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互聯網+”現代農業應用研究
定價:48.00元
作者:阮懷軍,封文傑,鄭紀業
齣版社:中國農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10923537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互聯網 ”現代農業應用研究》立足我國新形勢下農村發展現狀和國傢倡導的互聯網 政策,對“互聯網 農業”進行瞭詳細介紹,對已有的“互聯網 農業”發展實踐和取得的成效進行瞭介紹,對“互聯網 農業”理論進行瞭探索。
《“互聯網 ”現代農業應用研究》內容順應時代潮流,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可以幫助農村農民和社會大眾認識瞭解“互聯網 農業”。
目錄
前言
章 “互聯網 ”現代農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節 發展現狀
一、“互聯網 ”農業政策密集齣颱,為“互聯網 ”農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二、電商巨頭加大投入力度,深耕和農村農業市場變革
第二節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薄弱
二、生鮮農産品物流成本高
三、缺乏互聯網專業人纔
四、標準化生産程度低
五、農業與互聯網融閤睏難重重
第三節 發展趨勢
一、農場規模化生産經營模式
二、高效設施農業模式
三、龍頭企業産業化經營模式
四、農民專業閤作社社員服務模式
五、傢庭農場和種養大戶個體農業生産經營模式
第四節 對策建議
一、要統籌規劃、寬容創新
二、企業要順勢而為、把握平衡
三、公眾要與時俱進、積極擁抱
四、通力聯閤,提升信息化基礎設施水平
五、加大農村信息化人纔培訓力度,培育“互聯網 ”農業主體
第二章 “互聯網 ”現代農業要素分析
節 “互聯網 ”農業生産
一、“互聯網 ”農業生産環境監測
二、“互聯網 ”動植物生命信息監測
三、“互聯網 ”農産品采收後處理
四、“互聯網 ”農産品質量安全追溯
第二節 “互聯網 ”農産品流通
一、農産品流通現狀
二、農産品物流發展階段
三、農産品現代流通綜閤試點
四、農産品流通方式創新路徑
第三節 “互聯網 ”休閑農業
一、發展階段
二、發展目標
三、山東實踐
第四節 “互聯網 ”智能裝備
一、外智能化農業裝備發展動嚮
二、我國農業裝備技術重點發展方嚮
第五節 “互聯網 ”農業産業
一、“互聯網 ”大田種植
二、“互聯網 ”設施園藝
三、“互聯網 ”畜禽養殖
四、“互聯網 ”水産養殖
第六節 “互聯網 ”農村管理
一、“互聯網 ”農村管理的重要意義
二、“互聯網 ”農村管理案例分析
三、“互聯網 ”農村管理創新模式
第三章 “互聯網 ”現代農業信息平颱建設
節 國傢農業科技服務雲平颱建設
一、建設目標
二、建設原則
三、雲平颱的總體架構
四、重點建設內容
第二節 山東省農村農業信息化綜閤服務平颱建設
一、建設思路
二、建設原則
三、建設目標
四、建設內容
第四章 實施“互聯網 ”現代農業行動,支撐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
節 農業裝備智能化工程
一、我國農業裝備研究計劃及投入
二、我國農業裝備技術進展
三、農業裝備發展技術路綫圖
第二節 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
一、重要意義
二、區域試驗重點任務
三、區域試驗情況
第三節 農業電子商務示範工程
一、農業電子商務實施背景
二、農業電子商務示範工程基礎條件
三、農業電子商務實踐
第四節 全球農業數據調查分析係統建設工程
一、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和應用的重要意義
二、全球農業數據調查分析係統工作開展情況
三、山東實踐
第五節 農業政務信息化深化工程
一、“互聯網 ”政務打造智慧型
二、“金農工程”推動農業政務信息化深入
第六節 信息進村入戶工程
一、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開展情況
二、信息進村入戶工程主要任務
第七節 農業信息化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工程
第八節 農業信息經濟示範區建設工程
一、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
二、農業電子商務示範工程
三、信息進村入戶工程
四、農機精準作業示範工程
五、測土配方施肥手機信息服務示範工程
六、農業信息經濟示範區
第五章 “互聯網 ”現代農業發展案例
案例1:“互聯網 ”實現瞭農村農業信息服務資源整閤
案例2:“互聯網 ”實現農業生産智能化和精細化
案例3:“互聯網 ”實現農業産業優勢放大
案例4:基於區域作物全程營養管理的專用肥智能製造與服務體係
案例5:雪野農傢特産網創新助農模式新實踐
案例6:“雲農場”讓田野更有希望
案例7:棲霞市廟後鎮柏軍果品專業閤作社發展電子商務
案例8:濱州博興加快農村電商發展,助力農民脫貧緻富
案例9:濰坊市昌樂縣都昌村菩提電商發展之路
案例10:海陽市“惠客來”農村電子商務
案例11:“互聯網 ”農業下成長的萊豐網
案例12:農業鏈電商服務平颱
案例13:山東綠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案例14:萊蕪市淘實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案例15:“互聯網 基地 用戶”打造放心生鮮供應鏈
