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閩颱民間信仰傳統文化遺産資源調查
定價:56.00元
售價:40.9元,便宜15.1元,摺扣73
作者:林江珠
齣版社:廈門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56154981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2013年廈門社科叢書·閩颱曆史民俗文化遺産資源調查係列:閩颱民間信仰傳統文化遺産資源調查》寫作大綱的設計和總編纂由廈門大學博士生導師徐輝教授與課題組總負責人、廈門理工學院劉芝鳳教授共同負責,由林江珠承擔書稿統稿、插圖選擇和閩颱調查信息分類統計撰寫個案調查報告、段淩平承擔主要章節的寫作任務。書中采用瞭26位師生的閩颱民間信仰調查報告,尤其是學生考察隊的隊長王煌彬在二年多的田野考察中,一人就撰寫瞭二十餘篇民間信仰調查報告,在此無法把他們全部列齣,但他們的貢獻不能忽略。《2013年廈門社科叢書·閩颱曆史民俗文化遺産資源調查係列:閩颱民間信仰傳統文化遺産資源調查》能夠完成還得益於在田野調查時接受我們訪問的單位和傳承人,如南平市樟湖鎮文化館王商書先生,不僅帶我們走訪文化遺址,考察地方民間信仰展覽,還參加本書的蛇崇拜和蛙崇拜文化專題寫作。
章 綜述
節 閩颱民間信仰資源調查綜述
第二節 閩颱民間信仰産生的自然與社會環境
第三節 閩颱民間信仰的曆史沿革
第四節 福建民間信仰的宗族性與颱灣民間信仰的地緣性
第五節 閩颱民間信仰的價值與民俗文化特徵
第二章 閩颱民間自然與地理神靈崇拜調查
節 閩颱自然神靈崇拜
第二節 閩颱植物神靈崇拜
第三節 閩颱石神崇拜
第四節 閩颱農林民俗信仰
第五節 閩颱海洋水神信仰
第六節 閩颱水仙尊王崇拜
第三章 閩颱開基始祖崇拜調查
節 開閩始祖(閩越王無諸)崇拜
第二節 閩颱開漳聖王崇拜
第三節 閩颱開閩聖王崇拜
第四節 閩颱開颱聖王崇拜
第四章 閩颱民眾俗信崇拜調查
節 閩颱關帝崇拜
第二節 閩颱藥神崇拜
第三節 閩颱財神崇拜
第四節 閩颱城隍崇拜
第五章 閩颱客傢與少數民族神靈崇拜調查
節 閩颱客傢民間信仰
第二節 閩颱少數民族收獲祭祀信仰
第六章 閩颱民間鬼仙與女神崇拜民俗調查
節 閩颱鬼魂崇拜
第二節 閩颱女神崇拜
第七章 道教和佛教俗神崇拜調查
節 閩颱的道教俗神崇拜
第二節 閩颱佛教俗神崇拜
第三節 福建與颱灣定光古佛崇拜
第八章 神靈係統與閩颱民間信仰的儀式活動
節 閩颱民間鬼神觀念與神靈係統
第二節 閩颱民間信仰的儀式活動
第三節 閩颱兩地的普渡
第四節 閩颱神靈與信仰活動的理論分析
附錄
一、颱灣民間信仰調查時間、區域和廟宇匯總錶
二、田野調查報告目錄
三、調查對象名單列錶
參考文獻
林江珠,女,1967年生,中員,廈門理工學院觀光與酒店管理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心理學係研究生結業。廈門市經濟師協會會員,福建省旅遊學會會員。長期從事旅遊專業教學工作和酒店行業人力資源培訓。近年來發錶專業論文十餘篇,編著教材兩部,完成專著一部(第二作者),主持廈門市科技局科研項目一個。
段淩平,1948年生,江西於都人,1982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曆史係,現任閩南師範大學管理係旅遊專業副教授。研究方嚮為閩颱民俗文化,發錶二十多篇論文。
王煌彬,1991年生,福建泉州安溪縣人,廈門《海峽生活報》記者、市場總監。就讀於廈門理工學院期間,為閩颱課題學生田野調查隊隊長。
讀罷這部關於閩颱民間信仰的著作,我深感知識的海洋是如此浩瀚,而我對於這片領域的探索纔剛剛開始。作者通過詳實的田野調查和文獻研究,為我們勾勒齣瞭一幅幅生動的文化畫捲。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不同地區、不同類型民間信仰的比較分析,例如,從地域差異的角度,展現瞭福建沿海與颱灣島嶼在信仰習俗上的異同;從神祇體係的角度,深入剖析瞭同一神祇在不同社會階層和曆史時期所承載的不同意義。書中不僅僅停留在對信仰現象的描述,更深入地探討瞭這些信仰如何與宗族製度、鄉村治理、甚至地域經濟發展相互交織,成為構建閩颱社會獨特文化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些關於廟宇建築的考究、祭品選擇的學問、以及節慶活動的由來,都以一種嚴謹而不失趣味的方式呈現,讓我仿佛置身於那些充滿煙火氣的鄉村廟會之中,親身感受著信仰的力量。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知識的積纍,更在於它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究和學習的強烈願望。
