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建築與環境攝影
定價:48元
作者:石戰傑
齣版社:浙江攝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51419321
字數:
頁碼:17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建築與環境攝影/普通高校攝影專業係列教材》以空間、透視、影像為基點,書寫建築與環境的攝影錶現。分彆從建築與環境攝影的目的和屬性、空間透視與影像的關係、攝影設備及材料的選擇、建築景觀的外部攝影錶現、建築內部空間的攝影錶現以及建築和環境作為藝術錶現等六個部分作瞭係統分析和闡述。
目錄
作者介紹
石戰傑,浙江傳媒學院攝影係教師,1974年生於河南洛陽,曾就讀於鄭州航院、鄭州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學術興趣:影像史學及當代影像文化現象。
論文發錶:
《當紀實成為一種精神——徐肖冰革命攝影研究》
《對當前攝影基金建立與發展的思》
《不能忘卻的古根海姆奬》
《當今大畫幅攝影的核心價值與意義》
著作齣版:
《尋找故鄉》(鳳凰齣版集團江蘇美術齣版社,2016年)
《攝影藝術》(清華大學齣版社,2014年)
主持項目:
《徐肖冰攝影研究》浙江傳媒學院科研項目(2013年)
《浙江檔案館》建築攝影創作項目(2017年)
參與項目:
《中國大運河影像誌》項目(2015年,擔任主攝影師)
《杭州中國刀剪劍博物館》項目(2013年,擔任主攝影師)
《浙西祠堂建築的保護與開發》項目(2015年,擔任主攝影師)
文摘
序言
序
前言 從立體空間到平麵錶現的攝影
章 建築與環境攝影概述
節 建築及建築錶現
第二節 攝影的特性與建築的錶現
第三節 建築與環境攝影的分類
第二章 透視、空間和攝影錶現
節 透視與透視類型
第二節 透視與影像
第三節 “透視失真”的控製
第三章 攝影設備與感光材料
節 建築與環境攝影對影像的要求
第二節 照相機成像的基本原理
第三節 常見照相機特性分析
第四節 建築與環境攝影的設備選擇
第五節 記錄影像的載體(膠片與影像傳感器)
第四章 建築外部景觀的攝影錶現
節 建築外部景觀攝影錶現的內容
第二節 拍攝前的;隹備
第三節 建築外景拍攝
第四節 主題訓練與案例——由作業模式到工作模式
第五章 建築內部空間與環境氛圍的攝影錶現
節 建築內部空間的攝影錶現
第二節 從攝影的角度看建築內部空間的特點
第三節 建築內部空間攝影策略
第四節 主題訓練與案例
第六章 作為藝術的建築與環境攝影
節 建築與環境成為藝術攝影的可能性
第二節 曆史視野中的國外建築與環境攝影
第三節 中國當代藝術攝影中的建築與環境
緻謝
參文獻
我一直認為,建築攝影僅僅是記錄下建築的外形,但這本書顛覆瞭我的想法。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建築攝影,是捕捉建築與它所處的環境之間的關係,是理解建築所傳達的文化和情感。書中大量的實例,都非常有說服力地展示瞭這一點。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光影藝術”的部分。攝影師對光綫的運用齣神入化,無論是晨曦初露時的柔光,還是夕陽西下的暖色調,亦或是夜幕降臨時的人工照明,他都能巧妙地利用這些光綫來塑造建築的輪廓,突齣建築的材質,甚至營造齣戲劇性的視覺效果。有些照片,讓我感覺仿佛置身於一個由光影構成的夢境之中。 此外,書中還涉及瞭一些關於環境倫理的思考,探討瞭建築如何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這些內容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攝影技巧的指南,更是一次關於我們如何與世界互動的深刻反思。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周圍的世界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對建築的意義有瞭更全麵的認識。
評分當我翻開這本書時,我原本以為它會是一本枯燥的專業書籍,充斥著各種技術術語和生硬的理論。然而,事實恰恰相反。這本書以一種極其生動有趣的方式,嚮我展示瞭建築攝影的魅力。作者的文字功底相當深厚,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大量精彩的攝影作品,將抽象的攝影理念變得觸手可及。 我最欣賞的是書中對於構圖和光綫的講解。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各種構圖法則,而是通過分析具體的案例,讓我明白為什麼某個構圖會如此吸引人,為什麼某種光綫能夠如此有效地烘托齣建築的質感。他甚至會分享一些拍攝時的“小技巧”,比如如何利用清晨的柔光來捕捉建築的輪廓,或者如何通過後期處理來增強照片的視覺衝擊力。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真的掌握瞭一些攝影的“秘密武器”,迫不及待地想去實踐。
評分老實說,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吸引瞭我,簡約而富有藝術感。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書中精美的攝影作品深深吸引。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夠將冰冷的建築變得有溫度,將單調的環境變得富有生機。 書中對於城市景觀的描繪,讓我看到瞭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城市。那些我每天都能看到的建築,在作者的鏡頭下,呈現齣前所未有的視角和細節。我尤其喜歡那些捕捉到建築與自然元素相互作用的畫麵,比如攀附在牆壁上的綠植,或是倒映在水麵上的建築剪影,都充滿瞭詩意和生命力。 更令我驚喜的是,書中還分享瞭許多關於攝影師的創作心路曆程。他會講述自己是如何構思拍攝主題,如何與建築師溝通,以及在拍攝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樂趣。這些真實的經曆,讓我感覺非常親切,仿佛也在和一位老朋友分享他的創作心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攝影作品集,更是一次充滿人文情懷的分享,它讓我對建築攝影産生瞭更濃厚的興趣,也激勵我去發現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仿佛一場關於城市與自然的對話。書中的每一幅攝影作品都精準地捕捉瞭建築與環境之間微妙而深刻的聯係。我尤其喜歡那些展現古老建築如何與現代都市景觀巧妙融閤的篇章,那種時空的穿越感和曆史的厚重感撲麵而來。攝影師的視角非常獨特,他能發現那些常人不易察覺的美麗細節,比如光影在建築立麵投下的斑駁痕跡,或是被風雨侵蝕的牆壁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此外,書中關於生態攝影的部分也讓我大開眼界。我從未想過,原來建築的形態也能如此詩意地融入自然之中。那些依山傍水的現代建築,仿佛是從大地生長齣來的,與周圍的植被、水體渾然一體,形成一種和諧共生的美學。攝影師對於色彩的運用也極具匠心,暖色調的陽光灑在混凝土上,與冷色調的植被形成鮮明對比,卻又意外地和諧。每一張照片都像一首無聲的詩,讓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它不僅僅是一本攝影集,更是一次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反思。
評分這本書就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見那些隱藏在日常景觀中的建築之美。我一直對攝影抱有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在拍攝建築時,畫麵總是顯得有些呆闆,缺乏生命力。而這本書,則徹底改變瞭我的認知。作者用他獨到的眼光,為我們展現瞭建築的多樣性和生命力,即使是那些平凡的建築,在他的鏡頭下也能煥發齣不一樣的光彩。 我尤其喜歡書中那些關於“場所精神”的討論。作者不僅僅是記錄建築的外觀,他更注重捕捉建築所承載的情感和故事。他會去探索建築的曆史背景,理解建築師的設計理念,然後通過攝影作品將這些無形的東西具象化。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有一組關於老舊廠房改造的作品,原本破敗不堪的建築,在他的鏡頭下卻充滿瞭懷舊的氣息和工業文明的印記,仿佛在訴說著一段被遺忘的曆史。這種將人文關懷融入攝影的視角,讓我感到非常動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