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選錄蘇軾詞七十四首、辛棄疾詞八十七首。每首詞下分注釋、賞析、集評,注釋力求簡明地闡釋原文,賞析注重對寫作背景、思想內容與藝術風格的點評,集評則匯聚歷代對該詞的主要評論。前有〈導言〉,末附蘇辛詞總評、蘇辛年錶。本書入選作品,以豪放詞為主,同時也兼顧其他風格的代錶作,以期展現詞壇大傢不拘一格之風範。蘇、辛置身於矛盾交織的社會環境中,深受政治漩渦衝擊,每每貶官、賦閒,他們是不幸的;但在文學藝術的天地中,他們卻奏齣瞭時代的最強音。本書緊扣這一時代背景,剖析入微,在展現蘇、辛獨特風格之外,也力圖再現其心靈的歷程。是將學術性、資料性與鑒賞性集於一體的難得佳作。
曾棗莊
1937年生於四川簡陽,曾任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教授,現任四川師範大學文理學院教授。早年從事杜詩研究,後從事三蘇研究,先後著有《三蘇選集》、《蘇軾詩文詞選譯》、《宋文紀事》等二十餘部。近十餘年以主要精力主編瞭近一億字的大型斷代文章總集《全宋文》、一韆二百萬字大型類書《中華大典?宋遼金元文學分典》,論著成就斐然。
吳洪澤
1963年生於四川名山。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係、四川大學中文係,並取得碩士學位,現為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副研究員、在職博士生。主研南宋文學,曾協助曾棗莊先生編纂《全宋文》、《中華大典?宋遼金元文學分典》。著有《宋人年譜集目》、《宋編宋人年譜選刊》等。
  一九九五年五月,我隨團到臺北參加兩岸古籍整理研究工作會議,會議結束時,臨時安排一次活動,應三民書局董事長劉振強先生之邀,參觀三民書局。劉先生親自帶我們一麵參觀,一麵解說,當時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管理工作井井有條,齣瞭大量的教材,並在研製自己的微機排版漢字係統。同年十月我因參加臺北的新書發錶會,第二次訪臺,並周遊瞭全島,因三民書局給我的印象較深,又去參觀瞭一次。一九九八年上半年,我應邀任成功大學客座教授,暑假返大陸前,又第三次去三民書局,並接受瞭《蘇辛詞選》的約稿。
  我之所以接受瞭此書約稿,是因為我自來喜歡蘇辛詞。蘇詞固然是我的研究範圍,辛詞在大革文化之命時,我幾乎也能全部成誦。生活經歷不僅對文藝創作是必須的,而且對文藝欣賞也是不可或缺的。沒有實際生活體驗,不但寫不齣真切的作品,也體會不到他人詩詞的妙處。我真正體會到蘇辛詞的妙處,是在經歷瞭反右、四清、大革文化之命的多次洗禮之後。辛詞的「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鞦江上,看驚弦雁避,駭浪船迴」(〈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似乎正是對我所經歷的時勢的描寫;「過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頭白」(〈滿江紅?贛州席上呈太守陳季陵侍郎〉),我當時雖還未「頭白」,但「不如人意」之事也是「十常八九」;「?酒嚮人時,和氣先傾倒。最要然然可可,萬事稱好。滑稽坐上,更對鴟夷笑。寒與熱,總隨人,甘國老。」(〈韆年調?蔗庵小閣〉)我之所以四處碰壁,也是因為不懂得「寒熱隨人」,「然然可可,萬事稱好」。蘇詞的「人有悲歡離閤,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調歌頭?丙辰中鞦〉)給我以安慰,事不如意,古今共歎,何必太認真呢?而〈定風波〉的「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迴首嚮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更給我以生活下去的勇氣,「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一切都將過去,曙光就在前頭。一切真正的文學傢都是深刻的思想傢,在他們的作品中,充滿瞭人生哲理,充滿瞭他們對人生的思考和慨歎,蘇辛詞正是如此。
  但我自臺灣返迴大陸不到半年,就於一九九八年十一月檢查齣身患癌癥,當時我認為我隻有三、五個月的時間瞭,未必能完成此稿。故託我的研究生、留本所工作的吳洪澤幫助我完成。他注釋瞭《辛棄疾詞選》,幫我校訂瞭《蘇軾詞選》。因我的健康情況不像原來估計的那樣嚴重,在吳洪澤完成初稿後,我又對全書作瞭潤色,並撰寫瞭導言。
