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開國以來,雖然只有二百三十餘年的歷史,但她能夠從殖民地的地位躍升成為世界首要的強國,其中的經歷及發展相當重要,值得大眾了解及重視。
本書首先深入分析敘述美國草創時期,歐洲移民與美州印地安人開始接觸的經過。接著探討獨立戰爭、南北戰爭、美西戰爭、兩次世界大戰乃至越戰等美國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進而呈現美國國際地位的改變及其角色扮演。除政治史外,也剖析了各時期社會、經濟、藝術、文化的發展走向,以呈現美國社會的各個面向。最後並介紹族群融合、青年文化的改變、婦女角色地位的突破等議題,有助於讀者更進一步地認識美國社會豐富的多元文化。
陳靜瑜
臺灣臺南人,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教授。1992年獲美國愛達荷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在美留學期間,曾榮獲Phi Alpha International Honor Society in History及Asia 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Award等殊榮,並當選為Phi Alpha Theta的榮譽會員。研究領域為美國史、美國華僑史、美國社會文化史。著有《美國族群史》、《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等十餘本專著,及〈近半世紀來美國華人地位變化的因素、問題及其展望〉等論文三十餘篇。
说实话,这本书的选材和侧重点让我感到有些困惑,它似乎极力想展现一个“完美”或至少是“逻辑自洽”的美国发展模型,但这种刻意的平衡感反而削弱了历史的真实厚度。在处理一些极具争议性的时期,比如民权运动高潮或越战的泥潭时,作者的态度显得过于谨慎,仿佛生怕触碰到任何敏感的神经。他总是在陈述完一个矛盾面后,立刻用另一个看似正当的理由去“对冲”掉,导致关键的历史冲突失去了应有的张力。我更喜欢那种敢于深入挖掘灰色地带、不回避矛盾的写作风格。历史不是非黑即白的教科书习题,它充满了妥协、错误和突如其来的闪光点。这本书更像是在绘制一张光滑的、经过大量美化的风景画,所有的棱角都被磨圆了。结果就是,读完之后,我对美国历史的认知似乎没有得到真正的拓展,反而有种“哦,原来是这么回事”的公式化结论,缺少那种醍醐灌顶、对既有认知产生颠覆性冲击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在语言风格上,显得过于保守和保守,用词遣句大多沿用了十九世纪历史著作的庄重感,虽然意图可能是想体现历史的厚重,但在现代读者的感官体验中,却显得晦涩难懂,缺乏必要的亲近感。大量的长句和复杂的从句结构,使得理解一个简单的历史事实都需要反复回读几次才能确定其含义。我期待的,是那种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的现代历史写作,比如能够用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描绘出某个时代的精神气质。这本书的文字更像是某种法律文书的变体,精确但缺乏韵味。它没有尝试用生动的比喻或者富有画面感的描述来“激活”那些沉睡的年代,读完后,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感非常稀薄,更多的是一堆抽象的概念和日期。这让学习历史的过程变成了一项纯粹的智力挑战,而不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冒险。
评分这本书的学术气味实在太浓,引文的标注和注释的密度几乎要压垮了正文本身。我知道严谨性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但当阅读的流畅性被无休止的脚注打断时,那种沉浸感就荡然无存了。我需要的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而不是一份需要不断查阅附录才能理解主旨的报告。尤其是在涉及到经济史和社会思潮的转折点时,作者似乎更热衷于引用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来支撑自己的论点,而对自己的分析和洞察着墨不多。这让人感觉,作者像一个优秀的资料整理员,而不是一个历史的阐释者。每读到精彩之处,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又被一个“参见X教授,1988年”的标记拉了出来,极大地破坏了阅读的节奏。对于一个希望通过阅读来感受历史氛围的普通读者来说,这种处理方式无疑是自设了很高的门槛。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实在有些平铺直叙,像是在听一位耐心但略显乏味的大学教授讲解十年前的幻灯片。我对美国历史的兴趣点在于那些充满张力的转折和鲜活的个体抉择,但遗憾的是,这本书似乎更热衷于罗列事件的发生顺序和官方政策的变动。比如在描述西进运动时,作者花费了大量篇幅去解读国会通过的各项土地法案的冗长条款,而对于那些真正踏上征途的拓荒者、原住民在面对巨大冲击时的那种挣扎与适应,却只是蜻蜓点水般地提及。我期待的不是一份枯燥的法律汇编,而是能看到历史的脉搏在字里行间跳动。它缺乏那种能够抓住读者心神,让人产生共情的故事内核,读起来就像是在走一条铺设得非常平整,但两旁风景了无生趣的柏油马路,终点明确,过程却让人昏昏欲睡。如果想快速了解某个时期的基本框架,它或许能提供一个还算稳固的骨架,但想要探寻历史背后的复杂人性、意识形态的激烈碰撞,这本书提供的视角显得过于单薄和学院派,缺乏必要的锐度和激情。
评分我花了相当大的力气才啃完这本书,但坦白说,它的叙事结构组织得并不成功。它似乎试图在宏观的政治经济发展线索和微观的社会生活细节之间来回穿梭,但每一次切换都显得生硬且突兀。比如,前一章还在详细分析1920年代的联邦储备体系改革,下一章紧接着就跳到了某个中西部小镇的爵士乐文化的兴起,两者之间的逻辑联系非常松散,让人难以建立起一个连贯的、层层递进的历史图景。这种跳跃式的写作方法,使得关键的历史因果链条变得模糊不清。我感觉自己像是在看一部被剪辑得支离破碎的纪录片,每一个片段都信息量十足,但整体上缺乏一条清晰的主线来串联它们,导致我对美国历史的整体发展脉络始终无法形成一个清晰的、立体的认识,总觉得知识点是零散的碎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