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让我缓缓放开你的手:走出丧恸
定价:32.00元
售价:18.2元,便宜13.8元,折扣56
作者:苏绚慧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4476301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失去亲人后,我们如何以梦疗愈自己?你曾梦见逝去的亲人吗?栩栩如生的梦境,究竟想传达什么意涵?丧恸梦就像一面悲伤的镜子,如实反映丧亲者心中压抑的情绪与未解的难题。通过梦,丧亲者能暂时缓解悲伤,化解未竟之事,联结失落的关系。打开本书,你会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感动。当我们认为梦是无价值与无意义时,梦是不会告诉我们任何信息的;唯有相信梦叙说了我们内在真实的声音与感受,梦才可能对我们说话。如果你开始对自己的梦产生兴趣,不如就从此刻开始,好好留意自己的梦,听听你究竟想对自己说什么。
内容提要
丧恸梦就像一面悲伤的镜子,如实反映丧亲者心中压抑的情绪与未解的难题。丧恸梦*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表达失落的悲伤。它不只是梦,更是丧亲者自我疗愈的珍贵力量。本书使人理解丧恸梦的反思力量,体会梦如何疗愈一颗颗丧恸的心。
目录
推荐序 梦的疗愈力量 曹中玮
推荐序 不能再见的丧恸因“梦见”而可能说再见 李玉婵
自 序 一份神秘的礼物,一段自愈的历程
章 生命经验的撼动
第二章 梦在说话
第三章 了解梦,了解悲伤,了解丧恸梦
第四章 丧恸梦与悲伤哀悼任务
第五章 丧恸梦与未竟事物的完成
第六章 丧恸梦的情绪特性
第七章 梦境自我尝试解决问题
第八章 丧恸梦与关系的再联结
第九章 丧恸梦的自我疗愈力量
第十章 如何靠梦疗愈丧恸
作者介绍
苏绚慧,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咨询研究所硕士,现为马偕协谈中心心理咨询师,并在医院担任心理咨询师。已出版《于是,我可以说再见》、《丧恸梦》(金鼎奖社会科学类推荐优良好书)、《生命河流》、《这人生》、《请容许我悲伤》(金鼎奖社会科学类推荐优良好书)、《死亡如此靠近》(金鼎奖文学类推荐优良好书)等。
文摘
序言
这本《让我缓缓放开你的手》,真是一本让我惊喜的书。我一直认为,关于“失去”和“悲伤”的书籍,要么过于说教,要么流于空泛,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作者苏绚慧女士的文字,简直就是一股清流,温柔却富有穿透力。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在朋友的书架上看到了它,当时就被它诗意的书名所吸引,但真正让我决定认真阅读,是翻开后被那股真诚而又克制的笔调所打动。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并没有试图用一套固定的理论来“解决”丧恸的问题,而是以一种非常个人化、生活化的方式,去探讨了这个复杂而又普遍的情感体验。作者的叙述,充满了对生命细微之处的观察,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生活片段,却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读到很多关于如何面对失去的亲人、如何处理那些挥之不去的回忆、以及如何在生活的琐碎中重新找到意义的篇章。她并没有提供“标准答案”,而是通过自己的体悟和反思,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和可以借鉴的路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放开”这个概念的解读。她并没有将其描绘成一个需要决绝和痛苦的过程,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循序渐进的、充满尊重的告别。这种“缓缓”的感觉,恰恰是当下很多人所需要的。我们总是被告知要“向前看”,要“快速忘记”,但内心的悲伤往往是粘稠而绵长的,强行撕裂只会带来二次伤害。这本书却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告诉我们,允许自己慢慢来,允许自己带着一份思念继续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与回忆共处”的章节。作者并没有倡导我们彻底遗忘,而是鼓励我们学会如何以一种健康的方式,将逝去的亲人珍藏在心底,并将那份爱和温暖转化为继续生活的动力。这让我意识到,失去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结束,而是一种新的开始,一种在告别中获得成长的契机。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朋友,在最艰难的时刻,给予我最贴心的慰藉和最宝贵的启示。 《让我缓缓放开你的手》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它用最朴实真挚的语言,触碰到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也给了我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如果你也曾经历过失去,或者正在经历一段艰难的时光,这本书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和慰藉。
