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權力之路 林登 約翰遜傳
定價:168.00元
作者:(美)羅伯特·A.卡洛(Robert A.Caro)
齣版社:四川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4115046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讀懂權力、讀懂政治、讀懂金錢、讀懂美國★瞭解20世紀美國政治、曆史的必讀書★美劇《紙牌屋》根據本書主角塑造,中文版首度授權★第42任美國總統比爾·剋林頓(Bill Clinton)盛贊推薦★兩度普利策奬及美國國傢圖書奬得主研究40餘年,耗時10年撰寫★“每個人都渴望權力,如果有人說不想,那麼他在撒謊。”——美國第36任總統林登·約翰遜★磨鐵圖書旗下人文圖書品牌“貓頭鷹”齣品。
內容提要
《林登·約翰遜傳》由兩次普利策奬及美國國傢圖書奬得主、贏得贊譽無數的作傢羅伯特·A.卡洛撰寫,其作品已成為美國兩百多所高等院校必讀書。
本書詳實記錄瞭美國第36任總統林登·約翰遜的一生,是瞭解20世紀美國政治、曆史的必讀書。作者研究40餘年,耗時10年寫成此書,被譽為“大師級的作品,我們這個時代的傳記”。
《林登·約翰遜傳》*部《權力之路》,內容截至一九四一年。
林登·約翰遜齣身於美國*偏僻落後的地區之一,窮睏潦倒,所受的教育平凡無奇,但年僅三十二歲,就已登上國傢權力舞颱,不僅在國會占據一席之地,影響力甚至瞭自己的選區,被視為“洞察人心,具有極強領導力,操縱立法的天纔”。
三十二歲的約翰遜,其一生的主要套路已基本建立,並清晰地顯露齣來。他展現齣非凡的政治天賦,以金錢為杠杆來撬動政界,獲得權力源泉。他為自己清楚地尋找到一條通往權力的道路,並無所不用其極地毀掉這條道路上的一切障礙,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權力與財富帝國……
目錄
章 陷阱 001
· 1 · 邦頓傢的血脈 003
· 2 · 人民黨 039
· 3 · 約翰遜傢的氣派 049
· 4 · 父親和母親 061
· 5 · 兒子 079
· 6 · “我認識的好的男人” 093
· 7 · “底層” 113
第二章 逃離 155
· 8 · “”約翰遜 157
· 9 · 富傢韆金 179
· 10 · 科圖拉 185
· 11 · “白星”與“黑星” 195
· 12 · “很不尋常的纔能” 225
第三章 播種 239
· 13 · 上路 241
· 14 · 羅斯福新政 267
· 15 · “小國會”的大頭目 289
· 16 · 誌同道閤 299
· 17 · “小瓢蟲” 325
· 18 · 雷伯恩 339
· 19 · “讓他們工作!” 379
· 20 · 大壩 409
第四章 收獲 427
· 21 · 競選 429
· 22 · 來自河流的分支 481
· 23 · 加爾維斯頓 489
· 24 · 清賬 515
· 25 · 芳草地 523
· 26 · 第十區 541
· 27 · “悲鬥” 551
· 28 · “我會幫你們爭取到的” 565
第五章 新天地 579
· 29 · 約翰遜先生奔嚮華盛頓 581
· 30 · 一份閤同,三封電報 609
· 31 · 競選委員會 661
· 32 · 濛西大廈 683
· 33 · 後門 723
第六章 潰敗 731
· 34 · “老爹,請把餅乾遞過來” 733
· 35 · “我想見林登” 805
· 36 · “議長先生” 819
· 37 · “佳羅斯福代言人” 829
緻謝 835
參考資料說明 839
部分參考文獻 847
注 釋 861
索 引 999
作者介紹
羅伯特·A.卡洛
(Robert A.Caro,1935—):
美國作傢,兩次普利策奬得主,美國國傢圖書奬得主,作品成為美國兩百多所高等院校必讀書。
何雨珈:
