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闇的美術史:卡拉瓦喬*領的光影革命,創造繪畫裡的戲劇張力與情感深度
作者:宮下規久朗
齣版:馬可孛羅
語種:繁體中文
頁數:256 頁
裝幀:平裝
ISBN:9789869551557
齣版日期:2018-01-11
日本卡拉瓦喬研究**人,《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作者、**美術史傢
宮下規久朗黑暗美學力作!
「美術成立的條件,就是不但要有光,也要有黑暗的存在。
沒有黑暗,就沒有戲劇性誕生。」
黑暗是孕育藝術之母,
隻有在黑暗中,我們纔會體會光的價值。
光與影,是一切美術的前提,在技法運用與情感錶現上一直是西方美術探討的重點。西方繪畫重視明暗法,從*初畫傢隻在作品中加入*小限度的陰影,用以捕捉物體的明暗,到十七世紀義大利畫傢卡拉瓦喬的齣現,開創齣暗底光影的強烈對比色調畫法,徹底改變瞭整個歐洲的繪畫風格。他大膽運用明與暗的對立布局,刻劃在信仰與罪惡兩端擺盪的人心,創造令人震撼的感官情緒與戲劇張力。西洋史上極少有畫傢具有卡拉瓦喬般深遠的影響力,他的影響遍及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荷蘭。
起自卡拉瓦喬黑暗藝術的水脈,
深刻影響瞭拉圖爾、林布蘭、維梅爾的藝術創作
後繼者紛紛在卡拉瓦喬明暗法基礎上開創屬於自己的繪畫風格:林布蘭筆下的光不再銳利誇張,試圖從內部暈染開來錶現齣精神上的深度;維梅爾的作品漸漸用光來驅逐黑暗,成為攝影藝術的先驅。一直到十九世紀後半,色彩華麗明亮的印象派興起,終於將黑暗從畫布驅逐齣去,西洋美術史也就此進入另一個繽紛多彩的新紀元。
本書寫作脈絡一路從中古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剋繪畫,到近代西方藝術與日本繪畫的鳥瞰,談論不同時期藝術史上光與影的相剋、明與暗的對立,試圖從「闇」這一視角重新帶我們觀看藝術史之形成與發展。
專業推薦──
李足新 .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係教授、毓繡美術館館長
邱建一 . 藝術史學者
謝哲青 . 節目主持人、作傢
**章????黑暗藝術的誕生1 古代中光的錶現
2 中世紀對光的探尋
3 明暗法的確立
4 達文西與拉斐爾
5 威尼斯的夜景
第二章????光的覺醒──卡拉瓦喬的革新
1 倫巴底的先驅者
2 卡拉瓦喬的畫風形成與齣道
3 卡拉瓦喬藝術的發展
4 卡拉瓦喬藝術的變貌
5 卡拉瓦喬藝術的可能性
第三章????從戲劇到精神──卡拉瓦喬主義者與拉.圖爾
1 羅馬的卡拉瓦喬主義者
2 從那不勒斯到西班牙
3 艾斯海默與魯本斯
4 法國的卡拉瓦喬主義者與「燭光畫傢」
5 夜之畫傢拉.圖爾
第四章????巴洛剋雕刻的陰影
1 雕刻與光
2 貝尼尼的綜閤藝術
3 貝尼尼的後繼者們
4 西班牙的彩色木雕
5 阿桑姆兄弟的綜閤藝術
第五章????暗的融解、光的佇所──從林布蘭到現代美術
1 從烏特勒支派走嚮荷蘭繪畫的黃金時代
2 林布蘭的微光
3 影的消滅──維梅爾
4 卡拉瓦喬主義的殘滓
5 近代美術的黑影
第六章????日本美術的光與影
1 傳統繪畫的陰影錶現
2 江戶之夜
3 明治的卡拉瓦喬主義
4 戰爭畫的黑影
5 蠟燭畫傢──高島野十郎
結語 讓更多的黑暗進來!
這本畫冊的光影處理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每一個細節都透露著創作者對光綫和陰影的深刻理解。特彆是那些在黑暗背景中突然躍齣的主體,那種強烈的對比度帶來的視覺衝擊力,讓人不禁屏住呼吸去細品畫麵中的每一個肌理和層次。書中對於不同光照角度下色彩飽和度的變化捕捉得極其精準,讓原本靜止的畫麵仿佛有瞭生命和呼吸感,仿佛能感受到空氣中的溫度和濕潤度。對於我這樣的業餘愛好者來說,它不僅僅是一本繪畫欣賞的書籍,更是一本學習如何觀察和運用光影的絕佳工具書,裏麵的解析深入淺齣,即使是復雜的光學原理也能被巧妙地轉化為直觀的視覺體驗,讓我對“氛圍感”的構建有瞭全新的認識。
評分從藝術史的宏大視角來看,這本書成功地架設瞭一座橋梁,連接瞭古典的嚴謹與後世的奔放。它不僅僅聚焦於某一個流派或時期的技術突破,而是探討瞭一種核心的錶達精神——即如何通過視覺媒介去觸動觀眾最原始的情感共鳴。書中對藝術風格演變脈絡的梳理清晰而富有洞察力,展示瞭技術革新如何服務於錶達需求,而不是本末倒置。整體閱讀體驗是沉浸式的,它成功地激發瞭我走齣書房,去博物館重新審視原作的衝動,去親身感受那種油彩在光綫下呼吸的獨特魅力。
評分作者對於敘事性的解讀獨樹一幟,他沒有僅僅停留在對作品錶象的描摹上,而是深入挖掘瞭畫傢在創作特定主題時所蘊含的心理活動和社會背景。讀完之後,那些原本感覺有些晦澀難懂的宗教或神話題材,瞬間變得鮮活且充滿人性掙紮的張力。這種將藝術史與人物內心世界深度融閤的敘事方式,極大地提升瞭作品的觀賞價值,讓人不再是冷眼旁觀,而是能夠真正代入到角色情緒之中,體會那種被命運捉弄或被信仰救贖的復雜心境。書中對於畫麵中人物肢體語言和眼神交流的細緻剖析,簡直像在閱讀一部精彩的無聲劇本,充滿瞭暗示與反轉,非常引人入勝。
評分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戲劇性時刻”的捕捉和分析。畫傢似乎總能在故事的最高潮按下快門,畫麵中的每一個元素——無論是傾斜的桌子、意外掉落的布料,還是剛剛瞥見對方的眼神——都指嚮一個即將爆發或剛剛平息的衝突點。作者巧妙地運用瞭大量的曆史文獻和藝術理論來佐證這種“瞬間凝固”的魔力,解釋瞭為何這些作品能夠穿越數百年依然震撼人心。這種對“時間感”的構建和解構,讓原本靜態的繪畫擁有瞭強烈的動態敘事效果,讀起來絲毫沒有枯燥感,反而像在跟隨一個經驗老到的導演,解析鏡頭語言的奧秘。
評分裝幀設計上的考究程度,完全配得上內裏內容的精湛。紙張的選擇觸感溫潤厚實,使得油畫原作中那種濃鬱的顔料堆積感得到瞭完美的再現,即便是通過印刷品,也能隱約感受到筆觸的力度與方嚮。色彩的還原度極高,尤其是那些深沉的暗部,層次豐富而不發悶,高光部分的亮度把握得恰到好處,沒有齣現任何溢齣或失真。拿在手中分量十足,翻閱時那種儀式感,讓人更加珍惜每一次與這些偉大作品的“麵對麵”交流。這無疑是藝術類書籍中,製作水準的標杆,體現瞭齣版方對藝術的尊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