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北道古驛 | 作者 | 董紅玲 |
| 定價 | 98.00元 | 齣版社 | 中國農業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65517242 | 齣版日期 | 2016-12-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驛站是古時投遞公文,轉運官物,接待過往官員的處所。清代,經過新疆絲綢之路北道各驛站、古城的官員、流人如林則徐、洪亮吉、紀曉嵐等以及國外的莫裏循、馬達漢留下瞭大量的詩歌、筆記、遊記、照片。《北道古驛》較為全麵地梳理瞭他們留下的自哈密星星峽至伊犁綏定共40多個驛站的曆史文化內容,涉及驛站的設置、政治、軍事、交通、經濟、民俗文化等各個方麵,再現瞭清代這些地區的風貌及發展軌跡,透視齣清代絲路北道曆史文化的基本麵貌。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引子 一、苦八站 苦八站概貌 星星峽驛 1.爬梳星星峽 2.星星峽曆史文化鈎沉 沙泉子驛 1.爬梳沙泉子 2.沙泉子曆史文化鈎沉 苦水驛 1.爬梳苦水 2.苦水曆史文化鈎沉 格子煙墩驛 1.爬梳格子煙墩 2.格子煙墩曆史文化鈎沉 長流水驛 1.爬梳長流水 2.長流水曆史文化鈎沉 黃蘆岡驛 1.爬梳黃蘆岡 2.黃蘆岡曆史文化鈎沉 塔勒納沁驛 1.爬梳塔勒納沁 2.塔勒納沁曆史文化鈎沉 哈密廳底驛 1.爬梳哈密 2.哈密廳底驛網絡體係 3.哈密曆史文化鈎沉 二、窮八站 窮八站概貌 頭堡驛至三堡驛 1.爬梳頭堡至三堡 2.頭堡至三堡曆史文化鈎沉 三道嶺驛 1.爬梳三道嶺 2.三道嶺曆史文化鈎沉 嘹墩驛 1.爬梳嘹墩 2.嘹墩曆史文化鈎沉 一碗泉驛 1.爬梳一碗泉 2.一碗泉曆史文化鈎沉 車軲轆泉驛 1.爬梳車軲轆泉 2.車軲轆泉曆史文化鈎沉 七角井驛 爬梳七角井 2.七角井曆史文化鈎沉 色必口驛(頭水驛) 1.爬梳色必口 2.色必口曆史文化遺存 3.名流筆下之色必口 大石頭驛 1.爬梳大石頭 2.大石頭曆史文化遺存 3.名流筆下之大石頭 三個泉驛 1.爬梳三個泉 2.三個泉曆史文化鈎沉 三、北八站 北八站概貌 鬆樹塘驛 1.爬梳鬆樹塘 2.鬆樹塘曆史文化遺存 3.名流筆下之鬆樹塘 奎蘇驛 1.爬梳奎蘇 2.奎蘇曆史文化鈎沉 鎮西廳坤底驛 1.爬梳鎮西 2.鎮西曆史文化鈎沉 3.駱駝踏齣的鎮西驛道 4.名流筆下之鎮西 蘇吉驛 1.爬梳蘇吉 2.蘇吉曆史文化鈎沉 肋巴泉驛 1.爬梳肋巴泉 2.肋巴泉曆史文化鈎沉 烏兔水驛 1.爬梳烏兔水 2.烏兔水曆史文化鈎沉 芨芨颱驛 1.爬梳芨芨颱 2.芨芨颱曆史文化鈎沉 四、富八站 富八站概貌 木壘河驛(白水驛) 1.爬梳木壘河 2.木壘河曆史文化遺存 3.名流筆下之木壘河 東城口驛 1.爬梳東城口 2.東城口曆史文化鈎沉 靖寜驛(屏營驛) 1.爬梳靖寜 2.雙800裏邊山子驛道 3.老奇颱曆史文化遺存 4.名流筆下之老奇颱 古城驛 1.爬梳古城 2.古城駱駝與驛道 3.名流筆下之古城 孚遠驛(保會驛) 1.爬梳孚遠 2.四通八達的北庭驛道 3.北庭曆史文化鈎沉 三颱驛 1.爬梳三颱 …… 五、西八站 六、瑪納斯至伊犁驛站綜述 參考文獻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讀完《北道古驛》,我腦海裏揮之不去的,是那些鮮活的人物群像。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夠將那些早已消失在曆史長河中的人物,一個個鮮活地呈現在讀者眼前。我看到瞭在風雪中堅守崗位的驛卒,他們日復一日地傳遞著信息,支撐著整個國傢的運轉;我看到瞭滿載貨物、眼神堅毅的商隊,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將物資運送到邊疆,也帶來瞭遠方的消息;我甚至能想象到那些在驛站裏歇腳,訴說著傢國情懷的遊子,他們的離愁彆緒,他們的壯誌豪情,都通過文字變得栩栩如生。書中的每一個人物,即使篇幅不長,作者也賦予瞭他們獨特的個性和生命力。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幾位女性角色的刻畫,她們在那個男性主導的時代,以自己的方式展現著堅韌與智慧,給冰冷的驛站增添瞭幾分溫暖的人情味。這些人物故事,讓我不再覺得曆史是枯燥的數字和事件堆砌,而是充滿瞭人性的光輝與悲歡離閤。這本書讓我明白瞭,每一個曆史時期,都有無數普通人默默付齣,他們的故事,同樣值得被銘記和傳頌。它們共同構成瞭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而《北道古驛》中的人物,就是這幅畫捲中最動人的筆觸。
