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開國以來,雖然隻有二百三十餘年的歷史,但她能夠從殖民地的地位躍升成為世界首要的強國,其中的經歷及發展相當重要,值得大眾瞭解及重視。
本書首先深入分析敘述美國草創時期,歐洲移民與美州印地安人開始接觸的經過。接著探討獨立戰爭、南北戰爭、美西戰爭、兩次世界大戰乃至越戰等美國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進而呈現美國國際地位的改變及其角色扮演。除政治史外,也剖析瞭各時期社會、經濟、藝術、文化的發展走嚮,以呈現美國社會的各個麵嚮。最後並介紹族群融閤、青年文化的改變、婦女角色地位的突破等議題,有助於讀者更進一步地認識美國社會豐富的多元文化。
陳靜瑜
臺灣臺南人,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係教授。1992年獲美國愛達荷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在美留學期間,曾榮獲Phi Alpha International Honor Society in History及Asia 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Award等殊榮,並當選為Phi Alpha Theta的榮譽會員。研究領域為美國史、美國華僑史、美國社會文化史。著有《美國族群史》、《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等十餘本專著,及〈近半世紀來美國華人地位變化的因素、問題及其展望〉等論文三十餘篇。
這本書的學術氣味實在太濃,引文的標注和注釋的密度幾乎要壓垮瞭正文本身。我知道嚴謹性是曆史研究的基礎,但當閱讀的流暢性被無休止的腳注打斷時,那種沉浸感就蕩然無存瞭。我需要的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而不是一份需要不斷查閱附錄纔能理解主旨的報告。尤其是在涉及到經濟史和社會思潮的轉摺點時,作者似乎更熱衷於引用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來支撐自己的論點,而對自己的分析和洞察著墨不多。這讓人感覺,作者像一個優秀的資料整理員,而不是一個曆史的闡釋者。每讀到精彩之處,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又被一個“參見X教授,1988年”的標記拉瞭齣來,極大地破壞瞭閱讀的節奏。對於一個希望通過閱讀來感受曆史氛圍的普通讀者來說,這種處理方式無疑是自設瞭很高的門檻。
評分我花瞭相當大的力氣纔啃完這本書,但坦白說,它的敘事結構組織得並不成功。它似乎試圖在宏觀的政治經濟發展綫索和微觀的社會生活細節之間來迴穿梭,但每一次切換都顯得生硬且突兀。比如,前一章還在詳細分析1920年代的聯邦儲備體係改革,下一章緊接著就跳到瞭某個中西部小鎮的爵士樂文化的興起,兩者之間的邏輯聯係非常鬆散,讓人難以建立起一個連貫的、層層遞進的曆史圖景。這種跳躍式的寫作方法,使得關鍵的曆史因果鏈條變得模糊不清。我感覺自己像是在看一部被剪輯得支離破碎的紀錄片,每一個片段都信息量十足,但整體上缺乏一條清晰的主綫來串聯它們,導緻我對美國曆史的整體發展脈絡始終無法形成一個清晰的、立體的認識,總覺得知識點是零散的碎片。
評分這本書在語言風格上,顯得過於保守和保守,用詞遣句大多沿用瞭十九世紀曆史著作的莊重感,雖然意圖可能是想體現曆史的厚重,但在現代讀者的感官體驗中,卻顯得晦澀難懂,缺乏必要的親近感。大量的長句和復雜的從句結構,使得理解一個簡單的曆史事實都需要反復迴讀幾次纔能確定其含義。我期待的,是那種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讀性的現代曆史寫作,比如能夠用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描繪齣某個時代的精神氣質。這本書的文字更像是某種法律文書的變體,精確但缺乏韻味。它沒有嘗試用生動的比喻或者富有畫麵感的描述來“激活”那些沉睡的年代,讀完後,腦海裏浮現的畫麵感非常稀薄,更多的是一堆抽象的概念和日期。這讓學習曆史的過程變成瞭一項純粹的智力挑戰,而不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冒險。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選材和側重點讓我感到有些睏惑,它似乎極力想展現一個“完美”或至少是“邏輯自洽”的美國發展模型,但這種刻意的平衡感反而削弱瞭曆史的真實厚度。在處理一些極具爭議性的時期,比如民權運動高潮或越戰的泥潭時,作者的態度顯得過於謹慎,仿佛生怕觸碰到任何敏感的神經。他總是在陳述完一個矛盾麵後,立刻用另一個看似正當的理由去“對衝”掉,導緻關鍵的曆史衝突失去瞭應有的張力。我更喜歡那種敢於深入挖掘灰色地帶、不迴避矛盾的寫作風格。曆史不是非黑即白的教科書習題,它充滿瞭妥協、錯誤和突如其來的閃光點。這本書更像是在繪製一張光滑的、經過大量美化的風景畫,所有的棱角都被磨圓瞭。結果就是,讀完之後,我對美國曆史的認知似乎沒有得到真正的拓展,反而有種“哦,原來是這麼迴事”的公式化結論,缺少那種醍醐灌頂、對既有認知産生顛覆性衝擊的閱讀體驗。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實在有些平鋪直敘,像是在聽一位耐心但略顯乏味的大學教授講解十年前的幻燈片。我對美國曆史的興趣點在於那些充滿張力的轉摺和鮮活的個體抉擇,但遺憾的是,這本書似乎更熱衷於羅列事件的發生順序和官方政策的變動。比如在描述西進運動時,作者花費瞭大量篇幅去解讀國會通過的各項土地法案的冗長條款,而對於那些真正踏上徵途的拓荒者、原住民在麵對巨大衝擊時的那種掙紮與適應,卻隻是蜻蜓點水般地提及。我期待的不是一份枯燥的法律匯編,而是能看到曆史的脈搏在字裏行間跳動。它缺乏那種能夠抓住讀者心神,讓人産生共情的故事內核,讀起來就像是在走一條鋪設得非常平整,但兩旁風景瞭無生趣的柏油馬路,終點明確,過程卻讓人昏昏欲睡。如果想快速瞭解某個時期的基本框架,它或許能提供一個還算穩固的骨架,但想要探尋曆史背後的復雜人性、意識形態的激烈碰撞,這本書提供的視角顯得過於單薄和學院派,缺乏必要的銳度和激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