案例16:實施“互聯網 ”農業種子,促進現代種業健康發展
案例17:“互聯網 ”現代農業綜閤服務示範推廣
案例18:貨郎鼓鄉村電子商務服務平颱
案例19:杞農雲商“互聯網 ”特色農産品
案例20:眾誌電子“互聯網 ”行動
案例21:壹號桌“互聯網 ”加現代農業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阮懷軍,男,1964年齣生,現任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嚮為農業信息化、宏觀農業及科技管理。主持和承擔國傢科技支撐計劃、山東省自主創新重大專項、山東省科技攻關計劃、國傢科技閤作交流項目10餘項,組織製訂農村農業信息資源建設規範等5項省級標準,獲多項省級科技進步奬和技術發明奬,在國傢、省級以上學術期刊發錶論文20餘篇。兼任中國農學會科技情報分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高新技術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全球農業大數據和信息服務聯盟副秘書長兼理事、中國農學會計算機分會理事、山東省“互聯網 ”行動專傢谘詢委員會副主任、山東省科技情報學會副理事長、山東省電子政務專傢谘詢委員會成員、山東省農學會理事、山東省農業大數據産業技術創新聯盟副秘書長、全國食品質量控製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食品追溯技術分技術委員會委員。
阮懷軍,男,1964年齣生,現任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嚮為農業信息化、宏觀農業及科技管理。主持和承擔國傢科技支撐計劃、山東省自主創新重大專項、山東省科技攻關計劃、國傢科技閤作交流項目10餘項,組織製訂農村農業信息資源建設規範等5項省級標準,獲多項省級科技進步奬和技術發明奬,在國傢、省級以上學術期刊發錶論文20餘篇。兼任中國農學會科技情報分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高新技術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全球農業大數據和信息服務聯盟副秘書長兼理事、中國農學會計算機分會理事、山東省“互聯網 ”行動專傢谘詢委員會副主任、山東省科技情報學會副理事長、山東省電子政務專傢谘詢委員會成員、山東省農學會理事、山東省農業大數據産業技術創新聯盟副秘書長、全國食品質量控製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食品追溯技術分技術委員會委員。
封文傑,男,1979年齣生,副研究員,現於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方嚮為農村農業信息化。先後主持和參與承擔國傢科技支撐計劃、國傢“863”計劃、國傢星火計劃、軟科學計劃和山東省自主創新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等各類重點項目30餘項,作為骨乾參與瞭山東省國傢農村農業信息化示範省建設工作,在數據資源整閤、信息係統與平颱、農業物聯網、信息服務模式與機製等方麵取得瞭豐富的研究成果並進行瞭良好的示範推廣與應用。先後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奬1項、二等奬3項,其他各類科技成果奬勵10餘項;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産權30餘項。
鄭紀業,男,1982年齣生,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嚮為農業信息化、精準農業。自參加工作以來,先後參加完成國傢“863”計劃、國傢科技支撐計劃、山東省自主創新專項、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山東省自主創新計劃等項目10餘項,是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高新技術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農業工程學會會員。獲得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科技進步奬、山東省科技情報奬2項;獲得、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産權10餘項;參加編寫著作3部;發錶學術論文6篇。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位對科技前沿動態保持高度關注的科技愛好者,平時也喜歡閱讀一些與“互聯網+”相關的書籍。這本書雖然主題是農業,但其所涉及的“互聯網+”應用,其理念和技術深度,完全不輸給一些純粹的科技讀物。書中對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應用場景進行瞭非常細緻的描繪,而且這些應用都緊密結閤瞭農業生産的實際需求,具有極強的落地性。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區塊鏈技術在農産品溯源中的應用探討,這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創新,更是對食品安全信任體係的構建。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互聯網+”不僅僅是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更是正在深刻地重塑著我們賴以生存的農業基礎産業。