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礼记·孝经译注
作 者:贾德永 译注
I S B N :9787542639684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印刷时间:2013年1月 1日 第1次印刷
字 数:150000字
页 数:302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 g
原 价:22.8元
目录
前言
礼记
曲礼上
曲礼下
王制
礼运
学记
乐记
祭义
经解
儒行
冠义
昏义
孝经
开宗明义章第1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至德章第十三
广扬名章第十四
谏诤章第十五
感应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丧亲章第十八
内容
《礼记》是对《礼》进行注释的文章汇编,本书以戴圣选编篇章为主。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解释先秦的礼制、礼仪,涉及祭祀、文艺、历法、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孝经》主要阐述了孝道的重要内涵,对“尊老,敬老,养老,送老”的孝行作出规范,以指导世人。
作者简介
贾德永,男,1987年6月生,山西朔州人。2009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师从黄怀信先生攻读历史文献学硕士学位,研究领域:先秦文献、儒家文献。受乾嘉朴学之影响,尤好训诂,笃志于我国传统文化。
初次翻阅,我立刻被其翻译和注释的严谨性所折服。我过去读过一些不同版本的经典解读,常常遇到一些现代白话文翻译得过于口语化,反而失了原文的庄重气韵,或是注释过于简略,让人在晦涩之处无从下手。但这部译注本的处理方式堪称教科书级别。译文部分,译者显然深谙古今文法的转换之道,既准确传达了《礼记》中那些蕴含的礼仪规范和哲学思想,又保持了语言的古典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毫不拗口。更难得的是,在关键的释义处,它引用了大量宋明理学家的观点作为旁证,使得对某一特定概念的理解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置于整个儒家思想发展脉络之中去考察,这一点对于深入研究者来说,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每当遇到生僻的古音或专有的礼制名词时,旁注的解释详实且权威,让人在阅读推进过程中,几乎不需要频繁地查阅其他工具书,体验非常流畅和连贯。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那种沉稳的墨绿色,配上手工感的宣纸纹理,初拿到手时,那份厚重感和历史的沧桑感便扑面而来。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颇为讲究,米黄色的调子,不仅护眼,更增添了一种古籍的韵味。特别是排版,作者或编者在处理原文和注释之间的留白上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显得疏朗有致。我尤其欣赏那些细微的细节处理,比如卷首引文的篆书装饰,以及章节标题下方小篆的印章式设计,这些都透露出一种对传统文化深深的敬意和精心的打磨。对于一个追求阅读体验的古籍爱好者来说,光是捧着这本书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它的装订工艺,线装和胶装的结合方式,既保留了传统书籍的形制美感,又兼顾了现代阅读的牢固性,这在同类出版物中是相当少见的用心之举。整体来说,这本书在视觉和触觉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让人愿意花时间去细细品味。
评分从阅读的实际感受来说,这本书的学术门槛设置得非常人性化。它成功地架设了一座桥梁,连接了顶尖的学术研究和有志于自学的普通读者。对于初次接触经学典籍的读者,它的白话译文可以作为入门的向导,帮助他们迅速掌握文本大意,避免望而却步;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者,其详尽的引文出处和版本校勘的标注,又提供了进一步深挖的空间。我发现它在处理那些历代争议较大的章节时,采取了一种审慎的折中态度,清晰地呈现了不同学派的观点,而不是武断地给出唯一答案,这体现了极高的学术克制力。这种平衡感使得这本书的受众面极广,既能被图书馆收藏,也能被家庭书架拥有。总的来说,它在普及与精深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让人感觉不是被强行灌输知识,而是在一位博学多闻的师长引导下,逐步走进国学殿堂。
评分这本书的学术贡献,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其对“孝”这一主题的跨文本梳理上。虽然书名聚焦于《礼记》和《孝经》,但阅读下来,我发现它的注释体系远不止于此。在解释《孝经》中“孝”的层次划分时,译注者巧妙地引入了《尚书》和后世儒家对“大孝”的阐释,形成了一个立体而非扁平的解读框架。这种做法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传统“孝道”理解的深度。例如,对于“慎终追远”的论述,书中不仅详细解释了具体仪轨,还探讨了其背后所承载的社会伦理功能——如何通过仪式来维系家族和社群的向心力。我特别喜欢其中一处对于“色难”的批注,它不仅解释了“和颜悦色”的字面意义,还深入剖析了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中,如何以柔和的态度去实践孝道,这触及了儒家伦理实践的难度核心。这本书并非是简单地罗列文本,而是在用心构建一个完整的文化图景。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定价所反映的物质成本,它代表了一种对文化传承的坚守。在如今这个信息碎片化、追求快速消费的时代,能够看到如此厚重、耗费巨大心力的学术普及读物出版,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我对比了一下我书架上其他一些同类书籍,这部《礼记·孝经译注》在注释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上明显更胜一筹,它似乎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在贯穿始终,即“礼”如何规范“孝”,以及“孝”如何成为实现“礼治”的基石。这种结构化的梳理,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逻辑连贯性。而且,书中对所引用的经文的注释,都注明了出处,这对于我们进行横向的文献对比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不仅仅是提供答案,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去提出更好的问题,如何去追溯知识的源头,这才是真正的国学精神的体现,值得每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拥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