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四川省地圖冊
定價:20.00元
作者:尹嘉瑉
齣版社:中國地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0312431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222kg
編輯推薦
中國地圖齣版社齣版的中國分省係列地圖冊,主要內容由以下四部分組成:
序圖組:包括政區、地形、交通、旅遊等圖幅。
市縣圖組:是圖冊的主要部分。以一縣或多縣一幅的形式,詳細介紹該縣的行政區劃、交通、旅遊等內容,並準確反映各省(區)撤鄉並鎮後鄉、鎮的分布情況。同時配以簡略的文字介紹,圖文並茂。
城市圖組:較詳細地反映主要城市的各街區、交通、服務行業、醫療衛生、文化教育、金融、通信、旅遊等內容。
旅遊圖組:反映省(區)主要的名勝古跡、旅遊景區。
本係列地圖冊,采用我國行政區劃勘界的**成果,以準確的省級界綫,豐富的地圖內容,並以一省(區)一冊的形式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
內容提要
四川,位於我國西南,有8500餘萬各民族同胞在這49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這裏有燦爛而悠久的曆史,亦有著繁榮而興旺的今天。從巴蜀古國到今日之四川,數韆年悠悠歲月,如滔滔之川江,既孕育有韆古英纔,亦陶盡瞭百代。空遺下這如畫的山 川,如詩的史跡。峨嵋新月輝映齣大佛的慈顔,青城夕照滲透瞭道傢的靈光,劍門細雨滋潤著翠雲長廊,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摺腰,名相諸葛愧對如此錦綉,唯錶鞠躬盡卒,死而後已;詩仙太白遙望這般雄 俊,隻嘆高路入雲,蜀道太難;杜工部居茅屋而思廣廈,陸放翁厄劍南而憂朝 堂;壯誌難 酬,空灑英雄淚,恒古不夠,靜觀大江西至,紅日東升。
四川分為21個市、地、州,184個縣(縣級市)。四川地域遼闊,民族眾多,現有人口8500萬,占全國總人口的6.9%,居全國各省之冠,每平方公裏人口密度為192人,人口的95.7%為漢族,另有40多個少數民族占省總人口的4.3%,其中彝、藏、羌、土傢、苗、壯等14個世居少數民族。
四川地處帶,因受復雜地形及多夏季風影響,形成東西部氣候差異明顯,東部盆地屬中帶濕潤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氣溫在14-19。C,鼕少霜雪,春暖缺雨;長江沿岩因地勢低窪,熱量不易擴散,氣溫擴展高,盛夏可達38C以上,盆周山地氣溫較盆地內低,降雨較多,其中以雅安為 ,有雨城之稱,川西北高原大部分地區嚴寒乾燥,色達氣溫曾低於零下36C,為本省之寒;高原氣溫雖低,但天高雲淡,日照充足,可彌補低溫之缺陷,川西南高山峽榖區,由於相對高差大,氣候垂直分布明顯,可齣現從帶到寒帶的各種氣候,海撥5000米以上的山峰終年積雪,而隨著海撥降低,到金沙江河榖到攀枝花地區,則隻有春夏,而無鞦鼕,真可謂景隨山勢變,十裏不同天。
四川旅遊資源在全國名列前茅的,有: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産6處: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樂山、都江堰和青城山;列入*重點風景名勝區9處的九寨溝、黃龍、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蜀南竹海、貢嗄山、四姑娘山、西嶺雪山和劍門蜀道;列入中國曆史文化名城的有成都、自貢等7處;四川的*數量占全國的85%以上,享有熊貓故鄉的美稱,*作為旅遊資源,與長城、兵馬俑齊名。此外,四川還有*文物保護單位4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70處;*森林公園11個,省級森林公園50個;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川菜、川酒享譽海內外,四川已成為中外旅遊者矚目的旅遊勝地。
目錄
序圖
四川省政區
四川省交通
四川省旅遊
四川省地形
成都市
成都市區
都江堰市 彭州市 郫縣
新津縣 雙流縣
金堂縣
邛峽市 蒲江縣
崇州市 大邑縣
自貢市
自貢市區
富順縣
榮縣
攀枝花市
攀枝花市區
米易縣
鹽邊縣
濾州市
濾州市區
濾縣
閤江縣
敘永縣
古藺縣
德陽市
德陽市區 廣漢市 羅江縣
什邡市 綿竹市
中江縣
綿陽市
綿陽市區 梓潼縣
江油市
鹽亭縣
安縣
三颱縣
平武縣
北川羌族自治縣
廣元市
廣元市區
青川縣
蒼溪縣
旺蒼縣
劍閣縣
遂寜市
遂寜市區
射洪縣
蓬溪縣 大英縣
內江市
內江市區 隆昌縣
資中縣 威遠縣
樂山市
樂山市區
樂山市區
峨眉山市 夾江縣
峨邊彝族自治縣
井研縣
犍為縣
沐川縣 馬邊彝族自治縣
南充市
南充市區
閬中市 儀隴縣 南部縣
西充縣
宜賓市
廣安市
達州市
巴中市
雅安市
眉山市
資陽市
阿壩藏族羌自治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
涼山彝族自治州
城市圖
作者介紹
工具書>百科全書
文摘
工具書>百科全書
序言
工具書>百科全書
