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生活的化学
定价:29.00元
作者:杨金田,谢德明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2-01
ISBN:9787122043474
字数:
页码:26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生活的化学》以化学为主线,围绕吃、穿、住、行、用、学、玩等生活活动展开,包括食品与化学、烹饪与化学、饮料与化学、保健与化学、毒物与化学、穿戴与化学、美化与化学、环境与化学、日用品与化学、文体与化学和娱乐与化学等内容。
  书中内容密切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展开阐述,集知识性、技术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并配有内容贴切、引人入胜的精美图片。本书可供中学化学教师、中学生、营销人员、管理人员及科普爱好者阅读使用,也可作为大院校选修课程教材。
目录
章 食品与化学1
1.1 人体中化学元素概述 2
1.2 营养素 5
1.3 生活中的能量及其来源 15
1.4 常见食物的化学成分 20
1.5 食物的贮存和保鲜 29
第2章 烹饪与化学35
2.1  厨房化学概述 36
2.2 烹饪基础知识 43
2.3 食物的色香味 50
2.4 风味化学简介 61
第3章 饮料与化学63
3.1 饮料水 64
3.2 豆浆、奶及其制品 68
3.3 酒 72
3.4 无酒精兴奋饮料 78
3.5 软饮料 81
第4章 保健与化学85
4.1 合理营养 86
4.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90
4.3 食疗学与药膳学 96
4.4 老年保健 103
4.5 减肥问题 107
第5章 毒物与化学109
5.1 毒物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110
5.2 食物中的毒物 115
5.3   118
5.4  123
第6章 穿戴与化学129
6.1 纤维与纺织品 130
6.2 皮革及其制品 139
6.3 橡胶及其制品 141
6.4 塑料及其制品 144
第7章 美化与化学149
7.1 洗涤用品 150
7.2 化妆品 158
7.3 首饰制品 169
7.4 室内装饰物 176
第8章 环境与化学179
8.1 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 180
8.2 室内环境与化学 188
8.3 室外环境与化学 195
8.4 汽车与化学 200
第9章 日用品与化学205
9.1 玻璃制品 206
9.2 陶瓷制品 210
9.3 电池 212
9.4 涂料 217
9.5 粘接材料 222
0 章文体与化学225
10.1 文教用品 226
10.2 体育用品 232
10.3 艺术用品 236
10.4 文物考古 244
1 章娱乐与化学247
11.1 喜庆用品 248
11.2 化学游戏 252
11.3 化学魔术 253
11.4 化学工艺品 256
参考文献262
作者介绍
文摘
章 食品与化学
  1.2 营养素
  营养素是指食物所含的能保障身体生长发育、维护生理功能、供给机体所需热能的物质。食物的成分主要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6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也有将糖类中的纤维素和甲壳素单列出来,称为8类营养素。
  1.2.1 糖类
  糖类包括葡萄糖、果糖、乳糖、淀粉、纤维素等。按分子结构含基本单位糖分子数的不同,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糖类物质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供给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l克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能释放出17千焦耳的热量。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又可转变成氨基酸、脂肪酸、核苷等化合物。糖的磷酸衍生物可以生成DNA、RNA、ATP等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动物的糖类主要是由植物性食品供给,因为动物体自身没有产生这些糖类的光合作用。糖类物质的主要来源为谷类、根茎类食物和食糖。
  食用植物纤维素又称膳食纤维,是指食物中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化合物的总称。过去对膳食纤维仅仅认为是植物纤维、细胞壁成分,现已扩展到包括许多改良的植物纤维素、胶浆、果胶、藻类多糖。食用植物纤维在体内不产生热量,营养价值也不高,因而曾经有人视它为“无用之物”。
  膳食纤维的作用是多方面的。①因其耐咀嚼而有利于锻炼牙齿,清除牙缝污垢,增加唾液分泌,帮助食物消化;②在胃腔里发挥“充饥填料”作用,减少饮食,达到减肥的目的;③增强肠壁刺激,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促进正常消化;④发挥纤维的吸水作用,软化粪便,预防便秘,减少肠道癌病的发生。此外,膳食纤维对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均有防治功效。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有玉米、大麦、蚕豆、糙米、红薯等粗粮,以及芹菜、韭菜、白菜、萝卜、南瓜、竹笋等蔬菜和各种水果。
序言
章 食品与化学1
1.1 人体中化学元素概述 2
1.2 营养素 5
1.3 生活中的能量及其来源 15
1.4 常见食物的化学成分 20
1.5 食物的贮存和保鲜 29
第2章 烹饪与化学35
2.1  厨房化学概述 36
2.2 烹饪基础知识 43
2.3 食物的色香味 50
2.4 风味化学简介 61
第3章 饮料与化学63
3.1 饮料水 64
3.2 豆浆、奶及其制品 68
3.3 酒 72
3.4 无酒精兴奋饮料 78
3.5 软饮料 81
第4章 保健与化学85
4.1 合理营养 86
4.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90
4.3 食疗学与药膳学 96
4.4 老年保健 103
4.5 减肥问题 107
第5章 毒物与化学109
5.1 毒物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110
5.2 食物中的毒物 115
5.3   118
5.4  123
第6章 穿戴与化学129
6.1 纤维与纺织品 130
6.2 皮革及其制品 139
6.3 橡胶及其制品 141
6.4 塑料及其制品 144
第7章 美化与化学149
7.1 洗涤用品 150
7.2 化妆品 158
7.3 首饰制品 169
7.4 室内装饰物 176
第8章 环境与化学179
8.1 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 180
8.2 室内环境与化学 188
8.3 室外环境与化学 195
8.4 汽车与化学 200
第9章 日用品与化学205
9.1 玻璃制品 206
9.2 陶瓷制品 210
9.3 电池 212
9.4 涂料 217
9.5 粘接材料 222
0 章文体与化学225
10.1 文教用品 226
10.2 体育用品 232
10.3 艺术用品 236
10.4 文物考古 244
1 章娱乐与化学247
11.1 喜庆用品 248
11.2 化学游戏 252
11.3 化学魔术 253
11.4 化学工艺品 256
