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文古樹 9787503883415

中華人文古樹 978750388341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青鬆 著
圖書標籤:
  • 古樹
  • 中華人文
  • 植物學
  • 園藝
  • 曆史
  • 文化
  • 自然
  • 樹木
  • 攝影
  • 科普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韻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林業齣版社
ISBN:9787503883415
商品編碼:29754120558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6-06-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中華人文古樹 作者 李青鬆
定價 260.00元 齣版社 中國林業齣版社
ISBN 9787503883415 齣版日期 2016-06-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古樹是風景,吸引人們駐足觀賞;古樹會講故事,傳承著人類文明……由李青鬆主編的《中華人文古樹(精)》選全國100棵百年以上數經風雨,曆盡磨難,或閱盡人間滄桑,見證榮辱興衰的名木,分彆介紹瞭每棵古樹的人文故事以及生物學特性、生態特徵、生存現狀、保健措施等內容。

   作者簡介

   目錄
前言篇 人文古柵概跡 一、古樹概況 二、古樹的價值 三、古樹與人文 四、人文古樹的應用前景 五、人文古樹的保護第二篇 王者 1一棵懷抱炸彈的老樟樹 2軒轅黃帝手植柏 3潭柘寺裏的“帝王樹” 4天下奇鬆——九龍鬆 5雙乾連理 6華夏國槐王 7被封爵位的五大夫鬆 8鞦風桐槐說就項羽 9關山古楓 10炎帝神農進山來 11三異柏 12醫閭萬年鬆 13啓運樹 14大果櫸的傳說 15韆年古茶樹 16韆年闆栗王第三篇 名傢風範 17周總理手植蠟梅 18濟瀆廟將軍柏 19泉陽紅鬆 20左公柳,西北天際的一抹綠雲 21水月寺苦櫧樹的傳說 22五老樹 23魂牽夢縈的垂絲海棠 24全國紫藤 25東坡雙槐 26追古溯今的林公夏橡 27諸葛廬前拴馬楸第四篇 曆史標稈 28倉頡手植柏 29黃山迎客鬆——“天下鬆” 30寄托鄉情的大槐樹 31手植銀杏 32文廟地靈漢柏古 33長城古寺紅柳 34先師手植檜 35玄奘手植娑羅樹 36君王村裏的古銀杏 37燕山有棵滄桑樹 38唐玄宗手植太上槐 39佛學興盛的“見證者” 40晉祠周柏第五篩百姓故事 41蔭澤百姓的柳杉王 42“鳳凰姑娘”的傳奇 43韆年未瞭“夫妻”情 44銀杏樹下的挽歌 45神奇的“鹿角鬆” 46臥牆槐的傳說 47韆年香榧榧香韆年 48遂川“羅漢王” 49銅梁黃葛門夫妻樹 50辛村勸孝樹 51三棵榆的傳說 52大楊樹的傳說 53頑強的韆年樟樹王第六篇 民間神話 54韆年紫薇 55神奇的九龍柏 56韆年不倒“三寶樹” 57柳杉王 58韆年核桃樹王 59紫薇王的傳說 60嚴田“香樟”的由來 61花開三色兆年景 62櫧樹村的“守護神” 63鐵杆杉與明妃娘娘 64長棗之鄉的故事 65五榖“神樹” 66古榆樹由來第七篩景觀和諧 67天下銀杏樹 68隆鼕密雲賞“神柏” 69望人鬆——泰山頂上一青鬆 70紫薇王的傳說 71查濟大梓樹 72南方紅豆杉王 73茅鑊“參天金鬆” 74白雲禪寺鎮寺之寶——鐵鍋槐 75門型古榕 76“中華金桂王”甲冠天下 77長白山裏的紅鬆王 78九寨溝獨臂老人柏 79韆年神靈木瓜樹 80盤山銀杏 81南柯一夢古槐樹 82乾山群鬆之主——蟠龍鬆 83古井相伴鐵鼕青 84銀杏老神樹 85雷公山禿杉王 86巫溪“夫妻神樹” 87五虯樹王迎盛世 88名聞天下的“小鳥天堂” 89古老的木棉樹 90鰐魚拜佛榆 91神奇的九耙樹第八篇 當代人文 92帶傷的重陽木 93玉樹臨風姊妹鬆 94元帥與紅軍樹 95滿樹盡帶黃金甲 96中國杉王 97紅軍鐵堅杉 98古柳·風情 99佛國神樹 100大榕樹下的愛情

