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雷达
定价:29.80元
作者:华春著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01
ISBN:97878021483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二战”中被广泛运用的军事定位系统。现活中被用作宇航的导航仪,在空中像“千里眼”一样关注着地球。制造原理却是根据一种普通的动物——蝙蝠,这便是雷达——一个奇特神秘的“百事通”。
本书介绍雷达的基础知识,雷达的发展变迁,雷达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进行了前瞻性的解读,让读者了解这一现活的高科技工具,是如何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希望本书能让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了解和掌握雷达基本知识及高科技的应用,以便今后更好地学习与利用。
目录
章 超视眼睛——雷达
节 生物仿生——雷达由来
1.黑夜的精灵带转给我们的启示
2.打开仿生学之门
第二节 蝙蝠之子——认识雷达
1.什么是雷达
2.玩转雷达
3.把触角伸向海陆空
第三节 “旋转惹的祸”——雷达的缺点
1.从原理上说起
2.四大难以克服的缺点
第四节 殊途同归——雷达的种类
第五节 扑朔迷离——雷达的历史
1.从赫兹的发现到波波夫的无线电通讯
2.从无线电爱好者的发现到沃森瓦特的雷达
第六节 “捕风捉影”——气象雷达
1.走近气象雷达
2.气象雷达发展简史
3.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
4.气象雷达的种类划分
第七节 纷至沓来——脉冲多普勒雷达
1.从多普勒效应到多普勒雷达
2.脉冲多普勒雷达的缺点
第八节 地球上的“远视眼”——超视距雷达
1.地平线——超视距雷达
2.超视距雷达的分类
3.隐形飞机的杀手——天波超视距雷达
第九节 长在“屁股”上的眼睛一一倒车雷达
第二章 天罗地网——军用雷达
节 宝剑锋从磨砺出——军用雷达素描
1.什么是军用雷达
2.种类繁多,各司其职
第二节 毫厘之间显神威——毫米波雷达
第三节 天翅鹰眼——机载雷达
1.飞机的眼睛和耳朵
2.机载雷达的分类
第四节 海上神眼——舰载雷达
1.话说舰载雷达
2.舰载雷达的分类
第五节 战地“望远镜”——炮瞄雷达
1.什么是炮瞄雷达?
2.历史回眸——炮瞄雷达的发展
第六节 天空“巡狩者”——对空情报雷达
1.对空情报雷达的速写
2.对空情报雷达的分类
3.警戒雷达
4.引导雷达
5.目标指示雷达
6.对空情报雷达的发展之路
第七节 决胜千里一弹道导弹预警
……
第八节 另辟蹊径——无源雷达
第九节 隐形克星——反隐形雷达
第十节 小孔成像,暗藏玄机——合成孔径雷达
第十一节 “明日黑客”——相控阵雷达
第十二节 高精尖新——激光雷达
第十三节 太空之眼——天基雷达
第十四节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哎哟,最近翻了本关于[另一本书的名称,例如:《宇宙的奥秘》]的书,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作者简直是个百科全书,把那些深奥的天体物理概念讲得跟讲睡前故事似的,一点都不枯燥。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描述黑洞吞噬物质时那种壮阔和神秘感,简直让人感觉自己就在宇宙的边缘飘着。他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比如把引力想象成一个巨大的保龄球压在蹦床上,周围的小球自然就会滚过去,一下子就把相对论那种高深的东西给捋顺了。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科普,它还触及了哲学层面,探讨了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位置,读完之后,总觉得看待世界的方式都有点不一样了,对很多日常的小烦恼都变得释然了。特别是关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章节,虽然是前沿研究,但他梳理得井井有条,让人感觉虽然尚未完全揭晓,但科学家们正在一步步逼近真相的过程非常引人入胜。这本书的排版也特别舒服,插图精美,对理解复杂的概念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绝对是那种可以放在床头,随时翻阅,每次都有新感悟的好书。
评分这本书,暂且称它为《编程世界的奇幻旅程》吧,完全颠覆了我对代码的刻板印象!我原本以为编程就是枯燥的符号堆砌,但这本书硬是把它写成了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它从最原始的图灵机讲起,层层递进,讲述了高级语言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每一种语言的诞生背后都有着解决特定时代难题的智慧和故事。作者的文笔非常潇洒,充满了对技术革新的热情。他特别擅长讲“人”,那些改变世界的程序员们,他们的思考方式、遇到的困境,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比如,读到关于某个经典算法诞生时,那种灵光乍现的瞬间,我都能想象出作者描绘的那种兴奋劲。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巧妙,它没有强迫你记住每一个语法细节,而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从底层逻辑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看完之后,我不仅对计算机科学的历史有了清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去深入探索那些底层原理的好奇心。这真是一本能点燃你对技术热情的“火种”。
评分不得不提一本关于[另一本书的名称,例如:《情绪的能量管理》]的心理学书籍,这本书简直就是我人生的“说明书”升级版!我一直以为“情绪管理”就是压抑负面情绪,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强调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它们只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解读和引导这些能量。作者引入了几个非常实用的模型,比如“情绪触发点分析法”,能够精准定位到你焦虑或愤怒的真正根源,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纠结。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具有代入感,它会直接向读者提问,引导你去进行自我对话,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理论。我最欣赏它关于“行动化”的建议,它不只是让你“理解”你的情绪,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将理解转化为具体的、建设性的行动步骤。看完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己好像获得了一种新的“感官”,能更清晰地感知到自己内心世界的流动,处理人际冲突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深刻性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一本关于[另一本书的名称,例如:《古罗马的衰亡》]的历史读物。这本书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完全摒弃了那种传统的、流水账式的帝王更迭记录,而是专注于挖掘社会结构和文化思潮的深层变化。作者的视角非常宏大,他把罗马帝国的衰落描绘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病变过程,从财政枯竭到道德滑坡,再到边境压力,每一个因素都被分析得鞭辟入里。最让我震撼的是他对“公民身份”定义的演变这一块的论述,它清晰地展示了一个曾经强大到令人敬畏的政治实体,是如何因为内部共识的瓦解而逐步走向崩溃的。这本书的论证逻辑严密到令人发指,引用了大量的考古发现和一手文献,但行文却充满了一种史诗般的苍凉感。读完后,你会忍不住思考,人类社会中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结构,其实都潜藏着自我消亡的种子。它不是一本让人读完后拍手称快的书,而是一本让人在沉默中深思,并对历史产生敬畏之心的力作。
评分最近手头的一本[另一本书的名称,例如:《烹饪的艺术与科学》]真是太治愈了!这本书的魅力不在于教你复杂的米其林三星菜谱,而在于它深入剖析了食物背后的化学变化和文化内涵。作者似乎是一个既懂实验室又懂厨房的大师。他会告诉你为什么烤面包时会产生焦糖化的美妙风味,或者为什么用黄油而不是橄榄油来煎牛排口感会截然不同。每一个小小的烹饪步骤,背后都有着严谨的科学依据,但表达出来却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风味搭配”的章节,它不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像音乐的和声一样,讲解了酸、甜、苦、咸、鲜这五种味道是如何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的境界。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忍不住就想挽起袖子去厨房实践一下,而且每次实践都有惊喜的发现。它让人明白了,做饭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一种对生活细致入微的关怀和创造。这本书的语言非常细腻,读起来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聊天,轻松又收获满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