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纵深游:纪平游踪——游遍中华系列丛书
定价:38.00元
作者:顾荣保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01
ISBN:97875038392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旅游,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可是,爱好游山玩水寻访胜迹,而如友人顾荣保君数十年间四上黄山,七游武夷,三登匡庐,二访峨嵋、泰山、五台、南北雁荡……神州大地可游可访的名山奇洞,百分之八十以上均留下游踪并见诸游记者,却不多见。
书中对每一地的住宿、餐馆、民风、土特产均有介绍,可以帮助读者在完全自助游的情况下,尽量用较少的费用,较少的时间而使自己吃、住、玩都尽可能满意。
文末还附有各省的旅游路线图,图中标出了作者所推介的路线及沿途的主要景区、旅游景点。
目录
序一
序二
出版前言
一、江南水乡 吴越文化——江苏、上海、浙江、安徽
吴文化渊源之探
苏州园林 水乡古镇
人文古迹角直行
昆山怀旧
太仓人文之旅
江南古韵琴川——常熟
港口新城一日千里——张家港、江阴
无锡太湖旧貌新颜
茅山记行
金陵古迹考——南京
丹阳萧梁遗迹
附录:丹阳六朝陵墓石刻
秦淮探源——胭脂河之行
江淮 古游
沛县汉高祖邦故里
取道盱眙
如皋名迹
南通五山
环游太湖
太湖绝胜——吴县三山
泰州名迹
上海概述
诗情墨缘话疁城
钱塘追湖
径山今昔
海盐南北湖
嘉善西塘探幽
山阴之行——绍兴
的活竹谱——安吉竹种名园
莫干翠色
天目双绝
大明山、清凉峰之旅
临安及龙游、泰顺等地新游览区简介
富春江上
鄞城烟水——宁波
普陀揽胜
象山新貌 石浦渔港
……
二、黄土寻根 中原览胜——河南、山东、山西、陕西
三、京畿津要 燕赵古风——河北、天津、北京
四、大江南北 古楚遗风——湖北、湖南
五、南国山水 客家文化——福建、江西、广东、香港
六、高山峡谷 西南风情——重庆、四川、贵州、去南、广西
七、赛上风情 丝绸古路——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
八、感悟青藏——感悟青藏
九、白山黑水 东北边陲——辽宁、吉林、黑龙江
后记
作者介绍
顾荣保,1925年生于上海,1947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电机系,曾任职于上海机电工业局、梅山冶金工司、宝山钢铁厂、电世界杂志社等单位、高级工程师。他从年轻时起就热爱旅游,半个多世纪来,走遍了祖各处名山、名域、古镇,从4个方向五上黄山,从内到外游武夷,畅游东瓯六处雁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历史爱好者和地理迷的天堂!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那如椽巨笔所描绘的壮丽山河所吸引。他不仅仅是在罗列景点,而是将历史的厚重感与地理的奇特地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读着他讲述的那些古老城池的兴衰,仿佛能听到千年前的烽火狼烟,感受到丝绸古道的驼铃声声。作者的叙事手法极其细腻,他对每一个地方的文化背景都有深入的挖掘,从当地的民俗风情到独特的建筑风格,无不展现出他对中华文化深沉的热爱与理解。特别是他对于一些鲜为人知的小众景点的描述,更是让人耳目一新,激发了强烈的探访欲望。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旅行指南,更是一部深入理解中国大地和人民精神面貌的百科全书。我合上书本时,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不再是平面的地图,而是活生生的、有温度的中国。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布局也值得称赞,虽然我们现在主要谈论内容,但阅读体验同样重要。整体视觉效果是沉稳而不失活力的,大量的插图和手绘地图精准地契合了文字描述,起到了极佳的辅助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处理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时,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和审慎。他并非采取“俯视”的姿态去评判或描绘,而是用一种近乎平视的姿态去理解和记录。这种谦逊的态度,使得书中传递出的信息更加可信和有力量。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中华地理人文图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多元、充满生命力的中国,而非单一刻板的印象。这是一次视觉与智力的双重享受,让人心甘情愿地沉浸其中,久久不愿抽离。
评分我是一个偏爱实地考察胜过纸上谈兵的人,但读完这本书后,我的旅行观被彻底颠覆了。以往我总觉得,只有亲眼所见才能算作体验,但作者通过他独到的观察角度和详实的资料搜集,让我体会到了“读万卷书”的巨大力量。他对于路线规划的建议,并非仅仅是简单的A点到B点,而是充满了对时间和效率的精妙考量,甚至连不同季节的光照角度对景观呈现的影响都考虑在内。这种近乎于严苛的细节把控,体现了作者非凡的专业素养。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没有一处显得矫揉造作或故作高深,所有内容的呈现都以服务于读者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对于想要进行深度文化探险的旅行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提供了超乎预期的价值,简直是行程规划的“黑科技”宝典。
评分对于那些热爱“慢旅游”和“主题式”探索的资深旅行者而言,这本书简直是量身定做。它避开了大众旅游热点那些千篇一律的介绍,而是将焦点投向了那些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角落。书中对于特定历史事件发生地的追溯,那种抽丝剥茧般的探索过程,极大地满足了我对于“探寻真相”的渴望。作者似乎深谙“留白”的艺术,在关键的历史节点,他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供读者自行思考和想象,而不是把所有结论都硬塞给我们。这种引导式的叙事,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场主动的思考和发现之旅,极大地提升了知识的内化程度。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更深层次的与故土对话的方式。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兼具了文学的优美与考据的严谨。初读时,我以为这可能是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作者的文字有着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魔力。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精妙的排比,将那些看似枯燥的地理数据和历史事件变得鲜活有趣。例如,当他描写某处山脉的走向时,那种磅礴的气势仿佛能穿透纸面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种行文风格,使得即便是对历史不太感兴趣的读者,也能被深深吸引。书中穿插的一些个人体验和感悟,更是增添了温度,让读者感觉就像是与一位见多识广的智者同行,一同探索这片广袤的土地。可以说,这本书在保持知识深度的同时,成功地实现了大众化的普及,达到了极高的文学水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