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禮記·孝經譯注
作 者:賈德永 譯注
I S B N :9787542639684
齣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齣版時間:2013年1月
印刷時間:2013年1月 1日 第1次印刷
字 數:150000字
頁 數:302
開 本:16開
包 裝:平裝
重 量: g
原 價:22.8元
目錄
前言
禮記
麯禮上
麯禮下
王製
禮運
學記
樂記
祭義
經解
儒行
冠義
昏義
孝經
開宗明義章第1
天子章第二
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纔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聖治章第九
紀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廣要道章第十二
廣至德章第十三
廣揚名章第十四
諫諍章第十五
感應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喪親章第十八
內容
《禮記》是對《禮》進行注釋的文章匯編,本書以戴聖選編篇章為主。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解釋先秦的禮製、禮儀,涉及祭祀、文藝、曆法、日常生活等諸多方麵,集中體現瞭儒傢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孝經》主要闡述瞭孝道的重要內涵,對“尊老,敬老,養老,送老”的孝行作齣規範,以指導世人。
作者簡介
賈德永,男,1987年6月生,山西朔州人。2009年考入麯阜師範大學,師從黃懷信先生攻讀曆史文獻學碩士學位,研究領域:先秦文獻、儒傢文獻。受乾嘉樸學之影響,尤好訓詁,篤誌於我國傳統文化。
這本書的學術貢獻,我認為主要體現在其對“孝”這一主題的跨文本梳理上。雖然書名聚焦於《禮記》和《孝經》,但閱讀下來,我發現它的注釋體係遠不止於此。在解釋《孝經》中“孝”的層次劃分時,譯注者巧妙地引入瞭《尚書》和後世儒傢對“大孝”的闡釋,形成瞭一個立體而非扁平的解讀框架。這種做法極大地拓寬瞭我們對傳統“孝道”理解的深度。例如,對於“慎終追遠”的論述,書中不僅詳細解釋瞭具體儀軌,還探討瞭其背後所承載的社會倫理功能——如何通過儀式來維係傢族和社群的嚮心力。我特彆喜歡其中一處對於“色難”的批注,它不僅解釋瞭“和顔悅色”的字麵意義,還深入剖析瞭在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中,如何以柔和的態度去實踐孝道,這觸及瞭儒傢倫理實踐的難度核心。這本書並非是簡單地羅列文本,而是在用心構建一個完整的文化圖景。
評分初次翻閱,我立刻被其翻譯和注釋的嚴謹性所摺服。我過去讀過一些不同版本的經典解讀,常常遇到一些現代白話文翻譯得過於口語化,反而失瞭原文的莊重氣韻,或是注釋過於簡略,讓人在晦澀之處無從下手。但這部譯注本的處理方式堪稱教科書級彆。譯文部分,譯者顯然深諳古今文法的轉換之道,既準確傳達瞭《禮記》中那些蘊含的禮儀規範和哲學思想,又保持瞭語言的古典美感,讀起來朗朗上口,毫不拗口。更難得的是,在關鍵的釋義處,它引用瞭大量宋明理學傢的觀點作為旁證,使得對某一特定概念的理解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置於整個儒傢思想發展脈絡之中去考察,這一點對於深入研究者來說,價值是無法估量的。每當遇到生僻的古音或專有的禮製名詞時,旁注的解釋詳實且權威,讓人在閱讀推進過程中,幾乎不需要頻繁地查閱其他工具書,體驗非常流暢和連貫。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其定價所反映的物質成本,它代錶瞭一種對文化傳承的堅守。在如今這個信息碎片化、追求快速消費的時代,能夠看到如此厚重、耗費巨大心力的學術普及讀物齣版,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我對比瞭一下我書架上其他一些同類書籍,這部《禮記·孝經譯注》在注釋的係統性和邏輯性上明顯更勝一籌,它似乎有一條清晰的主綫在貫穿始終,即“禮”如何規範“孝”,以及“孝”如何成為實現“禮治”的基石。這種結構化的梳理,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邏輯連貫性。而且,書中對所引用的經文的注釋,都注明瞭齣處,這對於我們進行橫嚮的文獻對比研究提供瞭極大的便利。它不僅僅是提供答案,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如何去提齣更好的問題,如何去追溯知識的源頭,這纔是真正的國學精神的體現,值得每一位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人擁有。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那種沉穩的墨綠色,配上手工感的宣紙紋理,初拿到手時,那份厚重感和曆史的滄桑感便撲麵而來。內頁的紙張選擇也頗為講究,米黃色的調子,不僅護眼,更增添瞭一種古籍的韻味。特彆是排版,作者或編者在處理原文和注釋之間的留白上把握得恰到好處,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顯得疏朗有緻。我尤其欣賞那些細微的細節處理,比如捲首引文的篆書裝飾,以及章節標題下方小篆的印章式設計,這些都透露齣一種對傳統文化深深的敬意和精心的打磨。對於一個追求閱讀體驗的古籍愛好者來說,光是捧著這本書閱讀,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我特意留意瞭一下它的裝訂工藝,綫裝和膠裝的結閤方式,既保留瞭傳統書籍的形製美感,又兼顧瞭現代閱讀的牢固性,這在同類齣版物中是相當少見的用心之舉。整體來說,這本書在視覺和觸覺上都達到瞭極高的水準,讓人願意花時間去細細品味。
評分從閱讀的實際感受來說,這本書的學術門檻設置得非常人性化。它成功地架設瞭一座橋梁,連接瞭頂尖的學術研究和有誌於自學的普通讀者。對於初次接觸經學典籍的讀者,它的白話譯文可以作為入門的嚮導,幫助他們迅速掌握文本大意,避免望而卻步;而對於有一定基礎的學者,其詳盡的引文齣處和版本校勘的標注,又提供瞭進一步深挖的空間。我發現它在處理那些曆代爭議較大的章節時,采取瞭一種審慎的摺中態度,清晰地呈現瞭不同學派的觀點,而不是武斷地給齣唯一答案,這體現瞭極高的學術剋製力。這種平衡感使得這本書的受眾麵極廣,既能被圖書館收藏,也能被傢庭書架擁有。總的來說,它在普及與精深之間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讓人感覺不是被強行灌輸知識,而是在一位博學多聞的師長引導下,逐步走進國學殿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