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书名 | 关注气候 中气候及其文化影响 | ||
| 作者 | 林之光 | ||
| 定价 | 28.80元 | ||
| ISBN号 | 9787507836226 | ||
| 出版社 | 中际广播出版社 | ||
| 出版日期 | 2013-08-01 | ||
| 版次 | 1 |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重量:0.359 | |
| 版次:1 | 字数: | 页码: | |
| 插图 | |
| 目录 | |
| 内容提要 | |
本书独辟蹊径,在介绍中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中气候与中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讲述中气候与中古代二十四节气、中人民的衣食住行及中医科学等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颇具趣味性。 |
| 编辑推荐 | |
| 作者介绍 | |
林之光,1936年1月生,江苏太仓市人。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中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91-1994任《中气象报》总编辑。气象学专著有《地形降水气候学》,《中气候》(合著)等3部,发表中英文论文70余篇,成果曾获省部级科研二等奖。92万字的《中气候》(合著)曾在上海、台北(繁体字版)和美(英文版)出版。1992年开始获得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
| 序言 | |
读到“林之光”这个署名,我立刻联想到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智慧的力量。我想象着作者,或许是一位对自然有着深厚情感,同时又具备广阔人文视野的学者。这本书,我推测,不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论文集,更可能是一部充满温度和人文关怀的著作。我期待着,书中能够出现那些具体而生动的案例,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是如何感知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例如,书中是否会讲述,在非洲草原上,游牧民族如何依据气候变化调整他们的迁徙路线和畜牧方式?在北极圈,原住民如何从代代相传的经验中,去理解和应对冰川消融带来的影响?这些鲜活的故事,远比抽象的理论更能打动人心,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真实冲击,以及人类在其中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那些被气候改变的世界,去倾听那些被改变的故事,去感受那些在气候挑战下依然闪耀的人类文化之光。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露着一种沉静的力量,深邃的蓝色背景,点缀着几片枯黄的落叶,以及隐约可见的抽象的地球轮廓,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时间和变迁的宏大叙事。我拿到这本书时,内心就涌起一股莫名的好奇,它似乎不只是单纯地探讨气候变化这一议题,更是在邀请读者一同去感受,去思考,去连接。书名“关注气候”本身就带有一种行动的呼吁,而“及其文化影响”则将话题的维度大大拓宽,让我期待着作者如何将那些冰冷的科学数据与人类社会千姿百态的生活方式、艺术表达、乃至信仰体系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我特别想知道,当气候变迁的脚步悄然加快,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着我们肉眼可见的改变时,我们的诗歌、音乐、绘画、建筑,甚至我们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又会如何悄无声息地被渗透、被重塑?是忧郁的色彩会更加浓重,还是会有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挑战中孕育而生?这其中的奥秘,足以让我沉浸其中,反复揣摩。
评分我是一名对环境问题深感忧虑但又常常感到无力的普通读者,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耸人听闻的气候灾难新闻所淹没,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地去理解和回应。这本书的出现,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让我看到了“关注气候”并非只是科学家和政治家的责任,而是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尤其被书中可能描绘的那些因气候变化而改变的地域风貌和与之共生的文化习俗所吸引。想象一下,当某个曾经丰饶的村落因为水源枯竭而不得不改变世代传承的耕作方式,他们的节日庆典、民间故事、甚至是邻里之间的互助模式,又会发生怎样的演变?当海平面上升威胁着沿海城市的居民,他们是选择坚守家园,还是踏上新的迁徙之路,这其中的情感纠葛、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由此催生出的新的艺术创作,都让我充满探究的欲望。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会提供知识,更会触及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地球的关系,以及在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下,我们如何继续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
评分对于“文化影响”这个概念,我总有一种特别的着迷。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快速流动的时代。当“气候”这个宏大的、几乎是超越国界的议题,开始深刻地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它所激起的涟漪效应,必然会渗透到文化的最深层。我猜测,这本书中可能会探讨到,当极端天气成为常态,我们的文学作品中是否会出现更多关于“生存”和“适应”的叙事?当某些自然景观因为气候变化而消失,那些依赖这些景观存在的传统技艺和地方文化,又将走向何方?甚至,我很好奇,当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变得不确定时,我们对于“时间”的感知,对于“家园”的定义,是否也会因此而发生微妙的转变?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气候,更是在审视我们作为文化载体的人类,如何在气候巨变的洪流中,寻找新的意义,新的表达,以及新的生存之道。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不再仅仅关注气候变化本身,而是去理解它如何如同一个巨大的雕塑家,正在无声地塑造着人类文明的未来形态。
评分当我看到“关注气候”这个词语时,我首先想到的是一种责任感,一种对当下和未来的深刻思考。而“及其文化影响”则将这个宏大的议题,拉近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情感之中。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气候变化是如何通过微妙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日常行为、价值观念,甚至是我们的集体记忆。例如,当夏天越来越炎热,我们对“享受户外”的定义是否会改变?当某些农产品因为气候因素而变得稀缺,我们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方式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更深层次地,当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我们对“发展”和“进步”的理解,是否需要重新审视?这本书,我希望能够引导我进行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去思考在气候变迁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定位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如何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以一种更可持续、更富有韧性的方式,去拥抱未来的不确定性。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气候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我们如何作为有意识的文化存在,去面对并塑造未来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