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好奇心理学 | 作者 | 王鹏华 |
| 定价 | 36.00元 | 出版社 | 研究出版社 |
| ISBN | 9787519900090 | 出版日期 | 2017-03-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你是不是觉得人有精明的一面,也有犯二的一面 ? 你是不是对一些连科学也解释不清的事情产生好 奇? 你是不是发现自己的另一半有很多难以启齿的小 秘密? 为什么我不知不觉就说了谎?为什么明明很困但 就是不想睡觉?为什么骂脏话有一种快感?为什么男 人喜新厌旧?为什么女人总是喜欢谈论一些八卦的事 情?我们喜欢八卦这个世界,其实我们八卦调侃的是 我们难以逃离的隐私和人性。我们幽默地看待这个世 界,洒脱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你会发现以前未曾了解 过的那个自己。 王鹏华*的《好奇心理学》是一本非正式心理学 读物,它没有生僻的专业术语,但读起来生动有趣、 浅显易懂,会在不经意间将你埋藏已久的心理问题一 扫而光。我们谈论的对象不是书本里的特例,我们谈 论的是你身边的人,*是你自己;我们调侃的是时刻 都在发生的事,是他人的事,也是你一直好奇的事。 打开这本书,你渴望探寻的真相即将露出本来面 目,那个新奇的心理学世界将无比清晰地展现在你的 面前。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章 自我认知心理——我为什么没有遇见更好的自己 1.做事没长性的人是怎么炼成的 2.愤怒是本能的反应吗 3.,让我越买越幸福 4.喜欢说“垃圾”口头禅的人是什么心理 5.为什么我们会“抓狂” 6.我是怎么变成“老好人”的 7.关键时刻“掉链子” 8.身体里有另一个自己吗第二章 怪癖心理——你能理解我的小爱好吗 1.自言自语是心的退化现象 2.偷窃也会上瘾吗 3.喜欢穿异性的衣服是一种什么爱好 4.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做“白日梦” 5.家庭暴力也会上瘾吗 6.恋物癖:我爱它,与你无关第三章 强迫心理——我们都有神经病,人人都有犯二的时候 1.“到此一游”是受了孙悟空的影响 2.手机不带在身边就浑身难受 3.为什么骂脏话会有一种快感 4.不信鬼神,为什么路过坟地会害怕 5.为什么被别人碰触一下就觉得很脏 6.手机没动,为什么我们却感觉它在振动第四章 控制心理——你到底被谁控制了 1.为什么你会被“神曲”洗脑 2.怕什么就会来什么吗 3.爱我就要爱我身边的一切 4.爱上自己等于爱上了虚荣 5.你知道良好的印象有多重要吗第五章 交际心理——合群还是不合群,这是个问题 1.为什么人们在电梯里不喜欢对视 2.为什么个性鲜明的人总是让人印象深刻 3.为什么说微笑是无声的沟通 4.为什么演唱会的粉丝会做出疯狂的举动 5.贴上“”的标签会让人对你刮目相看吗 6.为什么人们容易被形象好的人吸引 7.为什么人们喜欢“事后诸葛亮” 8.别让“付出感”阻碍了你的机遇第六章 行为心理——你的行为出卖了你的内心 1.“抖腿”的人是怎样的心理 2.打哈也会“传染”吗 3.粉丝团是怎么形成的 4.为什么会“日久生情” 5.我们为什么不爱租房爱买房第七章 荒诞心理——别不承认,你的心里真的藏了一只“魔鬼” 1.本来时间很充裕,为何你总是很难按时完成 2.为什么有些人执着到近乎疯狂的程度? 3.生活很美好,你为何经常焦虑 4.正值青春年少,为何你老是感觉萎靡不振 5.为何有些人老是说自己睡眠差 6.同样的成长环境,为何有人悲观,有人乐观第八章 潜意识心理——那些玄之又玄的心电感应 1.“鬼压床”是怎么回事 2.做梦是灵魂在飘荡吗 3.为什么人年纪越大越迷信 4.我被催眠了吗 5.算命先生有多灵验 6.你相信心电感应吗第九章 贪欲心理——人们为什么总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1.为什么人类的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 2.疯狂购物能让人的心情变好吗 3.了理性与法律的嫉妒 4.为什么人们容易暴饮暴食 5.期望做成功很多事的人常常会失败 6.心事重重的你为何不能潇洒起来 7.整日忙碌的你为何还是不成功第十章 职场心理——想和同事说的秘密 1.“领导恐惧症”怎么破 2.为什么“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3.一生都在拼命工作,我该怎么办 4.为什么在开会的时候,大家都不喜欢说话 5.为什么秘书大多为女性 6.职场“跳跳族”,你的内心有多动荡 7.公司里为什么总有传不完的闲话 8.不做工作奴,你懂得享受吗 9.注意身份,别把老板当朋友第十一章 婚恋心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那点私密事儿 1.别让嫉妒杀死你的爱情 2.“七年之痒”到底痒在哪里 3.为什么初恋难以忘怀 4.男人都有“处女情结”吗 5.你为什么成了“剩男剩女” 6.为什么女人听到“甜言蜜语”就会神魂颠倒 7.为什么爱人之间会越来越有“夫妻相”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将心理学的智慧融入到细微的生活片段中,让我觉得“原来是这样!”这样的感叹此起彼伏。它没有使用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平实易懂的语言,讲述了许多关于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感受、以及如何与他人互动的有趣道理。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互惠原则”的探讨,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下意识地回报别人的善意,以及这种原则在人际交往中的强大力量。读到这里,我才明白很多时候我的行为是被这种无形的心理规律所引导的。