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堂极简物理课 9787535789273

七堂极简物理课 978753578927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意] 卡洛·罗韦利,博集天卷 出品 著
图书标签:
  • 物理学
  • 科普
  • 极简
  • 科学
  • 大众
  • 入门
  • 知识
  • 思维
  • 宇宙
  • 时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789273
商品编码:29837817593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6-05-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七堂极简物理课 作者 卡洛·罗韦利,博集天卷 出品
定价 39.00元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ISBN 9787535789273 出版日期 2016-05-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用诗一般简洁优美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20世纪以来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的结构,空间的颗粒,时间的本质……在这七堂简单明了的物理课里,作者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奇妙的物理学的世界,也带我们轻盈地飞过重重障碍,窥见科学的深刻与美丽。没有繁琐的方程,只有诗意的讲述,即使没有科学背景的人也能轻松读懂。


   作者简介
卡洛·罗韦利,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圈量子引力理论的开创者之一。曾在美国、意大利工作,现在法国带领量子引力研究小组。他对科学哲学、科学史也颇有研究,长期在《24小时太阳报》《共和国报》等意大利报纸上发表文章。


   目录
自序
课 美的理论
第二课 量子
第三课 宇宙的构造
第四课 粒子
第五课 空间的颗粒
第六课 概率、时间和黑洞的热
尾声 我们
索引


   编辑推荐

1. 《生活大爆炸》《万物理论》《星际穿越》的灵感源头,关于引力波、相对论、黑洞、宇宙的结构、时间的真相……7堂优美短课,带你领略物理之美,宇宙之奇妙。全书只有一个公式,即使没有科学背景的人也能读懂,激发你对科学的好奇与热爱,颠覆你对世界的直觉

2. 100页小书创造的意大利销售奇迹,击败小说《五十度灰》 !《卫报》《经济学人》《独立报》《新科学家》《每日电讯报》2015年度好书,《自然》《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出版人周刊》等一致好评
3. 英国**封面设计师 Coralie Bickford-Smith 创作星空图,英国切尔滕纳姆年度插画奖得主马岱姝创作插画。精美装帧,工艺考究,充分呈现设计原貌。