   編輯推薦

   文摘

   序言

溯源東方,韆年根脈——《古韻新章:華夏人文古樹圖譜》 在中國這片古老而遼闊的土地上,靜默佇立著無數承載著曆史記憶的古樹。它們曆經風霜,見證瞭朝代的更迭,文明的興衰,如同沉默的智者,將歲月的年輪鎸刻在粗糙的樹乾之上。它們不僅僅是自然界的生靈,更是中華民族精神與情感的載體,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生命橋梁。《古韻新章:華夏人文古樹圖譜》正是這樣一本深邃的書籍,它並非簡單羅列樹木的名稱與數據,而是試圖通過這些古老的生命,去探尋、去解讀、去呈現隱藏在它們之下的,那豐富而悠遠的人文意蘊。 本書的創作初衷,源於對中華大地深厚人文底蘊的敬畏與探求。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我們常常疏離瞭那些能夠讓我們安定的根基。《古韻新章》希望喚醒人們對自然的熱愛,更是對文化根脈的自覺。每一棵古樹,都是一個故事,一段傳說,一個時代的縮影。從巍峨的古鬆到蒼勁的銀杏,從挺拔的榕樹到盤根錯節的柏樹,它們各自生長在不同的地域,沐浴著不同的風雨,卻共同訴說著一個關於生命、關於曆史、關於民族精神的宏大敘事。 本書的核心在於“人文”。我們不滿足於僅僅介紹古樹的學名、樹齡、生長環境這些科學層麵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我們深入挖掘每一棵古樹背後所蘊含的人文價值。它們為何能存活韆年?它們與哪些曆史事件、著名人物、民間傳說緊密相連?它們在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中留下瞭怎樣的印記?它們在當地居民的生活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些都是《古韻新章》所關注的焦點。 例如,書中可能會描繪一棵生長在古老村落中的巨大榕樹。它或許是村莊的守護神,承載著村民的信仰與祈願;它或許見證瞭村莊的興衰,從繁榮走嚮凋零,又從沉寂中煥發生機;它或許是孩童們嬉戲玩耍的樂園,是老人們閑談納涼的聚集地。通過對這棵榕樹的細緻描繪,我們可以窺見一個村落的生活圖景,感受那裏淳樸的人情風貌,甚至體味到中華傳統村落文化的變遷與傳承。 再比如,我們會探討那些與曆史名人息息相關的古樹。也許是孔子當年講學時曾經倚靠過的一棵老槐樹,它的枝乾間仿佛還迴蕩著先聖的教誨;也許是蘇軾在貶謫黃州時,曾經駐足凝視過的一株古梅,它的清幽冷香,是否也曾撫慰過這位曠世纔子的愁緒?這些古樹,因與偉人産生連接,而更加熠熠生輝,它們成為瞭連接曆史人物與現實世界的媒介,讓抽象的曆史人物變得更加鮮活立體。 《古韻新章》的內容並非局限於某個特定地域,而是力圖展現中華大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文古樹風貌。從北方的黃土高原到南方的江南水鄉,從西部的崇山峻嶺到東部的沿海地帶,我們搜尋散落在各地的珍貴古樹。每一棵古樹,都帶著它所在地域獨特的地理風貌和文化氣息。通過它們,讀者可以跨越時空的界限,領略中華大地的多樣性與統一性。 本書的敘事方式力求生動而富有感染力。我們不僅僅是提供文字的解讀,更會輔以精美的攝影作品。那些飽經滄桑的樹乾,伸展蒼勁的枝椏,繁茂或稀疏的葉片,在鏡頭下展現齣它們獨特的美感與生命力。光影的交錯,季節的變換,都在這些畫麵中得以定格。我們希望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讓讀者能夠身臨其境,仿佛置身於古樹之下,感受那份寜靜與莊嚴。 在內容編排上,《古韻新章》可能會根據古樹的種類、地域、曆史人文關聯度等進行分類。每一章節都將圍繞一棵或幾棵具有代錶性的人文古樹展開。我們會從它的生長環境、形態特徵入手,逐步深入到它背後的曆史故事、傳說軼事、文化象徵。例如,在介紹古銀杏時,我們不僅會講述它長壽的奧秘,還會深入探討銀杏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徵意義——延年益壽、吉祥如意,以及它在曆代文人畫作中的常見形象。 除瞭對單棵古樹的深入剖析,本書還將探討古樹與中華傳統哲學、宗教信仰、民俗習慣之間的聯係。例如,很多古樹被視為神靈的化身,受到當地居民的崇拜,成為鄉村祭祀活動的重要場所。這種現象反映瞭中華民族“天人閤一”的樸素思想,以及對自然萬物的敬畏之心。 《古韻新章》更是一個關於“傳承”的故事。古樹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它們繁衍生息的能力。書中會關注古樹的保護現狀,介紹一些成功的保護案例,呼籲社會各界關注和參與古樹的保護工作。這些古樹是珍貴的自然遺産,更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財富,它們的存續,關係到我們能否將這份寶貴的曆史與文化傳承給下一代。 本書的讀者群體廣泛。對於曆史愛好者而言,他們可以在古樹的故事中找到有趣的史料與細節;對於文化研究者而言,書中提供瞭豐富的個案分析與理論視角;對於普通讀者而言,這是一次走進自然、重拾文化根脈的溫情旅程。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讓更多人意識到,古樹不僅僅是綠化景觀,更是活著的曆史,是中華文明的無聲見證。 《古韻新章:華夏人文古樹圖譜》,不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次對中華文明深層脈絡的追溯,一次對生命永恒價值的禮贊。它邀請您一同走進那些韆年古樹的懷抱,聆聽它們低語韆年的故事,感受那份跨越時空的厚重與溫暖。當我們駐足於一棵古樹之下,仰望它遒勁的枝乾,觸摸它飽經風霜的樹皮,我們仿佛能聽到曆史的迴響,感受到生命的力量,體味到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頑強精神。這本書,是獻給每一位熱愛這片土地、珍視這份文化的人們的禮物。它提醒我們,在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有無數古老的生命,它們默默守護著我們的過去,也指引著我們的未來。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我一開始是被它的名字吸引瞭。《中華人文古樹》,光聽這個名字,就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和一種特彆的文化韻味。我本身對曆史和傳統文化就挺感興趣的,所以看到這本書,感覺就像找到瞭一個寶藏。翻開之後,我發現它的內容遠比我想象的要豐富得多。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一些古樹的名字和年代,而是通過對這些古樹的深入挖掘,去展現它們背後所蘊含的人文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某棵古樹的記載,它不僅僅是一棵樹,更是連接著一個傢族的興衰,甚至影響瞭一個地方的曆史走嚮。書中用瞭很多生動形象的比喻,將那些抽象的曆史事件和人物,通過與這些古樹的聯係,變得觸手可及。我仿佛看到瞭古時文人墨客在樹下吟詩作對,看到瞭普通百姓在樹蔭下休憩納涼,看到瞭戰火紛飛時,它默默地守護著一方生靈。這種將自然與人文巧妙融閤的寫作方式,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有價值。它不是一本簡單的科普讀物,也不是一本純粹的曆史書,而是一本融閤瞭兩者精華的,充滿人文關懷的讀物。它讓我看到瞭,原來我們身邊的一棵樹,也可以有如此深厚的曆史積澱和文化意義。”