評分我從這本書中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情感上的共鳴。作者以一種飽含深情的方式,描繪瞭閩颱地區人民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如何用民間信仰來安撫心靈、寄托希望。書中那些關於神誕、關於節慶的描寫,充滿瞭濃鬱的地方特色和人文關懷,讓我仿佛能聽到鑼鼓喧天的熱鬧場麵,聞到香火繚繞的莊嚴氣息。我被書中關於民間信仰與當地社會風俗、藝術形態相結閤的論述所吸引,例如,如何通過歌謠、戲劇、雕塑等形式來展現和傳承信仰故事,這讓我看到瞭文化的生命力在於不斷的創新和轉化。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民間信仰不僅僅是一種宗教現象,更是中華民族情感、智慧和創造力的集中體現。它提醒我們,在追求現代化的同時,不應忘記那些滋養我們精神根脈的古老傳統,這些傳統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重要橋梁。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個初次接觸閩颱民間信仰領域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扇開啓新世界的大門。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親切,避免瞭過多晦澀難懂的學術術語,使得我這個門外漢也能輕鬆地跟隨作者的思路,一步步深入瞭解這些豐富多彩的民間信仰。書中穿插的許多生動的故事和鮮活的人物形象,讓我對那些神祇和傳說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有瞭更加具體和感性的認識。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民間信仰與日常生活的聯係的探討,比如,如何通過祭拜土地公祈求豐收,如何通過媽祖保佑海上平安,這些都讓我看到瞭信仰並非高高在上,而是切實地融入到普通人的生活點滴之中,成為他們應對挑戰、尋求慰藉的重要精神支撐。書中還涉及瞭一些關於信仰傳承的討論,比如老一輩人如何將信仰的觀念和習俗傳遞給下一代,這讓我思考在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中,如何纔能更好地守護和傳承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
評分這部關於閩颱民間信仰傳統的文化遺産資源調查,以其宏大的視角和細膩的筆觸,為我展現瞭一個復雜而迷人的文化世界。作者不僅僅是在羅列那些神祇的名字和祭祀的儀式,更是在挖掘這些信仰背後深層的文化邏輯和曆史脈絡。我被書中對於信仰體係的梳理所震撼,那些縱橫交錯的聯係,那些層層遞進的演變,都顯示齣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特彆是關於閩颱民間信仰在曆史變遷中的適應與創新,以及它如何成為連接兩岸同胞情感的重要紐帶,這部分內容讓我深思。書中還對一些瀕臨失傳的民間信仰形式進行瞭記錄和搶救性的保護,這讓我感受到瞭作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讓我更加意識到保護這些文化遺産的緊迫性。這本書的齣版,無疑是對閩颱民間信仰研究的巨大貢獻,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全麵瞭解和深入研究的寶貴資源。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很多驚喜,雖然我是一名普通讀者,對學術研究領域的專業術語可能不太熟悉,但作者流暢且富有感情的筆觸,將閩颱民間信仰這一古老而又鮮活的文化遺産呈現在我眼前。翻開第一頁,仿佛就被一股神秘而熟悉的氣息所包裹,那些關於媽祖、關於王爺、關於土地公的故事,早已深深刻在我童年的記憶深處,而這本書則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將它們一一拾起,細緻地挖掘瞭這些信仰背後的曆史淵源、社會功能以及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方方麵麵。我尤其被書中對祭祀儀式的描寫所吸引,那些虔誠的祈禱,那些充滿象徵意義的動作,無不透露齣人們對神靈的敬畏,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書中還探討瞭這些信仰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如何在現代社會中繼續發揮著凝聚人心、維係社會和諧的重要作用。讀這本書,就像在與古老的傳統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讓我對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更加珍視這些流淌在我們血脈中的文化基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