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臨朐馮氏年譜 | 作者 | 張秉國 |
| 定價 | 32.00元 | 齣版社 | 人民文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020111510 | 齣版日期 | 2016-11-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內容簡介 | |
馮氏世傢是明清時期山東的一個文學世傢,該傢族人纔輩齣,在明清史上的地位顯著,影響巨大。本年譜以馮裕、馮惟敏、馮惟訥、馮琦、馮瑗、馮溥等人為重點,考察其行履事跡、詩文創作等,並將馮氏世傢放入明清的曆史背景中,將馮氏與時代曆史緊密聯係、相互印證。前列《臨朐馮氏世係》、《傳略》,後附錄《馮氏世傢著述考略》。 參酌文獻資料豐富,不少為罕見的地方文獻和傢藏材料。比如本書即全麵參考瞭傢乘《馮氏世錄》就有青州馮氏藏本、臨朐冶源車傢溝藏本、臨朐七賢梨花埠本等。 本書對於研究明清文學史、曆史、思想史,尤其是傢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
| 作者簡介 | |
| 張秉國,文學博士,濟南大學副教授,主要從事明清詩文和山左地域文學的研究,尤其側重明清文獻的整理和研究。曾在《社會科學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求索》等發錶多篇論文。 |
| 目錄 | |
| 《臨朐馮氏年譜》目錄 凡 例 1 臨朐馮氏世係 1 傳 略 1 臨朐馮氏年譜 1 附 錄 馮氏世傢著述考略 228 參考文獻 262 後 記 271 |
| 編輯推薦 | |
| 《臨朐馮氏年譜》,一個明清重要傢族的年譜,是研究明清文學史、曆史、思想史的必讀書 |
| 文摘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說實話,拿到一本人民文學齣版社齣版的“年譜”類書籍,我的期待值會自然而然地提高一些,畢竟他們通常在文獻整理和版本校對上有著較高的水準。但同時,我也隱隱擔憂,這種偏嚮學術或地方誌性質的著作,行文風格會不會過於枯燥和程式化?我個人閱讀曆史文獻的偏好是,即使是嚴謹的考據,也要有盡量流暢的敘事節奏。如果這本書隻是冷冰冰地羅列“某年某月,誰生瞭,誰娶瞭,誰做瞭什麼官”,讀起來確實容易打瞌睡。我更希望看到的是,編纂者張秉國先生在整理這些資料時,能夠加入一些現代史學研究的視角,比如嘗試分析傢族內部的人纔培養機製,或者探討他們如何應對外部環境的劇變。比如,在某個戰亂的年代,傢族是如何抉擇是堅守故土還是舉族南遷的?這些關鍵性的曆史節點往往能揭示齣一個傢族的內在精神和韌性。如果能通過這些年譜的細節,觸摸到那個特定地域群體在特定時代下的集體心理,那這本書的價值就超越瞭一般的族譜範疇,堪稱區域社會史的微觀標本瞭。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挺有年代感的,像是一部傢族史的記錄。《{RT}臨朐馮氏年譜-張秉國 人民文學齣版社 9787020111510》這個名字,讓人聯想到那種厚重、細緻的傢譜編纂傳統。我最近對中國古代宗族製度和地方史料特彆感興趣,總覺得那些泛黃的紙頁裏藏著鮮活的人生故事,遠比教科書上的宏大敘事要生動得多。我猜想,這本書很可能收錄瞭馮氏傢族從哪個朝代開始,有哪些重要的成員,他們的仕途、婚姻、遷徙路徑等等。編纂這樣的年譜絕非易事,需要耗費大量的心力去考證和梳理散落在各處的口述曆史、碑文、墓誌銘,甚至是個人信劄。我特彆好奇,像臨朐這樣一個具體的地理坐標,它在曆史長河中扮演瞭什麼樣的角色?馮氏傢族又是如何在這種地方背景下興衰更替的?如果這本書能清晰地勾勒齣不同曆史時期,傢族成員對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産生瞭哪些影響,那就太有價值瞭。希望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名字和時間羅列,而是能提供豐富的社會文化側麵描寫,讓我能一窺古代士族階層的生活圖景。
評分我總覺得,一本嚴肅的文獻類書籍,它的價值往往在於它能夠激發讀者進行更廣闊的聯想和研究。我設想閱讀完《臨朐馮氏年譜》之後,我可能會立刻拿起地圖,去查找臨朐的具體位置,去想象當年馮氏族人耕耘的土地是什麼樣子,他們日常交流的方言是否還殘留著古老的痕跡。這本書如果能像一座橋梁,不僅連接瞭馮氏內部的過去與現在,也連接瞭臨朐這個地方與更廣闊的中華曆史敘事,那它就成功瞭。我希望它能提供足夠多的“錨點”——比如特定的地名、獨特的傢族習俗、流傳下來的詩詞歌賦——讓我能夠跳齣書本,去探索周邊更多的曆史遺跡和文化遺存。它不應該是一個終點,而應該是一係列知識探索的起點,引導讀者對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中“地方性”的力量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和敬畏。
評分我最近迷上瞭一種“追根溯源”的閱讀樂趣,總覺得瞭解一個地方的曆史,最好的切入點就是那些紮根於斯土的大傢族。臨朐,這個名字帶著一種古樸的韻味,我想知道馮氏的“根”究竟有多深。通常來說,這種地方性譜牒的價值,往往在於它保留瞭許多官方正史中不會記載的“邊角料”信息。比如,某個傢族成員可能並非是朝廷高官,但他可能是一位技藝精湛的工匠,或者一位頗有建樹的醫者,他的事跡可能隻記錄在傢族的私藏記錄裏。如果《臨朐馮氏年譜》能夠詳盡記載這些非主流人物的貢獻,那它對研究明清時期,尤其是在地方文化層麵上的發展脈絡,將是極好的補充材料。而且,文獻的裝幀和字體選擇也挺關鍵的,如果齣版社能采用一些接近古籍的字體和紙張質感,即便內容是現代整理的,也能在閱讀過程中營造齣一種“穿越時空”的沉浸感,這對於提升閱讀體驗至關重要。
評分對於這類地方性譜係著作,我還有一個特彆關注的點:它所依據的原始資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張秉國先生是如何收集和核對這些數據的呢?年譜的編纂往往麵臨著後人美化先人、虛報功績的風險。一個優秀的年譜,不僅要記錄榮耀,也要盡量公正地呈現傢族的低榖和挫摺。我期待看到的是,編纂者是否在序言或凡例中,清晰地說明瞭所采信的底本來源,比如是依據祖傳的“正譜”,還是通過田野調查和新發現的碑刻補充而成。如果能附帶一些重要的原始文獻的影印件作為參考,那就更好瞭,這不僅能增加學術公信力,也滿足瞭我們這些“細節控”讀者的求證欲。我深信,一部真正有價值的傢族年譜,其價值不在於它多麼光鮮,而在於它在多大程度上忠實地還原瞭一個傢族在曆史風雲中的真實軌跡,哪怕這個軌跡中充滿瞭掙紮與妥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