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解心理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一种提升自我认知和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它激发了我对人类内心世界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也让我更加欣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本心理学读物,不如说是一本“生活解读器”。它以一种非常亲切的方式,向我展示了许多我从未留意过的,但却真实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心理现象。我尤其喜欢它对“认知失调”的解释,那种为了维持自己信念而产生的心理冲突,以及我们如何巧妙地化解它,真是太生动了。读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很多时候我自己在与自己“较劲”的原因,以及为什么会固执地坚持某些观点。书中穿插的许多小故事和案例,都非常贴切,让人读起来毫不费力,并且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它不仅仅是介绍心理学知识,更是在引导读者去反思自己的生活,去理解自己和他人。感觉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拥有了一副新的眼镜,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人际关系中的微妙之处,以及自己内心世界的波动。
评分我一直对人类的行为模式,以及那些看似不合理却又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感到好奇。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份求知欲。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学术理论堆砌,而是将心理学原理巧妙地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书中对“选择悖论”的探讨,解释了为什么选项越多,反而越容易让我们感到焦虑和难以抉择,这让我立刻联想到自己曾经在购物时那种纠结的时刻。还有关于“从众效应”的分析,也让我回想起很多集体行为背后的心理驱动力。作者的文笔流畅,逻辑清晰,即使是复杂的心理学概念,也能被解释得通俗易懂。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和一位博学的朋友进行一场深入的交流,他不仅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还引导我思考更多未曾触及的问题。它让我明白,我们看似随机的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刻的心理规律。这种对生活细节的洞察力,真的让人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简直太迷人了!从翻开第一页起,就被作者的文字深深吸引住了。那种抽丝剥茧般地剖析日常现象的写法,总能让人在恍然大悟的同时,又不禁发出“原来是这样!”的惊叹。很多时候,我们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对他人行为的动机,甚至对自己的某些选择,都充满疑惑。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而睿智的向导,带你走进这些“为什么”的迷宫,为你点亮一盏盏理解的灯。它不枯燥,不晦涩,用非常生动 relatable 的例子,比如为什么我们会选择特定颜色的衣服,为什么某些广告语会让我们记忆深刻,甚至为什么在社交媒体上我们会不自觉地炫耀。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次有趣的头脑探险,它激发了我更深入地观察生活,更细致地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让我对自身的情感和行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读完这本书,感觉自己的“好奇心雷达”被大大增强了,看世界的角度也变得更加立体和有趣。
评分对于一个对心理学“门外汉”的我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我之前总觉得心理学是深奥难懂的学科,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印象。它用一种非常轻松愉悦的方式,把那些复杂的心理学理论变成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和影响我们判断的,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某些群体的看法,并且意识到保持开放心态的重要性。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具有感染力,仿佛能直接触碰到我内心深处的好奇。每读到一个新的章节,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小小的“心理探索”,让我对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它不是那种看完就忘的书,而是会让你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地回想起其中的某个观点,并且在不经意间运用起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