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世界人文地图趣史
定价:98.00元
作者:(英)Anne Rooney(安妮·鲁尼),严维明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21283604
字数:76000
页码:19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从历经千万年的文物,到卫星拍摄的“城市之光”……地图,从人类诞生之初,就被承载于各类载体之上,以独特丰富的手法与方式记录着日益广大的世界,留存着人类在空间探索中的文明与智慧。
本书收入的156幅人文地图来自大英博物馆、哈佛大学图书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31家享誉世界的博物馆、图书馆及机构。作者安妮·鲁尼博士从众多地图资料库中甄选出这些具代表性的珍奇藏品,以人类文明演进的时间为经,以人类空间探索的活动为纬,精心罗列,披阅注解,为地图写史,为文明立传,历时数载,终于完成了这部图文并茂、精彩纷呈的“地图演变史”。
从旧石器时代的象牙地图到中国汉代马王堆古墓出土的丝质地图,从阿兹特克人描绘景色和文化史的地图,到欧洲中世纪把精神地理置于现实地理之上的朝圣地图,从布满横向线的航海图,到表现殖民时期土地之争的政治地图……本书中的地图涵盖古今中外,或具有特殊历史意义,或美得让人叹为观止,或形式罕见,令人啧啧称奇,是一本将故事性、知识性、历史性完美融合,兼具人文情怀与审美趣味的地图史珍藏本!
从地图的演变循迹历史,窥视与展望人类文明进程,是青少年和人文科学爱好者阅读的全新视角和途径。
目录
作者介绍
关于作者
安妮·鲁尼(AnneRooney),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中世纪文学博士,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皇家文学基金研究员,英国作家协会会员。其作品《明日科技:人工智能》曾于2004年入围世界科普图书高奖——安万特奖。
鲁尼曾在剑桥大学和约克大学教授中世纪英语和法国文学。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学术造诣使她在创作科普作品时,能够游刃有余地为硬冷的题材和知识赋予宜人的温度和鲜活的生命力,并找到青少年易于接受的切入点,从而使科普作品真正体现艺术高度和人文情怀。
作为一名地图的狂热爱好者,鲁尼多年来一直潜心收集、研究古今各类地图,孜孜不倦地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为寻觅珍品,她查阅大量文献;为一睹真容,她几乎走遍全球。鲁尼的眼睛看过不计其数的珍奇地图。如今,她遵循地图演变的历史轨迹,将其中具代表性的甄选出来,详加注解后集结成书出版,为全球人文科学爱好者献上这关于地图本身的视觉盛宴。
关于译者
严维明,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大学及乔治·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的主要译著有《万物简史》《趣味生活简史》《漫长的20世纪:金钱、权力与我们社会的根源》《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雾都孤儿》《汤姆·索耶历险记》,以及散文集《西欧见闻》《大洋彼岸》等几十种。其中,《万物简史》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30部科普翻译图书”。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标题《世界人文地图趣史》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对历史、地理以及它们之间奇妙的联系着迷,而“趣史”这两个字更是暗示了它将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来讲述这些内容,而不是枯燥的说教。想象一下,一本能够把冰冷的地图变得鲜活起来,把遥远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的书,该是多么的引人入胜。我尤其期待它能如何将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传说,甚至是那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巧妙地融入到一张张地图之中。比如,当我看到一张描绘古丝绸之路的地图时,书中是否会讲述沿途商人、旅行者们的传奇经历?当看到描绘古埃及的地图时,是否会解析金字塔建造的奥秘,或是法老王室的爱恨情仇?这种将宏大历史叙事与微观个体命运结合的方式,往往能触动人心,让我们对遥远的过去产生更深的共鸣。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博学多才又风趣幽默的导游,带着我在地图的脉络中穿梭,发现那些被历史长河冲刷得黯淡,却依然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片段。它是否会让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地理位置的划分,而是看到隐藏在地图线条背后的,无数个鲜活的生命和他们创造的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将如何用它独特的视角,为我揭示这幅“世界人文地图”的壮丽画卷。