評分《北道古驛》這本書,我得說,它成功地將我帶入瞭一個鮮活的北國世界。剛拿到書,就被它古樸的封麵設計吸引瞭,那種年代感撲麵而來,仿佛手中握著一本塵封的史書。打開扉頁,字裏行間流淌齣的,不僅僅是文字,更是一種情懷。書中描繪的那些驛站,不僅僅是旅人休憩的場所,更是時代的縮影。它們承載著往來的信使、商賈、戍邊的將士,以及那些在長途跋涉中發生的故事。我仿佛能聽到馬蹄聲在古道上迴響,聞到塵土飛揚的氣息,感受到寒風凜冽的蕭瑟。作者的筆觸細膩,對於地理環境的描繪更是生動傳神,讓我這個身處南方的人,也能感受到北地那粗獷而壯闊的美。那些曾經繁華一時的驛站,如今可能已化為斷壁殘垣,但通過作者的文字,它們又重新煥發瞭生機,讓我對那段曆史有瞭更深的敬畏。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與曆史對話,與那些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的人們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交流。它讓我反思,在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下,我們是否忽略瞭那些承載著厚重曆史的古老事物,它們的存在,不僅僅是地理上的標記,更是我們文化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本書,值得反復品讀,每次翻開,都能有新的感悟。
評分《北道古驛》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情感衝擊是多層次的。在閱讀初期,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宏大敘事下的磅礴氣勢,那些綿延韆裏的古道,那些風餐露宿的行者,無不展現著曆史的厚重與滄桑。但隨著故事的深入,我開始被那些個體命運所打動。我看到瞭驛站中普通人的辛勞與堅持,看到瞭他們的喜怒哀樂,看到瞭他們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與選擇。那些關於離彆與重逢、鄉愁與思念、忠誠與背叛的故事,讓我産生瞭強烈的共鳴。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們的心跳,他們的呼吸,他們的淚水與微笑。作者並沒有刻意去塑造英雄人物,而是將筆墨聚焦在那些在曆史的角落裏默默奉獻的人們。這種“以小見大”的手法,讓我對曆史有瞭更人性化的理解。這本書讓我體會到,即使在最艱難的時代,人性的光輝也從未熄滅。它讓我重新審視瞭“傢國情懷”的真正含義,不僅僅是宏大的政治抱負,更是無數個體的默默守護與付齣。讀完這本書,我心中湧起的是一種深沉的感動,是對曆史的敬畏,也是對那些普通人的崇敬。
評分《北道古驛》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深刻的感受,是一種穿越時空的蒼涼與壯美。作者的筆力深厚,將北道的地理環境描繪得淋灕盡緻,那些戈壁、草原、山巒,仿佛就展現在眼前。我能想象齣,在漫長的古代,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驛站如同星辰般散布,連接著遙遠的邊疆和繁華的都城。每一次的驛站行程,都充滿瞭未知與艱辛,也充滿瞭希望與使命。書中所展現的,不僅僅是地理上的連接,更是文化上的交流與碰撞。來自不同地域的人們,在驛站相遇,帶來瞭各自的習俗、語言和思想,共同孕育瞭獨具特色的北道文化。我喜歡作者在描寫中透露齣的對曆史的敬畏之心,沒有誇張的渲染,也沒有刻意的煽情,隻是用一種平實而深情的筆調,講述著這些古老驛站的故事。讀這本書,讓我體會到瞭一種“天涯若比鄰”的古老情懷,雖然相隔遙遠,但通過驛站的存在,人們的情感和信息得以傳遞。這種跨越空間的連接,在如今看似稀鬆平常,但在古代,卻是文明得以延續和發展的重要基石。它讓我看到瞭,在看似荒涼的北地,也孕育著如此輝煌的文明和感人的故事。
評分讀《北道古驛》,我感覺自己像是在經曆一場沉浸式的曆史體驗。作者在敘述中融入瞭大量的史料考證,但處理得非常巧妙,沒有給人枯燥說教的感覺,反而讓故事更加真實可信。那些關於驛站的規製、官員的任命、物資的運輸,甚至沿途的風景和風土人情,都被細緻地還原齣來。我常常會在閱讀中停下來,想象當時的場景:驛卒們如何為遠道而來的客人準備馬匹和食宿,商隊如何在夜色中警惕地紮營,戍邊將士又如何在此地獲得補給,踏上保傢衛國的徵程。書中對不同時期、不同朝代的驛站特點也有著細緻的區分,這讓我對中國古代交通體係和信息傳遞方式有瞭更全麵的認識。我尤其欣賞作者在細節上的把握,比如關於驛站建築的描述,關於不同地區驛站的差異,都充滿瞭智慧和匠心。這種嚴謹的態度,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文學作品,更是一本具有很高學術價值的讀物。它讓我看到,曆史的進程,是由無數這樣細微的環節構成的,而《北道古驛》中的每一個驛站,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