参考文献262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生活”的认知。我一直以为生活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淡无奇的重复。但读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们身边的一切,从早晨醒来时感受到的阳光温度,到中午吃的米饭,再到晚上睡前使用的香皂,甚至我们每一次呼吸,都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化学原理。作者用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将那些枯燥的化学公式和理论,转化成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记得其中有一段讲到咖啡的制作过程,我一直以为只是简单地冲泡,没想到里面涉及到那么多复杂的萃取和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咖啡的香气和口感。还有关于水果成熟的章节,我之前只觉得是时间到了自然就会变甜,但原来里面有酶的催化,有糖分的转化,还有色素的生成,简直像一个小小的魔法实验室。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理论,而是将这些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比如,它解释了为什么有些食物容易变质,而有些则可以保存更久,这让我以后在储存食物时有了更科学的方法。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清洁剂效果特别好,而有些则不然,从而能够做出更明智的购买选择。总之,这本书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双“化学的眼睛”,能够看到更深层次的奥秘。
评分老实说,我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时,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科普读物,充斥着各种我难以理解的术语。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的文笔非常流畅,甚至带有些许文学色彩,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作者巧妙地将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比如衣服的颜色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某些织物洗后容易褪色,甚至是空气中的尘埃为何会聚集,都赋予了科学的解释。我记得有一个章节讲到了“颜色”的化学原理,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红黄蓝三原色,而是涉及到光波的吸收与反射,以及染料分子与纤维的相互作用。这让我对眼前五彩斑斓的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那些美丽的衣裳和色彩斑斓的风景充满了敬畏。还有书中关于“气味”的描写,从花香的芬芳到食物的诱人香气,再到一些令人不悦的气味,作者都将其归结于特定的化学分子。这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一次的嗅觉体验,都是一次精密的化学反应。这本书让我觉得,科学并非遥不可及,它就隐藏在我们触手可及的每一个角落,只是我们之前没有用心去发现。它让我重新认识到,生活本身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评分这本《生活的化学》确实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籍。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反问自己,过去我对许多生活现象的理解是多么的浅薄和片面。作者并没有采用简单粗暴的“知识灌输”模式,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叙述,引导读者主动去发现和理解。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味道”的探讨所吸引。从酸甜苦辣的味觉感知,到不同香料的化学成分如何组合产生诱人的风味,再到我们舌尖上的味蕾如何将化学信号转化为大脑中的体验,整个过程的解释既科学严谨又通俗易懂。我开始好奇,为什么我钟爱某种食物的口感,又为何会排斥另一种。原来,这背后都有着精妙的化学机制在运作。作者还提到了食物的烹饪方式对化学成分的影响,比如高温烹饪会破坏某些维生素,而低温慢炖则能更好地保留风味和营养。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烹饪习惯,并尝试一些新的方法。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这本书还触及了更广阔的领域,例如环境中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对我们身体的潜在影响。虽然这部分内容略显沉重,但却极具警示意义,让我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个人健康。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科学素养,更让我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和体验这个世界。
评分这是一本能够真正改变你对身边事物的看法的书。我一直对“清洁”这个概念很模糊,只知道要用水和清洁剂。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清洁的过程,本质上是一场微观的化学战争。它详细解释了清洁剂中的表面活性剂是如何工作的,如何将油污分解并使其易于被水冲走。我还学到了关于不同污渍的化学性质,以及如何选择更有效的清洁方法,而不是盲目地使用各种化学品。这让我觉得,我不仅仅是在清洁,更是在运用化学原理来达到最佳效果。此外,书中关于“材料”的讨论也让我耳目一新。从我们日常使用的塑料制品,到金属的生锈原理,再到陶瓷的烧制过程,作者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之前从未想过,一块普通的玻璃,其制造过程竟然涉及到如此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这本书让我对物质的构成和演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让我对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感到惊叹。它让我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化学奇迹的世界里。
评分我不得不说,《生活的化学》是一本非常“走心”的书。它不是那种为了讲化学而讲化学的书,而是真正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去解答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或者曾经困惑过的问题。例如,关于“健康”的章节,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营养成分表,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我们身体里扮演的角色。这让我不再只是机械地摄取食物,而是更加理解身体的需求。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还探讨了关于“睡眠”的化学机制,解释了褪黑素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睡眠周期的,这让我对失眠有了更科学的认识,也让我更加关注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更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鼓励我们保持一种探索和学习的态度。它就像一位和蔼的长者,耐心地为你揭示生活的奥秘,让你在不经意间就掌握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它让我觉得,学习化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生活,更好地认识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