   文摘




   序言

宇宙的低语:探索宏观与微观的奇妙旅程 图书名称:《宇宙的低语:探索宏观与微观的奇妙旅程》 ISBN:9787535789284 作者:李文瀚 --- 导言:在星辰与粒子间漫步 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心是永恒的驱动力。从仰望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到探究构成我们自身的最基本单元,科学的探索从未停歇。《宇宙的低语:探索宏观与微观的奇妙旅程》并非一部枯燥的教科书,而是一次精心编排的、充满激情的精神远足。本书旨在带领普通读者,穿越宏大尺度的宇宙学奇观与精微尺度的粒子物理迷宫,理解我们所处世界的根本法则是如何被精妙地编织在一起的。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由两种截然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物理学框架所统治的领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描绘了引力与时空的宏伟画卷,而量子力学则揭示了原子核内部那充满概率与不确定性的奇特景象。本书的核心目标,正是以清晰、生动的语言,解构这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理论,揭示它们背后的哲学意蕴与日常关联。 第一部分:时空的编织者——宏观宇宙的壮丽史诗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离开地球的摇篮,进入广袤无垠的宇宙剧场。我们将从伽利略的望远镜时代开始,逐步迈入现代天体物理学的核心领域。 第一章:牛顿的遗产与爱因斯坦的革命 我们首先回顾经典物理学的辉煌成就——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它成功地将苹果落地与行星运行统一于同一个数学框架之下。然而,当我们深入研究光速和高速运动时,经典物理的局限性便暴露无遗。 随后,我们将进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领域。相对论不仅仅是关于“速度”的理论,更是关于“时空”本质的深刻洞察。狭义相对论如何颠覆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独立性的传统观念?光速不变的原理如何必然导向质能等价($E=mc^2$)这一宇宙中最著名的公式?我们不仅会探讨这些公式的推导逻辑,更会描绘出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在高速粒子对撞机中被精确验证的实验场景。 第二章:引力的新视角——广义相对论的几何美学 广义相对论是关于引力的几何理论。本书将用生动的比喻解释“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这一核心思想。我们将探讨弯曲时空的具体表现:水星轨道的微小异常如何成为广义相对论的首个铁证;光线在恒星旁弯曲的现象——引力透镜效应,如何成为我们观测遥远星系的重要工具。 此外,我们将深入探讨引力场的极端产物:黑洞。从史瓦西半径的计算,到事件视界的不可逾越性,再到围绕黑洞吸积盘发出的耀眼光芒,我们构建了一个从理论预测到实际观测(如事件视界望远镜的图像)的完整路径。我们将讨论奇点处的物理学失效,以及信息悖论等前沿难题。 第三章:宇宙的创生与命运——从大爆炸到暗能量 宇宙的故事始于一个难以想象的热、密集的瞬间——大爆炸。我们将审视支持大爆炸理论的关键证据:宇宙的膨胀(哈勃定律),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这一“创世回音”。我们将详细解读CMB图像中那些微小的温度涨落,正是这些涨落孕育了后来的星系和星系团。 然而,宇宙学研究的深入也带来了更深的谜团。暗物质——那些不发光却占据了宇宙绝大部分质量的神秘物质,是如何被探测到的?它们的引力效应在星系旋转曲线和星系团的运动中留下了清晰的“指纹”。 更为令人费解的是暗能量。自从上世纪末发现宇宙加速膨胀以来,暗能量便成了现代物理学的最大挑战。本书将介绍当前主导宇宙演化的驱动力——一个遍布宇宙的负压力的存在,并探讨“宇宙学常数”的起源与真空能的难题。 第二部分:微观世界的量子迷宫——粒子与概率的舞蹈 当我们的目光从星系团缩回到原子内部,物理学的规则似乎完全变了个样。第二部分将引领读者进入量子力学的奇特世界,理解物质最深层的构成和行为。 第四章:量子的诞生与波粒二象性 量子力学的起源充满了矛盾与革命。我们将追溯普朗克对黑体辐射的解释,以及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成功阐释,认识到能量在微观世界中是“一份一份”的(量子化)。 随后,我们将面对波粒二象性这一核心概念。光不仅仅是波,电子也不仅仅是粒子。著名的双缝实验将作为核心案例,直观展示观测行为如何改变物理实在的性质。我们将介绍德布罗意波,并探讨物质波的实验验证,理解为何我们日常经验中的粒子行为会被概率所取代。 第五章:不确定性与叠加态——薛定谔的方程 量子力学不再提供确定性的轨迹,而是提供概率的波函数。我们将探讨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理解为何我们无法同时精确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这不是测量仪器不够精密,而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 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核心,它描述了波函数随时间如何演化。我们将以氢原子能级为例,展示如何利用这个方程精确计算出原子光谱,理解电子是如何稳定地“占据”在特定的轨道上,而非螺旋坠入原子核。 第六章:纠缠的幽灵与标准模型的构建 在微观世界中,粒子间的联系可以超越时空。量子纠缠——爱因斯坦称之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是本书最引人入胜的话题之一。我们将通过贝尔不等式和相关的实验,证明这种非定域性的关联是真实存在的,它为未来的量子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 最后,我们将聚焦于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这个模型是人类对基本物质构成的最成功的描述,它将构成一切物质的夸克(如上夸克、下夸克)和传递相互作用力的规范玻色子(如光子、胶子、W和Z玻色子)归类在一起。我们将解释电磁力、强核力与弱核力是如何通过这些粒子的交换来实现的。 本书的终章将聚焦于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它解释了基本粒子如何获得质量,完成了标准模型的“最后一块拼图”。 结语:未竟的探索 《宇宙的低语》是一次对人类知识边界的审视。我们已经能够精确地描述从宇宙诞生到原子内部的绝大多数现象,但物理学的前沿仍充满挑战: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如何统一?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真面目是什么?弦理论、圈量子引力等“万有理论”的探索指向何方? 本书希望激发读者对科学的敬畏之心,理解物理学不仅是发现已知,更是提出未知。在宏大的宇宙尺度和精微的粒子世界中,我们听到的,是宇宙永恒的低语,邀请我们继续探索。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对于“极简”二字是有些疑虑的。我担心它会过于简化,流于表面,而无法真正触及到物理学的精髓。然而,阅读的过程却给了我巨大的惊喜。作者展现了一种令人惊叹的驾驭能力,他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里,将那些复杂的物理学理论,以一种清晰、逻辑性极强的结构呈现出来。我发现,他所说的“极简”,并非是内容的删减,而是对表达方式的极致优化。他用最精炼的语言,最恰当的比喻,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我特别喜欢他在讲解中穿插的那些故事和例子,它们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我建立起直观的认知。我仿佛能够看到,那些微小的粒子在宇宙的舞台上翩翩起舞,遵循着微妙而严谨的物理定律。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物理学并非是冰冷的科学,它也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它教会我如何用一种更具穿透力的方式去观察世界,如何从表面的现象看到背后的本质。这种“少而精”的知识输出,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的脑海中依然回响着作者那些精妙的阐释。我原以为“极简”意味着肤浅,但事实恰恰相反,它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理解,是对事物本质的精准把握。就像一位高明的雕塑家,用最少的笔触勾勒出最传神的人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物理概念,而是用一种全新的、更具启发性的方式来呈现它们。比如,那些抽象的粒子,在作者的笔下,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而是有了鲜活的生命,它们的运动轨迹,它们的相互作用,都变得直观而有趣。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微小的粒子在宇宙中跳跃,遵循着某种看不见的规则。那些曾经让我望而生畏的公式,也被巧妙地融入到故事和比喻之中,不再是生硬的束缚,而是理解现象的钥匙。我特别欣赏作者的叙事方式,它并非线性地推进,而是充满了跳跃和联想,仿佛在一场精彩绝伦的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揭示了宇宙的奥秘。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让我不自觉地沉浸其中,并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那些重要的知识。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物理学,它不再是枯燥的科学,而是一种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探索。