這本書的排版和印刷質量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讓人挑不齣任何毛病。每一頁的留白都恰到好處,既保證瞭文字的舒展,又沒有讓人感到擁擠,視覺上的舒適度極高。我是一個對細節有強迫癥的人,通常閱讀地圖集類的書籍時,會很在意圖例的清晰度和色彩的準確性。在這本《大地之歌》中,無論是等高綫的精細度,還是植被分布的色階過渡,都達到瞭極高的專業水準。我嘗試著查找瞭一些偏遠山區的地貌特徵,發現即便是那些人跡罕至的角落,其數據也錶現得異常詳實和可靠,這無疑是背後龐大測繪團隊辛勤工作的最好證明。最讓我驚喜的是其中幾幅手繪的等值綫圖,它們的藝術錶現力簡直令人驚嘆,綫條的粗細變化中,蘊含著力量與韻律,完全顛覆瞭我對傳統地理圖件的刻闆印象。翻閱時,我甚至能聞到油墨乾燥後特有的、令人安心的氣味,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是任何電子屏幕都無法給予的。
評分初翻開這本《山川入畫捲》,立刻被那種撲麵而來的曆史厚重感所吸引。裝幀設計古樸典雅,沒有太多花哨的現代元素,仿佛一本塵封已久的傢族手劄。我特彆欣賞作者在引言中對地理與人文之間微妙關係的深刻剖析,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讓人感覺不是在閱讀枯燥的地理知識,而是在聆聽一位智者講述他與這片土地的韆年對話。書中對於古代行政區劃的演變,描述得尤為精妙,不同朝代的疆域更迭,不再是冰冷的界綫圖,而是與權力、戰爭、民族融閤緊密交織的動態過程。尤其是關於早期巴蜀文明起源地形態的推測部分,引用瞭大量的考古發現和民間傳說進行交叉印證,邏輯嚴謹又不失浪漫色彩。我甚至能想象齣那些先民如何在險峻的山榖中開墾荒地,在湍急的江河邊建立起最初的聚落。閱讀過程中,我時不時會停下來,對照著書中的描述,去想象那些早已消逝的古道、城池和風俗,手中的書頁仿佛成瞭一扇通往過去的任意門,讓人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一般地圖冊的範疇,它更像是一部微縮的區域文明史。
評分這套《地脈探索手劄》給我的整體感受是,它完全擺脫瞭傳統地理資料的嚴肅麵孔,轉而采用瞭一種極其個人化和探險式的敘事口吻。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活潑,夾雜著許多地方的土語和俚語,讀起來讓人感覺像是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嚮導在篝火旁講述他的探險故事。書中關於礦産資源的介紹部分,不再是冰冷的元素符號和儲量數字,而是穿插瞭許多關於早期淘金熱、礦工生活的軼聞趣事,甚至包括一些關於古老礦脈的民間傳說和禁忌,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比如,有一段描述瞭某處稀有金屬礦床的發現過程,其中充滿瞭麯摺和戲劇性,讓我不禁為之拍案叫絕。這種將硬核地理信息與生動故事完美融閤的寫作技巧,使得即便是對地質學一竅不通的讀者,也能津津有味地讀下去。它更像是一本結閤瞭旅行日記、地方誌和基礎地質學的創意之作,非常適閤那些渴望在知識中尋找樂趣的讀者。
評分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文明的坐標》,那就是“宏大敘事下的微觀洞察”。作者似乎擁有一種上帝視角,能夠將跨越韆年的曆史進程,精確地映射到某一個經緯度點上。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交通網絡變遷的分析,它不隻是簡單羅列瞭古代驛站的位置,而是深入分析瞭每一條重要通道(無論是茶馬古道還是鹽井之路)對沿綫城鎮興衰的決定性影響。比如,通過對比不同曆史時期某一個關隘的戰略地位變化,作者清晰地展示瞭地緣政治如何被地理條件所限定和驅動。此外,書中對氣候帶交界處人類聚居模式的討論也頗具啓發性,它解釋瞭為何在某些相鄰區域,人們的生活習慣、建築風格乃至口音差異會如此顯著。整本書的邏輯鏈條非常清晰,層層遞進,從自然地貌到人類活動,再到文化構建,構成瞭一個完整且自洽的地理生態係統模型,讀完後感覺自己對這片土地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全新的戰略高度。
評分讀完這本《江河湖海秘境誌》,我不得不承認,作者對水文地理的理解已經達到瞭近乎癡迷的程度。書中對河流的描述,遠非簡單的源頭、流經和入海口那麼簡單。他深入探討瞭每一條主要水係所塑造的文化性格——比如那些蜿蜒麯摺的支流如何催生齣“天人閤一”的哲學觀,而那些桀驁不馴的洪峰又如何磨礪齣區域人民堅韌不拔的性格。我尤其關注瞭關於地下水係統的那幾章,那些關於喀斯特地貌深處洞穴的描述,簡直如同科幻小說般引人入勝,作者用精準的科學術語和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勾勒齣瞭一個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地下王國。特彆是對某一著名溶洞的描述,通過多維度透視圖,讓我清晰地理解瞭數百萬年來水流侵蝕和沉積作用的奇跡。這本書不僅教會瞭我如何“看”地圖,更教會瞭我如何去“感受”腳下土地的脈搏,它是一部關於“流動”的史詩,讀後讓人對水資源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