评分拿到这本书,纯属偶然,我当时正经历着一段艰难的时期,心情低落,感觉生活就像被一层厚厚的灰霾笼罩,透不过气来。书名《让我缓缓放开你的手》一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那种欲语还休、带着些许不舍又包含着释然的意境,仿佛就是我内心深处的写照。我不是那种会轻易买书的人,但这本书,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把它带回了家。 翻开书页,一种淡淡的、带着温度的文字扑面而来。作者的笔触细腻而真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煽情,但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却深切地打动了我。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身影,那些曾经让我辗转反侧的夜晚,那些曾经让我泪流满面的瞬间,那些曾经让我觉得生活毫无意义的日子,都随着作者的叙述一一浮现。然而,与我的绝望不同的是,作者的文字中始终透着一股温和的力量,它没有直接告诉我“你应该怎么做”,而是像一位温柔的陪伴者,静静地倾听,然后用一种极具智慧的方式,引导我一步步地审视自己的内心。 这本书最让我触动的地方在于,它将“丧恸”这个沉重的话题,处理得如此自然而又不失深度。它并没有回避痛苦,而是勇敢地将那些难以启齿的悲伤、那些令人窒息的失落,用一种诚实而富有同情心的方式展现出来。我看到了作者如何去理解那些失去亲人的痛苦,如何去探索那些挥之不去的思念,以及如何在时间的流逝中,寻找重新站起来的力量。它让我明白,悲伤并不是一个需要被“治愈”的疾病,而是一个需要被理解、被接纳、被经历的过程。 我喜欢作者在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它们往往出乎意料,却又那么合乎情理。比如,她谈到“放下”并非意味着遗忘,而是学会与记忆共存;她探讨“告别”并非是彻底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延续。这些对于我来说,是全新的视角,也为我打开了通往内心平静的另一扇门。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的伤痕,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伤痕愈合后,新的生命力正在悄然生长。 总而言之,《让我缓缓放开你的手》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走出丧恸的书,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和心灵的洗礼。它帮助我在漫长而孤独的悲伤旅程中,找到了方向,也找到了希望。我推荐给所有正在经历人生低谷、感到迷茫和无助的朋友们,希望这本书也能像它对我一样,成为你们前行路上的那一缕微光。
评分我经常会在各种渠道留意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书籍,而《让我缓缓放开你的手》这本书,恰恰就是这样一本让我心生涟漪的作品。我不是那种会轻易被情节所吸引的读者,我更关注的是作者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深度和思想高度。而这本书,恰恰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得十分出色。 这本书的题目本身就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味,它没有直接点明“丧恸”这个沉重的主题,而是用一种极具诗意和象征意义的表达方式,暗示了故事的走向。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作者苏绚慧女士在文字上的功力。她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堆砌华丽的排比句,但她的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了精心打磨,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个体化”的探讨,这是作者在处理“丧恸”这一宏大主题时,所展现出的独特视角。她并没有将悲伤视为一种普遍的、可以被简单化的体验,而是强调了每一个个体在经历失去时,所面临的独特挑战和内心挣扎。书中对那些微小的情绪变化、那些不为人知的失落感,都有着极其细致的描绘。这让我感到,作者是真正理解并尊重每一个经历悲伤的人的。 而且,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欣慰的一点是,它并没有提供任何“快速解决方案”,而是鼓励读者去拥抱过程,去理解“慢”的力量。在当今这个追求效率和速度的时代,这种“缓缓”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治愈。它告诉我们,允许自己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允许自己去慢慢地消化,去慢慢地调整,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疗愈的一部分。 《让我缓缓放开你的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阅读的享受,更是一次深入的自我探索。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失去”与“获得”的关系,也让我看到了在悲伤的尽头,依然有重新绽放的可能。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用它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带领我走出迷雾,找到内心的平静。我真心推荐给所有希望在人生低谷中获得支持和启示的朋友们。