评分

这本书,光是书名就充满了吸引力。“七堂极简物理课”,简练而又充满力量,仿佛预示着一场知识的盛宴,但又并非那种艰深晦涩的学术研讨。我一直对物理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它隐藏着宇宙最深层的奥秘,是理解世界运行规律的关键。然而,现实中的物理学往往充斥着复杂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缕阳光照进迷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我设想,它不会是那种堆砌大量数据和理论的书籍,而是会用一种更加贴近生活、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来讲述那些曾经令我感到遥不可及的物理原理。也许,作者会从一些日常现象出发,比如彩虹的形成,比如一个球的滚动,然后层层剥开,引出背后的物理学逻辑。我期待它能用一种“化繁为简”的方式,将那些看似复杂难懂的物理概念,用最简洁、最精炼的语言呈现出来,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领略到物理学的魅力,感受到科学的严谨与美妙。我尤其好奇,所谓的“极简”是如何实现的,是在内容的选择上有所侧重,还是在阐述方式上另辟蹊径?这种充满智慧的“留白”和“提炼”,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挑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激起我更深层次的思考,让我不再仅仅停留在对物理现象的表面观察,而是能够触及到它们背后隐藏的深刻道理。

评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智识上的愉悦。作者以一种近乎“点石成金”的魔力,将那些深奥的物理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原本对于物理学总是有一种敬畏感,觉得它是少数人才能掌握的领域,但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认知。我发现,物理学并非遥不可及,它就隐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只是我们缺乏一双发现它的眼睛。作者所提出的“七堂课”,每一堂都像是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我得以窥见宇宙更深层次的运行机制。我尤其欣赏作者的洞察力,他能够抓住那些最关键的环节,用最简练的语言进行阐释,避免了不必要的枝蔓。这种“做减法”的智慧,让信息传递更加高效,也让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与作者进行一场精彩的思维碰撞。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物理学,更是一种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方法论。它教会我如何用一种更简洁、更本质的方式去理解世界,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炼出核心的规律。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往往蕴藏在最简单的表象之下。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首先被它的“极简”二字所吸引。这不意味着内容的浅薄,反而代表着一种高度的凝练和提炼。我想象中的“七堂课”,每一堂都应该是一个精心打磨的知识点,就像一颗颗璀璨的钻石,在简洁的讲述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不期待它会像教科书一样,详细列举各种实验和公式,那样只会加剧我的困惑。我更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物理学的丛林,直抵那些最核心、最本质的风景。也许,它会从某个微观粒子出发,讲述它的奇妙运动,然后逐步放大,展现宏观世界的规律。亦或是,它会从我们所处的时空中切入,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我们熟悉的世界。我好奇,作者将如何平衡知识的深度和易读性?如何在有限的篇幅里,传递出物理学最精髓的部分?这种“少即是多”的哲学,在知识传播上尤为可贵。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用最简洁的方式去理解最复杂的概念,培养我一种“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让我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用物理学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它或许不提供“标准答案”,而是鼓励我去探索,去质疑,去发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