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2月1日)
丛书名: 音乐知识小丛书
平装: 182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103036204, 7103036209
条形码: 9787103036204
商品尺寸: 18.6 x 13.2 x 1 cm
商品重量: 181 g
品牌: 人民音乐出版社
目录
第I课 五线谱的基础知识
记谱法
五线谱
乐音
噪音
乐音体系
音列
音级
基本音级
音名
唱名
第二课 五线谱怎样记录音的高低
音符
线与间
八度
音的分组
谱号与谱表
十二平均律
半音与全音
变化音级
变音记号
第三课 五线谱怎样记录音的长短与强弱(一)
基本音符
休止符
节奏
单位拍
节拍与拍子
小节线与小节
拍号
单拍子
击拍练习
复拍子
混合拍子
变拍子
自由拍子
视唱训练方法提示
第四课 五线谱怎样记录音的长短与强弱(二)
延长号
延音线
附点、附点音符与复
附点音符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2月1日)
丛书名: 音乐知识小丛书
平装: 182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巨牛图书专营店——专业正版音乐书服务商!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在很多教材中是少见的。厚实的书页不容易被汗湿或撕坏,这对于经常需要打开练习的乐谱书来说至关重要。从内容上看,它更像是一套完整的“音乐语言习得体系”,而非仅仅是“识谱工具”。例如,书中对休止符的讲解,不仅仅是告诉你它代表“不发声”,而是深入到它在不同拍号下占据的时值,以及如何通过休止符来塑造乐句的呼吸感。这种对音乐细节的关注,使得学习者在阅读乐谱时,不再是机械地“认字”,而是开始理解作者的“意图”。我尤其推崇它对于不同拍号(如3/4拍与4/4拍)的对比分析,清晰地展示了不同节奏骨架如何影响音乐的律动感,这对于培养乐感是极其有帮助的。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让你从根本上建立起对五线谱敬畏感和理解力的好书。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主要目的是想给孩子找一套能应付考级的材料,但当我自己试着从头看起时,才发现它对成年人自学者也同样友好。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极佳的“可操作性”。书里并没有堆砌晦涩难懂的理论术语,而是大量采用“看图说话”的方式。比如讲解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时,它用到了非常有趣的口诀和对比,让我很快就记住了中央C的位置以及其他音符的相对关系。而且,这本书对于节奏的训练设计得非常有层次感,从最简单的全音符、二分音符开始,逐渐加入十六分音符和附点,每一课的练习曲长度适中,既能巩固新学的知识点,又不会让人感到疲惫。我尤其欣赏它在练习中穿插的各种趣味小测试,这些小小的检验机制,有效地避免了“看完就忘”的现象,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琢磨着如何更好地理解钢琴曲的结构,手里这本教材给我的启发蛮大的。它的深度远超我预期的“入门”范畴。我原本以为它只会教你把音符对应到键盘上,但这书却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解不同调号下的升降记号是如何影响和声色彩的。书中有一章节专门讨论了音程的构成和转位,配图极其精妙,把三度、六度这些抽象的概念,用视觉化的方式呈现了出来,这对于我这种偏爱直观学习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于不同力度记号(如 p, f, crescendo)背后的情感表达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才是真正将“识谱”提升到“音乐解读”层次的关键。我甚至发现了一些关于和弦进行的基础分析,虽然不深奥,但足以让我明白为什么某些乐句听起来会觉得“和谐”或“紧张”。这本书更像是一本音乐“语法书”,教会你阅读,更教会你思考乐谱背后的逻辑。
评分这本厚厚的乐理书摆在我的书架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每次翻开,总有种想精进技艺的冲动。它不是那种花里胡哨、封面设计得像流行杂志一样的书,而是那种散发着老派教育气息的教材。书里的讲解非常扎实,从最基础的音符时值、拍号开始,循序渐进地构建起整个音乐的骨架。我特别喜欢它对节奏型态的细致剖析,很多我以前模糊理解的切分音和附点节奏,通过书里的图例和练习,一下子就清晰起来了。而且,它不像有些教材只注重识谱本身,还巧妙地融入了一些和声学的基本概念,让你在看谱的同时,对旋律背后的“味道”也能有所体会。这本书的内容排版非常严谨,大量使用了清晰的五线谱示例,很多练习曲目都是从巴赫或莫扎特等古典大师的作品中节选出来的,虽然有些难度,但对于打好基本功来说,绝对是物超所值。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位严厉但耐心的老师,它不会哄着你,而是要求你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啃下那些看似枯燥的知识点,但一旦你坚持下来,你会发现自己的音乐理解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评分我过去尝试过几本号称“零基础”的乐谱书,但它们要么过于简化,读完后依然抓不住重点;要么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讲了一大堆和弦却不告诉你如何应用到五线谱上。这本教材的优势在于其完美的平衡。它在基础教学部分非常细致,比如如何准确辨认线上的音和间里的音,甚至连“不加线”的音符(如高音谱号上的高音C)都有专门的图示记忆法。但它又没有仅仅停留在识谱层面,它很早就引入了小提琴和吉他指板上对应音符的图示,尽管这本书的主要面向群体非常广泛,但这种跨乐器的对照,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能更快速地将五线谱的抽象概念转化为指尖的实际位置。此外,书中的范例曲目选择非常精妙,它们既简单到足以让初学者不气馁,又足够优美到让人有动力去继续学习,这点做得非常高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