评分我最近读完了一本书,名字叫做《让我缓缓放开你的手》,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极其复杂,却又异常真实。作为一名对心理学和个人成长类书籍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那些能够触及灵魂、引发深度思考的作品。而这本书,无疑就是这样一本。 从这本书的书名开始,就充满了哲学意味。它没有使用“战胜悲伤”、“克服困难”这类充满力量感的词汇,而是选择了“缓缓放开”,这几个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沉静的、不容置疑的生命力。它暗示着,有些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一种与自己内在搏斗的勇气。当我真正开始阅读的时候,我发现作者苏绚慧女士的文字,正是以这样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一点点地瓦解了我心中对于“悲伤”的固有认知,并重新构建了一个更加富有同情心和智慧的框架。 书中对于“丧恸”这个主题的探讨,并非停留在概念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了每一个失去亲人的个体,所可能经历的真实情感漩涡。我看到了作者如何细腻地描绘那些突然袭来的空虚感,如何去解析那些源源不断的内疚和自责,甚至如何去面对那些因悲伤而产生的身体上的不适。她并没有回避这些令人痛苦的感受,反而以一种近乎坦诚的态度,将它们摊开在读者面前,让我们得以从中找到共鸣,并意识到自己并非孤军奋战。 更让我欣赏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痛苦的描述,而是积极地引导读者去探索“放下”的可能性,但这种“放下”并非是冷漠的遗忘,而是转化为一种更加成熟、更加有力量的爱。她谈到,真正的放下,是允许自己继续前行,同时又不失对逝去之人的怀念。这是一种多么豁达的生命智慧!它让我们明白,爱并不会因为失去而消逝,反而会在经历过悲伤的洗礼后,变得更加醇厚和深沉。 总而言之,《让我缓缓放开你的手》这本书,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忘记”的书,而是一本教你如何“铭记”的书,教你如何在失去的痛苦中,找到继续生活的勇气和意义。它以一种极具艺术性的笔触,将生命中最沉痛的经历,转化为一次次深刻的自我觉醒。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在人生旅途中,需要一份温柔指引和深刻启示的朋友们。
评分最近有幸读到一本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书,书名是《让我缓缓放开你的手》。我本身对这类探讨生命议题的作品就情有独钟,而这本书,无疑是近年来我读过的最令我触动的几本之一。它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但它字里行间流淌出的真诚与深刻,却足以撼动人心。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于“告别”这个行为的独特解读。我们通常认为,告别就是结束,就是从此分离。但作者苏绚慧女士却以一种更加细腻和富有哲学性的视角,将“告别”升华成一种“温柔的释然”。她并没有试图剥离掉那些因失去而产生的痛苦,而是引导读者去理解,如何带着这份疼痛,去拥抱新生。这种“缓缓”的过程,正是人类情感的真实写照,它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而更像是潮汐的涨落,有其自身的节奏和规律。 书中,我看到了作者对于“丧恸”这个沉重主题的深入剖析。她并没有止步于对悲伤情绪的表面描述,而是挖掘了那些隐藏在悲伤之下的更深层的原因,比如不甘、比如愧疚、比如对未来的恐惧。她用一种极其富有同情心和理解力的语言,去触碰这些人类最脆弱的角落。这让我感到,作者是真正地走进了那些曾经经历过巨大失落的人们的内心深处。 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落入“鸡汤”的窠臼。它没有提供任何空洞的励志口号,也没有强迫读者去接受某种固定的观念。相反,它更像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一个让读者有机会去反思、去探索、去寻找自己内心答案的契机。作者的文字,本身就具有一种引导作用,它鼓励读者去观察自己的情绪,去接纳自己的感受,并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 《让我缓缓放开你的手》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它以一种极其温柔而又坚定的力量,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也为我们指明了在失去之后,如何重新找回生命中的温暖和光芒。如果你也正在经历人生的低谷,或者只是想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我强烈推荐你翻开这本书,相信它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