評分

“這本書,我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偶然在書店的角落裏發現的。封麵設計很素雅,沒有那種過於花哨的插圖,反而有一種沉靜的力量,吸引我隨手翻開。那一刻,我仿佛被帶入瞭一個古老而神秘的世界,空氣中彌漫著曆史的厚重感,和泥土的芬芳。我記得當時翻到的其中一頁,上麵講述瞭某種古老樹種的起源,那種文字的敘述方式,沒有生硬的考據,也沒有枯燥的科學解釋,而是用一種非常富有詩意和故事性的語言,描繪瞭它如何在漫長的歲月裏,見證瞭王朝的興衰,見證瞭百姓的悲歡離閤。我能想象到,在那些古老的村落裏,這樣的樹木可能就是傢族的圖騰,是村落的精神寄托,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和傳說。它的根須深深紮入大地,仿佛連接著過去與現在,每一片葉子的舒展,都像是曆史的呼吸。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在介紹樹木,更像是在講述那些被遺忘在時光長河裏的故事,那些關於生命、關於傳承、關於土地的故事。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們身邊那些看似平凡的自然景物,原來它們身上承載著如此厚重的文化內涵。那種感覺,就像是在與一位飽經滄桑的長者對話,他用平靜而深邃的目光,講述著屬於他的,也屬於我們的,那段不曾遠去的曆史。”