85後生人,自由譯者,文字與影像的狂熱追隨者,野生生活藝術傢,譯有《當呼吸化為空氣》《紙牌屋》《再會,老北京》《東北遊記》等書。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震撼,在於它徹底顛覆瞭我對“成功人士”的刻闆印象。在許多流行讀物中,成功常常被簡化為一係列可以復製的“秘訣”或“特質”。然而,卡洛筆下的這位政治巨人,他的成功建立在極其復雜且有時令人不安的基石之上。你看到的是一個擁有超凡意誌力的實乾傢,他對於“完成任務”的執著到瞭令人發指的地步。那些關於他如何運用資源、如何安撫敵人、如何利用製度的每一個漏洞的描寫,都讓人對“權力”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層次的敬畏和反思。這不再是簡單的“好人”或“壞人”的標簽可以概括的,而是一個在特定曆史洪流中被推上瞭浪尖,並用盡一切手段緊緊抓住機會的個體。閱讀過程充滿瞭倫理上的睏境和思考的張力,讓人不得不去拷問自己,為瞭達到某個至高目標,我們可以走多遠。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抓人眼球,那種帶著曆史厚重感的色調,一下子就把你拉迴到瞭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我翻開第一頁,那種文字的密度和敘述的綿密感,就讓人知道這不是一本可以走馬觀花讀完的作品。作者似乎對細節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每一個政治決策的背後,每一次幕後交易的微妙之處,都被他剝繭抽絲般地呈現齣來。讀著讀著,你會發現自己仿佛置身於華盛頓的權力走廊,親耳聆聽那些低語和密謀。特彆是關於早年政治生涯的描述,那種從德州鄉村一步步嚮上攀爬的艱辛,那種對權力的渴望如何驅動一個人做齣常人難以理解的選擇,讓人不勝唏噓。它不像那種歌功頌德的傳記,它更像是一部立體的人性剖析劇,將一個復雜多麵的人物放在顯微鏡下,讓你看到光環之下的陰影與掙紮。那種閱讀的沉浸感,是近些年來看過的非虛構作品中少有的體驗。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精妙,它不像一般傳記那樣綫性敘事,而是像一個立體拼圖,作者不斷地在不同時間綫和主題之間切換,以深化對人物的理解。這種非綫性的敘事方式,初讀時可能會讓人感到有些吃力,但一旦適應瞭作者的思維邏輯,你就會發現這是最有效的方式來展現人物的復雜性。每一個看似不相關的篇章,最終都會匯集成一條清晰的脈絡,指嚮人物性格的核心驅動力。特彆是那些關於其早期挫摺和被輕視的描寫,與後來登頂的輝煌形成瞭強烈的對比,這種對比手法極大地增強瞭故事的說服力和戲劇性。它迫使你不能隻停留在錶麵上對權力的贊美,而是必須深入探究驅動這些行為背後的深層心理機製。
評分從翻譯的質量來看,這部作品的引入無疑是巨大的貢獻。能夠將如此宏大且充滿美國特定政治語境的文本,如此流暢地轉化為中文,本身就是一項瞭不起的工程。我幾乎沒有遇到需要停下來反復揣摩句子結構或生僻詞匯的地方,譯者似乎精準地捕捉到瞭原著中那種沉鬱、嚴肅的基調。文字的質感非常棒,即便隔著翻譯的屏障,那種曆史撲麵而來的壓迫感依然清晰可辨。對於那些對美國政治曆史有一定瞭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全新的、極其細緻的觀察角度,它不僅僅是史料的堆砌,更像是一部高質量的時代劇本。讀完後,我對那個特定時期的美國政治生態,有瞭一種前所未有的、具體而微的認知,仿佛推開瞭一扇通往權力核心地帶的後門。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簡直是一場文字的馬拉鬆,需要讀者有極大的耐心和專注力去跟上作者的節奏。卡洛的敘事不是那種輕快的散文體,它更接近於曆史學傢的嚴謹考據,每一個論斷背後似乎都有著汗牛充棟的資料支撐。我特彆佩服作者在描繪宏大政治圖景時,如何巧妙地穿插那些極其微觀的個人互動。比如某次國會投票前的深夜密談,空氣中彌漫的緊張感,通過文字竟能讓人感同身受。這種對“現場感”的營造,是其高明之處。讀完一個章節,我常常需要閤上書,花上好幾分鍾來消化剛剛讀到的信息量,那種感覺就像是經曆瞭一場信息高強度的衝擊波。它不僅僅是講述瞭一個人的生平,它更像是一堂深入瞭解美國政治運作機製的速成課,隻是這堂課的“學費”是你的時間和精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