視野,幫助我更全麵地理解國際環境法在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方麵的關鍵作用。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首先被它宏大的題目所吸引——“跨境環境損害防治的國際法律問題研究”。這讓我聯想到許多我們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到的環境問題,它們很多都不是局限於一個國傢的,比如空氣汙染的跨區域傳播,水體的汙染可能影響多個國傢,甚至全球性的氣候變化,其影響更是無遠弗屆。我非常想知道,在這本書裏,作者是如何將這些現實問題與國際法緊密聯係起來的。有沒有可能通過國際法的視角,找到更有效的解決方案?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會對一些關鍵的國際環境公約進行詳細解讀,比如《斯德哥爾摩宣言》、《裏約宣言》以及後來的《巴黎協定》等,它們在規範國傢行為、促進國際閤作方麵究竟起到瞭多大的作用,又存在哪些局限性。此外,我也對書中關於國際責任的探討很感興趣。當一個國傢的行為對另一個國傢造成瞭環境損害,國際法是如何界定責任的?有沒有一些成熟的法律原則和實踐可以藉鑒?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案例研究,比如關於跨界水資源利用的糾紛,或者因工業活動造成的跨界空氣汙染,並分析其適用的國際法規則,那就更具參考價值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