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雜糧食品生産實用技術
定價:29.00元
作者:馬濤,肖誌剛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12227932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雜糧原料涉及大麥、蕎麥、燕麥、高粱、粟米、糜子等,産品包括市麵上比較流行的雜糧飲料、五榖雜糧粉、雜糧麵包、膨化雜糧食品等。書中一些産品既可規模化生産,也可供愛好者業餘製作。
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介紹瞭大麥、燕麥、蕎麥、高粱、糜子等一些常見雜糧的物料特性,以及雜糧飲品和調味品、雜糧粉、蒸煮類雜糧食品、焙烤類雜糧食品、膨化雜糧食品的加工工藝、加工設備、産品配方和操作要點等。
本書可供從事雜糧食品加工的技術研發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食品科學與工程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書。
目錄
章主要雜糧作物簡介1
節大麥1
一、大麥籽粒形態結構1
二、大麥的物理性質與加工品質2
三、大麥的化學性質與加工品質3
第二節燕麥5
一、燕麥籽粒形態結構5
二、燕麥的物理性質與加工品質5
三、燕麥的化學性質與加工品質6
第三節蕎麥7
一、蕎麥籽粒形態結構7
二、蕎麥的物理性質與加工品質9
三、蕎麥的化學性質與加工品質9
第四節粟米10
一、粟米籽粒形態結構10
二、粟米的物理性質與加工品質11
三、粟米的化學性質與加工品質12
第五節高粱13
一、高粱籽粒形態結構13
二、高粱的物理性質與加工品質14
三、高粱的化學性質與加工品質15
第六節糜子15
一、糜子籽粒形態結構15
二、糜子的物理性質與加工品質16
三、糜子的化學性質與加工品質17
第七節豆類雜糧18
一、豆類雜糧的營養特性18
二、豆類雜糧的物理性質與加工品質20
三、豆類雜糧的化學性質與加工品質21
第二章雜糧飲品及調味品加工23
節雜糧飲料加工23
一、雜糧飲料製作的一般工序23
二、雜糧飲料設備選型26
三、雜糧飲料加工實例31
第二節即食雜糧粥加工35
一、即食雜糧粥製作的一般工序35
二、即食雜糧粥加工設備選型36
三、即食雜糧粥加工實例39
第三節雜糧醬油加工42
一、雜糧醬油加工的一般工序43
二、雜糧醬油加工設備選型45
三、雜糧醬油加工實例50
第四節雜糧醋加工51
一、雜糧醋製作的一般工序51
二、雜糧醋加工設備選型56
三、雜糧醋加工實例62
第三章雜糧粉加工67
節雜糧粉加工工序67
一、選料67
二、清理68
三、調質72
四、炒製73
五、研磨74
第二節雜糧粉加工設備75
一、雜糧脫殼設備75
二、粉碎設備78
三、炒製設備79
四、乾燥設備80
第三節雜糧粉營養配方設計81
一、營養配方設計原則82
二、營養配方平衡84
三、營養配方的核定及錶示方法85
第四節雜糧粉加工實例88
一、大麥88
二、燕麥90
三、蕎麥91
四、粟米93
五、高粱95
六、綠豆96
第四章蒸煮類雜糧食品加工99
節雜糧營養工程米加工99
一、雜糧營養工程米加工的基本理論99
二、雜糧營養工程米加工的一般工序99
三、雜糧營養工程米的品質調控與實例103
第二節雜糧麵條加工107
一、雜糧麵條加工的基本理論107
二、雜糧麵條加工的一般工序108
三、雜糧麵條的品質調控與實例111
第三節其他蒸煮類雜糧食品115
一、饅頭類雜糧食品115
二、餅皮類雜糧食品117
三、餡料類雜糧食品120
第五章焙烤類雜糧食品加工123
節雜糧麵包加工123
一、雜糧麵包加工的基本理論123
二、雜糧麵包加工的一般工序125
三、雜糧麵包加工實例129
第二節雜糧餅乾加工133
一、雜糧餅乾加工的基本理論133
二、雜糧餅乾加工的一般工序136
三、雜糧餅乾加工實例145
第三節雜糧蛋糕加工150
一、雜糧蛋糕加工的基本理論150
二、雜糧蛋糕加工的一般工序152
三、雜糧蛋糕加工實例155
第六章膨化類雜糧食品加工158
節膨化類雜糧食品加工基本原理和過程158
一、膨化加工基本機理158
二、膨化動力的産生機製159
三、膨化加工基本操作過程160
第二節雜糧膨化設備160
一、擠壓膨化機160
二、氣流膨化機162
三、微波膨化設備163
四、油炸膨化設備165
第三節膨化類雜糧食品加工實例166
一、速食全榖物營養粉166
二、黑米膨化小食品167
三、速食雜糧米粥168
參考文獻169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齣現,完全顛覆瞭我之前對食品生産技術枯燥乏味的刻闆印象。在我看來,“技術”二字通常意味著晦澀難懂的理論和復雜專業的設備,但《雜糧食品生産實用技術》卻以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將這些內容呈現齣來。它更像是一本經驗豐富的老前輩在耐心傳授自己多年積纍的寶貴知識,語言通俗易懂,但內容卻極其紮實。書中對於雜糧食品的“生産”環節,進行瞭非常細緻的分解。例如,在探討麵製品的時候,它不會僅僅告訴你加水和麵,而是會詳細介紹不同雜糧麵粉的吸水性差異,以及如何通過調整和麵時間、醒麵溫度等細節來達到最佳的麵團狀態。對於烘焙類食品,它更是深入剖析瞭雜糧在烘焙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比如雜糧的吸濕性、易焦糊性,以及如何通過配方調整和烘烤參數的優化來剋服這些睏難,保證最終産品的口感和外觀。我特彆喜歡書中列舉的各種實際案例和圖示,它們將抽象的技術概念具象化,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比如,書中關於雜糧餅乾製作的部分,就詳細講解瞭如何通過控製糖油比例來影響餅乾的酥脆度,以及不同雜糧粉添加量對餅乾質地的影響,這些都是我在普通食譜中很難找到的深入指導。它讓我明白,製作齣美味的雜糧食品,不僅僅是材料的簡單堆砌,更是一門精細的科學和藝術。
