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想知道大千世界之谜
定价:39.00元
作者:王志明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3-01
ISBN:9787507419344
字数:
页码:34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想知道大千世界之谜》一书是由科普作家通过精心收集整理、编辑而成的一部比较全面的世界之谜读物,《想知道大千世界之谜》汇集了过去已发现和近年来世界各地新发现的各种科学未解的事物和现象。书中所记载的各种未解之谜,可以满足青少年读者的那种好奇心,如果他们将来能破译书中之谜,他们就将成为我们国家未来科学的栋梁人才。可以说,自然之大,宇宙之大,有多少谜底在等着青少年读者去认识、去探索、去揭开!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苍茫宇宙从何而来,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就引人入胜的问题。几千年以前,我国就流传着盘古氏开天辟地的故事;西方则创造了一个“上帝”。《圣经》里记载着,上帝用说话的方式要来了天地万物、光明和黑暗。当古代的人们无法解释一些干奇百怪的自然现象时,就编造神话,借助神灵的威力,这是可以理解的。
几千年过去了。历史发展到今天,关于宇宙的模型总算有了几个蕴藏着科学内涵的说法,其中有影响的是“大爆炸宇宙学”,它能够解释许多的已经观测到的事实。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观测到的宇宙”曾经有过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内,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着,物质密度也随之从密到疏地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疏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
其具体过程,可以这样来理解:宇宙早期,如同一个“原始火球”,它具有100亿度以上的高温和极大的密度。因为高温,“原始火球”很不稳定,大约在200亿年前,它终于爆炸了,整个体系刹那间快速膨胀着,宇宙间充满了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形态的物质。膨胀继续着,温度很快地降了下来。几分钟后,温度已下降到10亿度左右,这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宇宙中的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告一段落;降到几千度时,爆炸产生的强烈辐射进一步减退,宇宙间弥漫着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进而演化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直至人类今天看到的宇宙。有人想按比例尺画地图那样,将过去的近200亿年的宇宙演化历程浓缩在一年里,得出一个极为直观和有趣的“宇宙日历”:1月10曰,大爆炸,宇宙脱颖而出;5月1日,浩瀚的银河系诞生;9月9日,太阳系问世;9月14日,地球形成。9月24日,地球上的原始生命出现;11月12日,绿色植物破土而出;12月26目,更高级的哺乳动物来到了这个世界。12月31日0时22分30秒,原始人类站在地球上;23分46秒,北京猿人开始用火;23分59秒,中国历史延续到春秋,宋代;24分,全球进入了迄今仍在继续的现代化社会,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类历史只不过是宇宙岁月中极其短暂的一瞬间。
宇宙的形成真的是这样的吗?目前,谁也不能够百分之百地肯定,但是比起其他宇宙模型的观点来,大爆炸宇宙学确实能较好地解释一些神奇的宇宙现象,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事实:
已观测到的宇宙间所有的天体年龄还没有发现超过或者等于200亿年的。这是因为它们都诞生在宇宙温度急剧下降之后,太阳不过是50亿年前的产物。
通过观测还发现,许多星系的光谱都有“红移”现象。天文学家们知道,当发光体向离开我们的方向运动的时候,人们接收到的光谱线就会移向红色的这一端。星系光谱的红移正意味着它们是在远离我们而去,或者说它们正在退行。退行。意味着宇宙在膨胀,这正如在吹气球的时候距离会因气球胀大而增大是一个道理。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退行的速度和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即距离越远,退行速度越快。这个规律被称之为“哈勃定律”。
序言
这本书的命名,仿佛是在邀请读者踏上一场未知的旅程,去探寻那些隐藏在日常表象之下的深邃与奇妙。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那种令人惊叹的科学发现,或是那些在人类文明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谜团。我渴望从中了解到,那些看似毫不相关的现象,是否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那些古老的传说,是否隐藏着被遗忘的智慧?或许,它会引领我们走进生命的奥秘,探究DNA的奇迹,或者揭示意识的起源。又或许,它会带我们穿越时空的界限,去理解黑洞的神秘,或者猜想宇宙的未来。我期待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思维的启发,一种对世界万物的好奇心的点燃。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在讲述“世界”的故事,更是在讲述“我们”的故事,以及我们在这个浩瀚宇宙中的位置。我希望它能让我们在合上书页的那一刻,对这个世界,以及对我们自己,都多了一份新的认识和感悟。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想知道大千世界之谜》,让我立刻想到了那些引人入胜的纪录片,那种将复杂的问题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观众的风格。我猜想,作者在写作时,一定也运用了类似的技巧。或许书中会穿插大量的图片、图表,甚至是故事性的叙述,来帮助我们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我特别期待它能够揭示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却又至关重要的科学原理,比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会有潮汐?又或者,它会讲述一些历史上伟大的发现和探索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人类智慧的光辉。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进行讲解,避免枯燥的学术术语,让我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增长知识,还能获得乐趣。如果这本书能让我了解到一些关于人类自身,关于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甚至关于生命意义的新见解,那将是最大的惊喜。总而言之,我期待它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并且能够让普通读者也乐在其中的科普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已经足够引人入胜,用一种低饱和度的色彩勾勒出抽象的山脉和星空,让人在翻开扉页之前,就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我喜欢这种不直接点破主题,而是用意象去暗示的方式。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古老的传说,那些关于世界起源、宇宙诞生,以及人类文明如何一步步探索自身存在的奥秘。书中可能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是一种引导,一种对读者内在思考的激发。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宏大而抽象的概念,转化为读者能够理解并产生共鸣的文字的。是旁征博引,还是娓娓道来?是逻辑严谨,还是充满想象?也许它会像一本旅行日志,记录着一次次穿越时空的探索,又或者像是一场哲学辩论,层层剥茧,触及本质。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打破我原有的认知边界,让我对“大千世界”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敬畏。总而言之,这本《想知道大千世界之谜》预示着一场智识与情感的双重旅程,我已迫不及待想要启程。
评分说实话,光是“大千世界之谜”这个标题,就已经勾起了我内心深处的那份求知欲。我本身就对那些超出日常经验的现象充满了好奇,比如,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是否是唯一的生命?那些古老的文明,为何会突然消失?又或者是,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思想的本质又是什么?这本书似乎就是在回应这些深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问题。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令人信服的解释,或者至少能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方向。我也会关注作者的写作风格,是严谨的科学论证,还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叙述?我期待它能像一个睿智的长者,用平和的语言,向我们揭示世界的奥秘。它也许会让我们重新认识自然,认识生命,甚至认识我们自己。我希望它能带来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们在面对未知时,不再感到恐惧,而是充满探索的勇气。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窗户。
评分从书名来看,这本书似乎是在试图解开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又深藏玄机的世界真相。我很好奇作者会从哪个角度切入,是科学的求证,还是历史的溯源,亦或是哲学的思辨?或许它会从微观的粒子世界,探究物质最基本的构成;又或者是宏观的宇宙星辰,描绘生命的起源与终结。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解答一些我长期以来困扰我的问题,比如,我们所处的这个现实,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那些隐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力量,又是怎样的存在?我甚至猜想,作者会不会探讨一些更加飘渺的议题,比如意识的本质,时间的可逆性,或者平行宇宙的可能性。这本书的价值,我想并不仅仅在于提供答案,更在于提出问题,引发我们去质疑,去探索。它也许会挑战我们现有的世界观,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我们认为理所固定的事物。我喜欢那种能够让人“脑洞大开”的书,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这样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