  我在臺灣教育界、學術界、齣版界都有不少朋友,他們對我的健康情況都很關心,故想利用這一機會報告一下我的情況。我的手術是比較成功的,手術後的化療,我也幾乎沒有反應,既無嘔吐現象,也沒有脫髮,飲食一如往常。因此,術後恢復較快,不到兩個月,我又開始讀書寫作。在這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我主編的《中華大典?宋遼金元文學分典》得以完成並齣版,還編纂齣版瞭三部論文集《北宋文學傢年譜》、《三蘇研究》、《唐宋文學研究》,補充修改完《集部要籍概說》,聯閤美、日、韓及臺灣的朋友為紀念蘇軾逝世九百週年撰寫瞭六十萬字的《蘇軾研究史》(我自己承擔的部分達四十萬字)。我手術後不到一年,從一九九九年九月起,又開始外齣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去北京三次,去蘇州、上海、南京、河北欒城各一次。我現在仍遵醫囑,每三個月作一次全麵檢查。到現在為止,情況還比較正常,朋友們暫可放心。
曾棗莊 二○○○年九月八日
我是一位對韻律和聲調有極高要求的閱讀者,對於任何詩詞作品,如果不能在腦海中自然形成那種恰到好處的音樂感,那麼它對我來說就失去瞭靈魂。我深信,詞的魅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它對音樂性的完美契閤。因此,我非常關注選本在“音律考證”上的嚴謹程度。那些標注瞭原詞牌名、甚至對格律進行簡單說明的選本,總能讓我感到安心。這說明齣版者尊重瞭作品的本體特性,知道這些文字最初是為歌唱而生的。我希望看到的不僅僅是優美的文字,更是一份對傳統音樂美學的尊重,它能幫助我更好地體會到這些篇章在吟誦時的抑揚頓挫,那份獨屬於宋詞的曼妙與婉轉,纔是最打動人心的部分。
評分最近傢裏添瞭一位新成員,是個愛聽故事的小傢夥。我常常在想,如何纔能用最自然、最不枯燥的方式,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傳遞給他。這本書的裝幀和選材如果足夠精良,或許可以成為一個絕佳的媒介。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本“大人”讀物,還能具備某種啓濛的潛力——也許是某些篇章的背景故事足夠引人入勝,或許是某些意象的描繪足夠鮮活生動,能夠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如果這本書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又能設計一些巧妙的注釋或者插圖,能讓初接觸者,尤其是年幼的讀者,能夠輕鬆地跨越理解的鴻溝,那它的價值就不僅僅局限於文學鑒賞層麵瞭,更上升到瞭文化傳承的高度。我希望它是一本可以“代代相傳”的書。
評分這本詩詞集真讓人眼前一亮!光是封麵那淡雅的色調,就透著一股子沉靜悠遠的氣息,讓人忍不住想捧在手裏細細品味。我特彆喜歡他們對字體和排版的選擇,那種古典韻味十足的襯綫字體,配上閤理的留白,讀起來不僅不費眼,反而有一種與古人對話的莊重感。書頁的紙張質感也處理得相當到位,拿在手裏有份量,但翻頁時又輕柔得很,充分體現瞭齣版方對細節的考究。雖然我纔剛翻開沒幾頁,但那種撲麵而來的文化氣息已經足夠把我牢牢吸引住瞭。它不像那些花哨的現代設計,而是用最樸素的方式,錶達瞭對經典最深沉的敬意,讓人感覺自己捧著的不是一本書,而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對於熱愛傳統文化的讀者來說,這種“內外兼修”的製作水準,絕對是加分項,讓人在閱讀內容之前,就已經被這份誠意深深打動瞭。
評分我最近對某個特定朝代的文學思潮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一直在尋找能夠深入淺齣、又不失學術深度的讀物。市麵上很多相關書籍要麼過於晦澀難懂,充滿瞭生僻的典故和矯揉造作的理論分析,要麼就是流於錶麵,隻做簡單的背景介紹,完全無法滿足我對細微情感波動的捕捉欲。我希望能夠找到一個能夠引導我,讓我自己去體會字裏行間那種時代特有的無奈與豪邁的“嚮導”。好的詞集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應該是情感的載體和曆史的切片。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麵鏡子,映照齣那個時代最真實的心聲,讓我能夠跨越時空的界限,與那些偉大的靈魂進行一次坦誠的交流,而不是被生硬的注釋和解讀所打斷。真正好的文學作品,應該讓讀者自己去發現美,去感受痛,去領悟那份穿越韆年的共鳴。
評分說實話,我對很多所謂的“精選”集持保留態度,總覺得“精選”二字背後常常意味著某種程度的妥協或者迎閤大眾口味的刪減。我更傾嚮於那種能夠展現作者創作脈絡和風格演變的書籍。我希望這本書在選篇上能有足夠的膽識和深度,不要隻挑那些膾炙人口、流傳最廣的作品,而應該加入一些能夠體現作者創作高峰期或者獨特心境的“冷門佳作”。這樣的編排,纔有助於讀者建立起對這位文學大傢全麵而立體的認知。如果它能巧妙地安排不同時期的作品,形成一種敘事感,那就更妙瞭。比如,能看到早期意氣風發到後期沉鬱頓挫的轉變軌跡,那纔是真正的價值所在。我可不想隻看到一個被“臉譜化”的藝術形象,我想要的是那個有血有肉、不斷掙紮和成長的文學巨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