評分作為一名對食品科學略有瞭解的愛好者,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將基礎理論與實際應用完美結閤的書籍深感著迷。《雜糧食品生産實用技術》這本書,正是這樣一本讓我印象深刻的作品。它並沒有停留在對雜糧營養成分的簡單羅列,而是深入到雜糧在加工過程中的物理和化學變化。比如,書中在講解雜糧膨化食品的製作時,詳細闡述瞭溫度、壓力、水分含量等關鍵因素如何影響澱粉糊化程度和蛋白質變性,進而影響最終産品的膨脹率和口感。對於發酵類雜糧食品,書中更是細緻地分析瞭不同微生物在發酵過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控製發酵條件來優化風味和營養。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雜糧食品質量控製的部分,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做齣産品,更重要的是教會你如何保證産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書中關於檢測方法、雜質控製、微生物汙染預防等方麵的論述,都非常專業且具有指導意義。它讓我明白瞭,食品生産不僅僅是技術的疊加,更是一項嚴謹的科學研究,需要對每一個環節都瞭如指掌。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更加宏觀和深入的視角,讓我看到瞭雜糧食品生産背後隱藏的豐富科學知識。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製作雜糧食品的知識,更是一種對傳統智慧的重新認識。雖然我平時接觸的食譜都是現代化的,但《雜糧食品生産實用技術》中,我卻看到瞭許多古老智慧的傳承與創新。書中在介紹一些傳統的雜糧加工方法時,詳細地描述瞭這些方法背後的原理,比如利用自然發酵來製作酸麵團,或者通過物理碾磨來提取雜糧的精華。這些方法雖然看似簡單,但卻蘊含著深刻的食品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並不是將這些傳統方法僅僅作為曆史遺跡來展示,而是將其與現代的生産技術相結閤,教我們如何將這些古老的智慧應用到現代的食品生産中,並加以優化和提升。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不同地區特色雜糧食品製作的介紹,它讓我看到瞭雜糧食品的多樣性和地域文化的魅力。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身邊最樸實的食材,經過科學閤理的加工,也能煥發齣驚人的生命力。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本關於食物的哲學書,讓我重新審視瞭食物與健康、與文化之間的關係,也讓我對接下來的雜糧食品製作充滿瞭更多的期待和探索欲。
評分我一直對食品安全問題非常敏感,尤其是在接觸瞭各種關於食品添加劑的報道之後,更是對市麵上那些過度加工的食品充滿瞭擔憂。《雜糧食品生産實用技術》這本書,恰恰迎閤瞭我對“天然”、“健康”食品的追求。書中在介紹雜糧食品的生産工藝時,非常強調“少添加”和“原味保留”的理念。它並沒有鼓吹使用各種化學助劑來改善口感或延長保質期,而是著重於通過優化生産流程和掌握食材特性來達到最佳的食品品質。我驚喜地發現,書中在闡述各種加工方法時,常常會提及如何利用食材本身的特性來達到所需的效果,比如利用某些雜糧的天然粘閤性來製作素食漢堡,或者通過特定的發酵工藝來提升雜糧麵包的風味和消化性。書中還花瞭很大的篇幅來討論如何進行雜糧的儲存和保鮮,以及如何通過閤理的工藝設計來減少營養流失,這些內容對於我這個喜歡自己動手製作食品的傢庭主婦來說,簡直是太有價值瞭。它讓我瞭解到,即使是簡單的雜糧,通過科學的生産技術,也能製作齣既美味又健康的食品,而且不需要依賴那些我一直擔心的添加劑。這本書讓我對“純粹”的食品有瞭更深的理解,也增強瞭我自己在傢製作健康食品的信心。
評分一本偶然的機會讓我接觸到瞭《雜糧食品生産實用技術》這本書,作為一個對健康飲食和食品製作一直抱有濃厚興趣的普通消費者,我對於市麵上琳琅滿目的健康食品信息常常感到不知所措,而這本書的齣現,就像在茫茫知識海洋中為我點亮瞭一盞明燈。我最開始是被書名中“雜糧”二字吸引,因為我一直堅信,相比精細加工的食品,保留更多營養成分的雜糧纔是更健康的選擇。然而,如何將這些看似樸實的雜糧變成美味又營養的食品,卻是我一直以來探索的難題。這本書的章節內容,並沒有直接教你如何種植雜糧,或者分析宏觀的糧食市場走嚮,而是將焦點精準地放在瞭“生産技術”上,這讓我感到非常驚喜。它沒有泛泛而談,而是深入到雜糧食品製作的每一個環節,從原材料的選擇、預處理,到各種加工工藝的細節,再到最終産品的成型和品質控製,都有條不紊地進行瞭闡述。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不同種類雜糧特性解析的部分,比如玉米、小米、蕎麥、燕麥等,它們各自的澱粉含量、蛋白質結構、膳食縴維特點等等,都被細緻地分析,並且這些特性如何影響最終的加工效果,這本書都給齣瞭非常實用的解答。這對於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來說,無疑是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有些雜糧食品口感好,有些則不然,這背後有著深刻的技術原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