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学国画—中国画技法普及教材(三):山水集
定价:25.00元
作者:徐湛 崔松石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1100325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全书共分五章,重点介绍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包括树的画法、山石的画法、水和云的画法、船与建筑的画法以及整幅山水画的习作步骤。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既有分部练习,又有创作参考。本书适用于美术工作者及书画爱好者参考选用。
内容提要
目录
章 学习国画的基本知识第二章 树的画法
作者介绍
徐湛,字澄华,1945年5月生于北京,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专攻写意花鸟画和书法,师从李苦禅、郭味蕖和欧阳中石,在中国写意花鸟画、书法、诗词及美学理论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的书画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风格清新,雅俗共赏,不但笔墨厚重,丰润华滋,且充满诗情画意,格调高雅。其作品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与写实功夫,又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和生活基础,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为当今中国画坛广泛瞩目。崔松石,当代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传统中国画楼阁山水的重要代表。早年毕业于北京艺术设计学院,进修于北京画院。幼喜画画,山水启蒙于郭传璋、溥松窗两位老师,后继续深造,兼攻文学、书法、篆刻得秦仲文、吴镜汀、郭风惠、邓散木等诸多名家教授。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觉得,学习国画,特别是山水画,最难的就是把握那种“气韵生动”的感觉。很多教程可能会给你讲很多笔墨的技巧,但就是少了那么点“魂”。这本《山水集》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没有一开始就让你去临摹那些复杂的山水,而是从最基础的笔墨语言入手,比如如何用线条勾勒出山石的轮廓,如何用墨的浓淡干湿来表现山体的层次和体积感。书里对于“墨分五色”的解释,我看了好多遍,也跟着练习了好久,才逐渐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调墨,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不同的墨色在画面中能够传达出什么样的意境和情感。比如,用浓墨可以表现近景的山石,显得厚重有力;用淡墨则可以描绘远山,营造出朦胧缥缈的意境。此外,书中还讲解了如何运用“皴法”来表现山石的纹理,从披麻皴到斧劈皴,每一个皴法都有详细的笔法示范和范例,让你能够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和表现力。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在传授技法的同时,非常注重引导读者去感受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之美,让你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领悟到中国画的灵魂。
评分我一直认为,好的绘画教程,不仅仅是教你“怎么画”,更重要的是教你“为什么这么画”。这本《山水集》在这方面做得十分到位。它不仅仅列举了各种技法,更深入地阐释了每种技法背后的原理和意图。比如,在讲解“点”的时候,它不会仅仅告诉你用笔怎么点,而是会解释不同形状、大小、疏密、颜色的点,分别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比如表现树的种类、远近、季节变化等等。同样,在讲解“勾勒”的时候,它也会分析不同的线条,如粗细、虚实、刚柔,如何赋予山石不同的性格和质感。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留白”的讲解。在中国画中,留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不是“空”,而是“虚”,是意境的延伸。这本书花了很大的篇幅来阐述留白的艺术,如何运用留白来营造空间感、透气感,以及烘托主体。我之前总觉得留白很难把握,但通过这本书的讲解,我才意识到,留白本身就是一种“画”。它让我从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中国山水画,不再仅仅是线条和色彩的堆砌,而是一种包含哲学思考和东方美学的艺术形式。
评分这套《学国画》系列,尤其是这本《山水集》,真是我近期遇到的宝藏。我一直对中国山水画心驰神往,但总觉得望而却步,总以为需要极高的天赋和深厚的功底。直到我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原来入门可以如此亲切。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理论堆砌的学术著作,而是真正从零基础的爱好者出发,把复杂的技法拆解得明明白白。比如,对于山石的皴法,书中用了大量图例,从小小的笔触到整幅的山峦,层层递进,讲解得非常细致。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点”的运用,不仅仅是点缀,而是如何通过不同形态、大小、浓淡的点来表现树木、苔藓,甚至岩石的质感,这让我豁然开朗。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经典的山水画作品分析,但不是枯燥的临摹指导,而是从构图、意境、用笔用墨等角度,引导我们去欣赏和理解,而不是一味模仿。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步骤练习了几次,虽然还远远达不到大师的水平,但至少我能画出像样的树和山了,那种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它让我看到了学习国画的希望,也让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投入其中。
评分拿到这本《山水集》的时候,我最惊喜的是它非常注重写生的指导。很多国画教程,特别是针对山水画的,往往会把重心放在临摹古人名作上,这固然重要,但对于初学者来说,缺乏写生的训练,很难真正理解自然山水的形态和神韵。这本书却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它不仅指导我们如何观察自然,如何提炼山水的元素,还给出了一些实用的写生技巧。比如,它会教你如何构图,如何取舍,如何在速写中捕捉山水的精神。书中还配有很多作者外出写生的作品,这些作品非常生动,不是那种刻板的描摹,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通过这些作品,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写生时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写生,虽然笔下的山水远不如书中那般灵动,但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在进步。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山水画,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带着我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山水的脉动。
评分我个人是比较喜欢那种能激发我创作欲望的教程,而不是那种一味地灌输理论的。这本《山水集》恰好就做到了这一点。它在教授基础技法的同时,非常强调“意境”的营造和“个性化”的表达。书中不仅仅有对基础笔墨的讲解,更有对如何通过笔墨来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理解的探讨。比如,在讲解如何画出“灵秀的山水”和“雄浑的山水”时,它不仅仅给出不同的笔法,更重要的是引导你去思考,什么样的笔墨才能传达出“灵秀”或“雄浑”的气质。它还鼓励读者在掌握了基本技法后,大胆尝试自己的风格,不必拘泥于古人的窠臼。我特别喜欢书中穿插的一些“创作心得”和“画家随笔”,这些内容让我感觉作者就像一位和蔼的长者,在和我分享他的创作经验和感悟,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这些内容往往能触动我的内心,让我对山水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强烈的创作冲动。它让我觉得,学习山水画,不仅仅是技巧的学习,更是一场对心灵的洗礼和对自我情感的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