评分读了《世界人文地图趣史》的目录,我被深深吸引。它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国家或大陆来划分,而是以更加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将世界各地的人文现象串联起来。我看到了一些我从未想过会出现在同一本书里的主题,比如“河流孕育的文明”、“高原上的信仰之歌”、“海洋连接的贸易之路”等等。这种编排方式本身就充满了“趣史”的意味,它打破了常规的历史地理学习框架,用一种更加直观和故事性的方式来展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我尤其对“高原上的信仰之歌”这个章节感到好奇。我想象着,在那些高耸入云的山脉之间,人类是如何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的?书中是否会讲述藏传佛教的神秘仪式,或是安第斯高原上印加文明的古老传说?而“海洋连接的贸易之路”则让我联想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以及丝绸之路以外,那些被大海连接起来的东方与西方之间的物质与文化交流。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能够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出那些商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或是骆驼商队在茫茫沙漠中前行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人类的勇气与智慧。这本书似乎在告诉我,世界并非孤立的碎片,而是通过无数条无形的线索,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评分对于《世界人文地图趣史》这本书,我有着非常明确的期待,那就是它能够打破我以往对历史和地理认知的刻板印象。我希望它能展现一种更加立体、更加动态的世界观。例如,当我看到一张描绘撒哈拉沙漠的地图时,我不仅仅是看到一片黄沙,而是希望书中能够深入讲述那些游牧民族如何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他们独特的迁徙路线,以及他们的文化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再比如,当我翻阅到关于美洲古代文明的章节时,我希望它能揭示玛雅文明在天文历法上的惊人成就,或是印加文明如何在崇山峻岭中修建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城市。这本书的“趣史”二字,让我觉得它必定充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和有趣的轶事。我希望它能讲述那些影响了历史进程的小人物的故事,或是那些因地理原因而催生出的独特发明创造。我不太希望看到那种流水账式的事件堆砌,而是更倾向于看到一种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叙述方式。它是否会让我觉得,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不仅仅是一堆岩石和水,而是充满了无数个故事,无数个关于人类适应、创造和奋斗的传奇?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用一种更加人文、更加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世界。
评分当我拿到《世界人文地图趣史》这本书时,我的第一感觉是它比我想象的要厚实不少,这预示着里面内容的分量。从封面设计上,我就能感受到一种复古而又充满探索感的氛围,仿佛邀请读者踏上一场跨越时空的旅程。翻开扉页,作者似乎并没有急于抛出大量的历史事件或地理知识,而是用一种非常温和且引人入胜的序言,阐述了他创作这本书的初衷以及对“人文地图”这一概念的理解。这让我感到,这不仅仅是一本讲解历史地理的书,更是一次关于人类文明如何与地理环境相互塑造的深度思考。我猜测书中会包含大量的插图、示意图,甚至可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地图,它们并非仅仅作为背景,而是会成为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字相辅相成,让读者在视觉上就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地域的特色。我特别希望能读到关于那些在地图上早已消失的文明,或是那些因为地理环境而得以保留下来的独特文化习俗的章节。例如,某个民族如何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繁衍,他们的语言、信仰、艺术又是如何受到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这本书或许会告诉我们,当我们站在某一点上,回望历史,我们会看到什么?当我们描绘一张地图,我们在描绘的又是什么?这不仅仅是山川河流的轮廓,更是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痕迹,是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梦想,他们的悲欢离合。
评分《世界人文地图趣史》这本书,从它的名字就能感受到一种超越枯燥教科书的生命力。我一直觉得,所谓的“地图”不仅仅是冰冷的线条和色块,它们更是承载了无数故事的载体。我期待这本书能把这一点做到极致。比如,当我们看到一张古代世界的地图时,它是否会变成一个巨大的舞台,上面上演着帝国的兴衰、民族的迁徙、文化的碰撞?我希望书中能有这样的描写:当我看着一张描绘古罗马的地图时,我不仅仅是看到了罗马城的地理位置,更能感受到角斗场的喧嚣,元老院的辩论,以及罗马军团横扫欧洲的辉煌。当目光移到描绘波斯帝国的时候,我希望能听到波斯诗人的吟诵,看到波斯花园的精致,以及波斯驿道上信使的奔波。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趣史”二字,它暗示着将严肃的历史以一种轻松、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我希望它能避免学术上的艰深晦涩,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说书人,用生动的语言,为我讲述那些隐藏在地图背后的,关于人类的智慧、勇气、欲望和情感的故事。它能否让我重新审视那些我们熟悉的地理名词,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和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亲身感受那份属于人类文明的波澜壮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