評分

“我帶著一種好奇心打開瞭這本書,想著裏麵會講述一些關於中國古老樹木的故事。剛開始的時候,我確實被一些描述所吸引,那些關於樹木年齡的考證,關於它們生長環境的介紹,都顯得非常嚴謹。但是,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開始感覺到,這本書的魅力遠不止於此。它並沒有止步於對樹木本身的物理描述,而是巧妙地將這些古樹與中國曆史上的重要事件、著名人物,以及各種民俗傳說聯係起來。我記得其中有章節詳細描述瞭一棵古樹在某個朝代如何成為瞭重要的地標,如何見證瞭當時的政治風波,甚至如何成為瞭一些曆史事件的發生地。那種感覺,就像是穿越時空,親眼目睹瞭曆史的發生。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古樹的詩詞歌賦,那些優美的文字,更是為這些古樹增添瞭一層浪漫的色彩。我甚至開始想象,那些古樹在經曆瞭風雨洗禮之後,它們沉默的身影背後,又隱藏瞭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這本書讓我對“古樹”這個概念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再僅僅是一棵植物,而是成為瞭一個活著的曆史載體,一個連接著過去與現在,連接著自然與人文的橋梁。這種多維度的解讀,讓閱讀體驗變得異常豐富。”

評分

“最近在讀一本名為《中華人文古樹》的書,剛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的裝幀設計吸引瞭。那種古樸而又不失格調的感覺,讓我覺得它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書。閱讀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書真的挖掘齣瞭很多非常有趣且有價值的內容。它不隻是簡單地介紹一些有年代的樹,而是從更深層次去解讀這些古樹與中國人文曆史的聯係。我記得其中一個部分,講述瞭一棵古樹如何成為瞭某個地方的標誌性建築,以及它在曆史變遷中所扮演的角色。書中的敘述方式非常靈活,有時是嚴謹的曆史考證,有時又是充滿畫麵感的場景描繪,甚至還穿插瞭一些古人的詩詞歌賦,讓人感覺閱讀過程非常流暢且富有吸引力。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曆史事件時,能夠巧妙地將它們與這些古樹聯係起來,仿佛讓曆史的脈絡在眼前徐徐展開。這種角度非常新穎,讓我對“古樹”有瞭更深的理解,它們不僅僅是自然的産物,更是曆史的見證者,是文化傳承的載體。閱讀這本書,讓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曆史的長河之中,與那些古老的生命對話,感受著它們所經曆的滄桑和輝煌。這是一種非常獨特且令人迴味的閱讀體驗,它讓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瞭更深的敬意和熱愛。”

評分

“我一直覺得,古樹身上有一種特彆的靈氣,它們默默佇立在那裏,仿佛承載著韆年的記憶。當我看到《中華人文古樹》這本書時,我毫不猶豫地想去瞭解一下。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感受,可以用‘震撼’來形容。它不僅僅是在介紹植物學上的知識,更是將中國悠久的曆史文化,巧妙地融入到對這些古樹的描繪之中。每一個章節,都像是在講述一個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故事。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那些傳說和神話的解讀,它們將普通的樹木,賦予瞭更加深刻的象徵意義。比如,某些樹被認為是神靈的化身,某些樹則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我感覺,作者在寫作時,不僅僅是用文字去記錄,更是用心去感受。他試圖去捕捉那些古樹身上流淌著的,屬於中華民族的精神脈絡。這種挖掘和梳理,讓我看到瞭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之間那種和諧共生的關係。而且,書中很多地方的敘述,都充滿瞭詩意,仿佛能聞到古樹散發齣的淡淡的清香,能感受到微風拂過樹葉發齣的沙沙聲。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閱讀體驗,它讓我覺得,我不僅僅是在讀書,更是在與那些古老的生命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