它展現瞭科技如何賦能傳統産業,實現綠色、高效、可持續的發展,這讓我對科技的未來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書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看到的,被它的標題所吸引。讀完之後,我纔發現這本書的內容遠比我想象的要豐富和深刻得多。作者們並沒有僅僅停留在介紹“互聯網+”在農業中的應用,而是深入探討瞭這種應用對農業生産方式、經營模式、産業結構甚至社會效益所産生的深遠影響。我被書中關於如何構建智慧農業生態係統、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實現農業價值鏈的升級等內容深深吸引。書中還提及瞭鄉村振興戰略與“互聯網+”農業的融閤發展,這讓我看到瞭國傢層麵對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視和戰略規劃。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思想的啓迪,讓我對“互聯網+”農業的未來發展有瞭更宏觀、更全麵的認識,也讓我對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前景充滿瞭信心和希望。
評分我個人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多年,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農業生産效率的提升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這本書給我的啓發實在是太大瞭。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互聯網+”應用的指南,更像是一部現代農業發展的“路綫圖”。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大數據在農業生産中的應用的部分深感震撼。通過對土壤、氣候、病蟲害等數據的分析,農民可以做齣更科學的決策,比如選擇最適宜的作物品種、規劃最佳的播種和收割時間、以及精準用藥,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書中還提到瞭智慧農業園區和農産品質量追溯體係的建設,這些都是實現農業現代化、提升農産品附加值的關鍵。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農業生産的理解又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也更加明確瞭未來我工作的方嚮和重點。我迫不及待地想將書中的一些理念和方法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希望能為推動當地農業的轉型升級貢獻一份力量。
評分這本書我是一口氣讀完的,簡直太讓我意外瞭!我原本以為“互聯網+”現代農業會是那種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充斥著各種晦澀的技術名詞和抽象的概念,但事實證明我大錯特錯瞭。作者們用一種非常生動、接地氣的方式,把那些高大上的互聯網技術和農業生産的實際需求巧妙地結閤在瞭一起。書中大量的案例分析,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推演,而是真正發生在田間地頭、養殖場裏的故事。我看到瞭互聯網如何幫助農民精準施肥、科學灌溉,如何通過電商平颱將農産品直接銷售給消費者,省去瞭中間環節,提高瞭收入。我還看到瞭物聯網技術在畜牧業中的應用,如何實時監測牲畜的健康狀況,預警疾病的發生,這讓我深刻體會到科技的力量如何改變著傳統的農業生産模式。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並沒有迴避“互聯網+”農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睏境,比如農民的接受度、基礎設施的不足等等,並且也給齣瞭一些富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這讓這本書顯得更加真實可信,也讓我對未來現代農業的發展充滿瞭信心。
評分說實話,我不是農業領域的專業人士,我是一名普通的消費者,對“互聯網+”農業的概念也隻是略有耳聞。但是,這本書的標題“滿58包郵”和“互聯網+”現代農業應用研究,讓我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一直想瞭解,我們平常在網上購買到的那些新鮮、優質的農産品,背後究竟有哪些科技在支撐著?讀瞭這本書,我纔恍然大悟。原來,那些我們看到的“互聯網+”的應用,背後是如此復雜而精密的體係。從智能溫室的精準調控,到無人機植保的效率提升,再到冷鏈物流的快速配送,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深度融閤。書中還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平颱化、品牌化來提升農産品的市場競爭力,這讓我作為消費者,也更加理解瞭為什麼有些農産品價格會更高,因為背後確實凝聚瞭更多的科技投入和管理智慧。這本書讓我對“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讓我對互聯網改變農業,惠及消費者有瞭更深的體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