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棉花早衰理論與調控技術
定價:60.00元
作者:李存東
齣版社:中國農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10923863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無
內容提要
針對引起棉花早衰的關鍵問題,利用大田、旱棚光照培養室試驗以及人工整枝、環割主莖、嫁接和同位素示蹤等方法,研究揭示瞭棉花早衰發生的生理生態機製;明確瞭礦質營養、水分供應、土壤耕作、品種熟性、種子質量、播期、外源激素等因素與棉花早衰的關係及相應的調控技術,創建瞭以“閤理灌溉、均衡施肥、源庫協調、輕簡管理”為主要內容的棉花早衰防控技術體係。研究成果獲得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資助,被列為農業部主推技術,並獲得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奬。本書係統總結和論述瞭上述研究成果,具有很強的學術性和實用性。本書對豐富發展棉花栽培理論,指導棉花防衰栽培管理,深入開展相關科學研究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目錄
無
作者介紹
李存東,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傢百韆萬人纔工程***人選、國傢有突齣貢獻的中青年專傢,享受特殊津貼。近年來主持國傢項目等十餘項,主要從事棉花早衰生理與分子生態及其調控技術等科研工作,在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錶論文140餘篇,其中7篇被SCI、EI收錄,教學和項目等獲奬近10項。主編或參編著作(或教材)9部。
文摘
無
序言
無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棉花的學術專著,更是一部關於農業智慧的傳承。作者李存東博士在文中,不經意間流露齣他對棉花産業深厚的感情和長遠的考量。他所提齣的調控技術,並非空中樓閣,而是基於多年的田間實踐和深入的研究。我能感受到,他不僅僅是在寫一本技術手冊,更是在傳遞一種理念,一種對作物負責、對土地負責、對未來負責的農業倫理。書中的一些案例分析,更是生動形象,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鮮活起來,讓我仿佛置身於棉田之中,親眼見證瞭那些早衰的棉花如何在科學的乾預下重煥生機。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開始思考,農業不僅僅是簡單的耕種,更是一門充滿智慧的藝術,需要細心、耐心和科學的指導。
評分“RT”這個小小的後綴,在拿到這本書時,我一直在揣測它的含義,但當閱讀內容時,它似乎變得不那麼重要瞭。重要的是,我在這本書中看到瞭棉花産業的希望。對於我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來說,如何保障糧食安全和農産品供給,是永恒的課題。而棉花,作為重要的經濟作物,其健康生長直接關係到紡織業的發展和農民的收入。這本書直麵棉花早衰這一難題,並提供瞭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這無疑為整個棉花産業注入瞭一針強心劑。我看到書中對未來棉花種植模式的展望,以及對科技創新的強調,這讓我對我國農業的未來充滿信心。即使我不是農業領域的專業人士,閱讀這本書也能讓我感受到國傢在推動農業現代化方麵所做的巨大努力,以及科研人員為瞭這份事業所付齣的艱辛。這本書,是科技之光,也是希望之光。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仿佛經曆瞭一場知識的洗禮,對棉花這個看似平凡的農作物有瞭全新的認識。書中對“早衰”的定義和成因分析,簡直是細緻入微,讓我第一次瞭解到,原來棉花生長過程中,會有如此多的潛在“敵人”在伺機而動。從氣候變化、土壤養分失衡,到病蟲害的侵擾,再到栽培管理的不當,每一個環節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作者李存東博士,則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偵探,抽絲剝繭,將這些復雜因素一一羅列,並用科學的數據和嚴謹的邏輯進行論證。書中對各種檢測手段的介紹,也讓我看到瞭現代農業科技的強大力量,原來我們已經擁有如此多的工具,能夠及時發現並診斷棉花的“病情”。對於我這樣一個對農業知之甚少的普通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對農民的辛勞和農業科研的艱辛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這本《棉花早衰理論與調控技術》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我瞭。不是那種花裏鬍哨的,而是一種沉靜而有力量的感覺。深邃的藍色背景,點綴著幾抹白色,仿佛勾勒齣棉田在黎明前的寜靜,又或是夜晚星空下的沉思。書名“棉花早衰理論與調控技術”幾個字,字體端莊大氣,透露齣一種專業和嚴謹。看到作者李存東的名字,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那些在田間地頭辛勤耕耘的科研工作者形象,他們是支撐我國農業發展的脊梁。這本書的ISBN號 9787109238633 也很醒目,讓我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能輕易找到它。RT這個後綴,一開始我不太理解,或許是某個特定的版本標識,但它也增添瞭一絲神秘感。總而言之,光是這本書的“外在”,就足以讓我産生濃厚的興趣,迫不及待想翻開它,去探索棉花早衰這個看似復雜卻又至關重要的農業難題。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剝開棉花早衰的層層迷霧,讓我們這些普通讀者也能窺見其中的奧秘。
評分這本《棉花早衰理論與調控技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理論探索之外,更注重實踐層麵的指導意義。書中不僅僅停留在分析問題,更著力於解決問題。各種調控技術的介紹,可以說是“乾貨滿滿”,針對不同類型的早衰,提齣瞭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土壤改良和營養管理的章節,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科學施肥、閤理灌溉來改善土壤環境,為棉花提供充足的養分,從而增強其抗逆性。同時,書中對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技術也有深入的闡述,摒棄瞭過去粗放式的農藥使用,而是提倡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環保型措施,這對於當下追求綠色、可持續農業發展的趨勢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我甚至可以想象,這本書的讀者,無論是專業的農技人員,還是有心學習的種植戶,都能從中找到適閤自己的解決方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