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太极法说
定价:65.00元
作者:二水居士 校注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3048174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吴鉴泉题签藏本○俗称“三十二目”,杨氏家传经典拳谱
内容提要
《太极法说》,俗称三十二目,为杨氏家传拳谱,具备独特的拳学概念,系统的拳学理论,且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对太极拳界有的理论指导意义。本版选用吴鉴泉题签“太极法说”为扫描本加以点校,并作详细注释。
目录
原版影印/ 001八门五步/ 058八门五步用功法/ 064固有分明法/ 066粘连随/ 069顶匾丢抗/ 070对待无病/ 071对待用功法守中土/ 073身形腰顶/ 075太极圈/ 076太极进退不已功/ 078太极上下名天地/ 080太极人盘八字功譺訛/ 081太极体用解/ 082太极文武解/ 087太极懂劲解/ 090八五十三势长拳解/ 092太极阴阳颠倒解/ 094人身太极解/ 098太极分文武三成解/ 107太极下乘武事解/ 108太极正功解/ 109太极轻重浮沉解/ 110太极四隅解/ 113太极平准腰顶解/ 114太极四时五气解图/ 118太极血气根本解/ 119太极力气解/ 120太极尺寸分毫解/ 122太极膜脉筋解/ 124太极字字解/ 127太极节拿抓闭尺寸分毫解譻訛/ 129太极补助譼訛气力解/ 130……
作者介绍
江澜,自号二水居士,奉化棠溪人,寓居嘉兴。1987年从王清发老师学习杨式李雅轩老师一脉太极拳,1992年从蔡光圻老师学习推手。2003年初,因缘结识金仁霖老师,系统学习杨式叶大密老师一脉太极拳之拳技、拳理、拳史及教学体系至今。创立一多庐太极文化传播公司,致力于太极拳传播与推广;受聘于新加坡传统杨式太极拳协会等担任武术顾问;创立马来西亚槟城一多庐太极拳协会,担纲顾问暨总教练。手谈之余,勤于笔耕,在《武魂》《太极》《精武》《武术家》等杂志刊登十数篇文章,出版有《一多庐太极体悟录》、《杨家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目探究》等著作。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哲学思想抱有浓厚的兴趣,而《太极法说》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太极”这一核心概念的绝佳机会。但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本书并没有以一种大家容易接受的普及式写法来呈现,而是直接切入了其哲学根源和宇宙观的探讨。书中的文字,带着一种古朴而又深邃的力量,它并非在教授某种技能,而是在引导读者去认识宇宙的运作规律,以及生命存在的本质。我反复研读了书中关于“太极”作为万物本源的论述,以及它如何衍生出阴阳,进而形成万事万物的演变过程。这种宏大的视角,让我对自身的存在以及周围的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开始思考,我们日常所经历的一切,是否都遵循着某种更为根本的规律?书中的一些比喻和阐释,虽然初读时有些晦涩,但一旦领悟,便会觉得豁然开朗。它让我看到,原来我们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在逻辑。这本书,更像是提供了一套认识世界和理解生命的“操作系统”,需要我去学习和适应。
评分初拿到这本《太极法说》,原本是抱着一种较为轻松的心态,大概是想找些能让我放松身心的读物,又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太极”这个概念有点儿好奇。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并非我想象中的那种轻松科普,而是一种沉甸甸的、似乎承载着历史厚重感的文字。书中的论述,远非我原先设想的那么浅显易懂,它开始探讨一些更为深刻的哲学层面,以及那些与我们日常生活看似遥远,实则又息息相关的智慧。我开始尝试着去理解那些复杂的概念,比如“道”、“无极”、“太极”的生成演变,以及它们在宇宙运行中的作用。不得不说,这需要一种静心和耐心,尤其是在阅读那些涉及到宇宙观、生命观的篇章时,我时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甚至会走出书房,到户外去感受那份天地间的自然律动。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很多过去习以为常的现象,在书中的阐释下,似乎有了新的维度和解释。这种阅读体验,与其说是消遣,不如说是一种自我探索和精神上的洗礼。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太极”这个词汇本身,它更像是一扇门,引领我窥探那个更为宏大、更为古老的思想体系。
评分当我拿起《太极法说》,我预设的阅读体验大概是那种温和的、循序渐进的知识普及。然而,这本书的开篇就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不像许多同类书籍那样,从一个简单的定义或历史渊源开始。取而代之的是,它直接深入到了一种更为抽象和形而上的讨论,探讨“太极”作为宇宙本源的意义。书中的语言,充满了古老的智慧和深沉的哲思,每一个字句似乎都蕴含着千年的沉淀。我发现,这本书并非是在教人如何“做”太极,而是教人如何“理解”太极,理解它背后所代表的宇宙运行的根本法则。我对书中关于“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的阐述尤为着迷,它以一种近乎于创世的宏大叙事,描绘了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发展。这种阅读让我感到一种思维的飞跃,我开始将这种哲学理念与我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相结合,试图去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认知上的局限,同时也指引我去探索那些更广阔、更深刻的未知领域,它所带给我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启迪和升华,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获取。
评分我承认,刚开始读《太极法说》的时候,我被它那严谨的逻辑和精辟的论述给震撼了。这书似乎并没有打算取悦读者,它更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向你揭示宇宙万物的本源。书里对“太极”的阐述,绝非是简单的动作招式讲解,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更为宏观的框架之下,探讨其作为天地万物生长、变化的根本动力。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对于“阴阳”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细致描绘,它让我看到,原来我们身边的一切,无论是光明与黑暗,静止与运动,都并非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开始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之道。同时,书中对“道”的解读,更是把我引向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层思考。我开始反思,我们个体生命的轨迹,与这宏大的宇宙规律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共通的联系?这种阅读,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思维上的拓展,仿佛打开了身体之外的另一个感官,去触碰那些更本质、更深刻的道理。
评分说实话,《太极法说》的阅读过程,对我来说,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探险”。我不是那种能够轻易接受抽象概念的人,而这本书,恰恰充斥着大量需要我反复琢磨的哲学思辨。我承认,在很多时候,我都会感到力不从心,那些关于“无形生有形”、“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描述,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书。我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翻阅,甚至会借助一些其他的辅助资料,来试图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深层含义。然而,也正是这种挑战,激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发现,一旦我能够抓住书中某个核心的观点,然后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读,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任何轻松愉快的读物都无法比拟的。书中关于“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人类的烦恼和痛苦,并非源于外界的压力,而是源于我们自身与自然规律的背离。我开始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理念,应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做决定时,多一些思考,少一些冲动,多一些观察,少一些主观臆断。这本书记载的,是一种古老而深刻的智慧,需要我去用心去体会,去实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