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世界人文地圖趣史
定價:98.00元
作者:(英)Anne Rooney(安妮·魯尼),嚴維明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21283604
字數:76000
頁碼:196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從曆經韆萬年的文物,到衛星拍攝的“城市之光”……地圖,從人類誕生之初,就被承載於各類載體之上,以獨特豐富的手法與方式記錄著日益廣大的世界,留存著人類在空間探索中的文明與智慧。
本書收入的156幅人文地圖來自大英博物館、哈佛大學圖書館、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等31傢享譽世界的博物館、圖書館及機構。作者安妮·魯尼博士從眾多地圖資料庫中甄選齣這些具代錶性的珍奇藏品,以人類文明演進的時間為經,以人類空間探索的活動為緯,精心羅列,披閱注解,為地圖寫史,為文明立傳,曆時數載,終於完成瞭這部圖文並茂、精彩紛呈的“地圖演變史”。
從舊石器時代的象牙地圖到中國漢代馬王堆古墓齣土的絲質地圖,從阿茲特剋人描繪景色和文化史的地圖,到歐洲中世紀把精神地理置於現實地理之上的朝聖地圖,從布滿橫嚮綫的航海圖,到錶現殖民時期土地之爭的政治地圖……本書中的地圖涵蓋古今中外,或具有特殊曆史意義,或美得讓人嘆為觀止,或形式罕見,令人嘖嘖稱奇,是一本將故事性、知識性、曆史性完美融閤,兼具人文情懷與審美趣味的地圖史珍藏本!
從地圖的演變循跡曆史,窺視與展望人類文明進程,是青少年和人文科學愛好者閱讀的全新視角和途徑。
目錄
作者介紹
關於作者
安妮·魯尼(AnneRooney),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中世紀文學博士,劍橋大學紐納姆學院皇傢文學基金研究員,英國作傢協會會員。其作品《明日科技:人工智能》曾於2004年入圍世界科普圖書高奬——安萬特奬。
魯尼曾在劍橋大學和約剋大學教授中世紀英語和法國文學。深厚的文學修養和學術造詣使她在創作科普作品時,能夠遊刃有餘地為硬冷的題材和知識賦予宜人的溫度和鮮活的生命力,並找到青少年易於接受的切入點,從而使科普作品真正體現藝術高度和人文情懷。
作為一名地圖的狂熱愛好者,魯尼多年來一直潛心收集、研究古今各類地圖,孜孜不倦地探尋它們背後的故事。為尋覓珍品,她查閱大量文獻;為一睹真容,她幾乎走遍全球。魯尼的眼睛看過不計其數的珍奇地圖。如今,她遵循地圖演變的曆史軌跡,將其中具代錶性的甄選齣來,詳加注解後集結成書齣版,為全球人文科學愛好者獻上這關於地圖本身的視覺盛宴。
關於譯者
嚴維明,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原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教授,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大學及喬治·華盛頓大學訪問學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他的主要譯著有《萬物簡史》《趣味生活簡史》《漫長的20世紀:金錢、權力與我們社會的根源》《牛津中階英漢雙解詞典》《霧都孤兒》《湯姆·索耶曆險記》,以及散文集《西歐見聞》《大洋彼岸》等幾十種。其中,《萬物簡史》被評為“改革開放30年30部科普翻譯圖書”。
文摘
序言
當我拿到《世界人文地圖趣史》這本書時,我的第一感覺是它比我想象的要厚實不少,這預示著裏麵內容的分量。從封麵設計上,我就能感受到一種復古而又充滿探索感的氛圍,仿佛邀請讀者踏上一場跨越時空的旅程。翻開扉頁,作者似乎並沒有急於拋齣大量的曆史事件或地理知識,而是用一種非常溫和且引人入勝的序言,闡述瞭他創作這本書的初衷以及對“人文地圖”這一概念的理解。這讓我感到,這不僅僅是一本講解曆史地理的書,更是一次關於人類文明如何與地理環境相互塑造的深度思考。我猜測書中會包含大量的插圖、示意圖,甚至可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地圖,它們並非僅僅作為背景,而是會成為敘事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文字相輔相成,讓讀者在視覺上就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與地域的特色。我特彆希望能讀到關於那些在地圖上早已消失的文明,或是那些因為地理環境而得以保留下來的獨特文化習俗的章節。例如,某個民族如何在極端環境下生存繁衍,他們的語言、信仰、藝術又是如何受到自然環境的深刻影響。這本書或許會告訴我們,當我們站在某一點上,迴望曆史,我們會看到什麼?當我們描繪一張地圖,我們在描繪的又是什麼?這不僅僅是山川河流的輪廓,更是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的痕跡,是他們的故事,他們的夢想,他們的悲歡離閤。
評分讀瞭《世界人文地圖趣史》的目錄,我被深深吸引。它並沒有按照傳統的國傢或大陸來劃分,而是以更加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將世界各地的人文現象串聯起來。我看到瞭一些我從未想過會齣現在同一本書裏的主題,比如“河流孕育的文明”、“高原上的信仰之歌”、“海洋連接的貿易之路”等等。這種編排方式本身就充滿瞭“趣史”的意味,它打破瞭常規的曆史地理學習框架,用一種更加直觀和故事性的方式來展現人類文明的多樣性。我尤其對“高原上的信仰之歌”這個章節感到好奇。我想象著,在那些高聳入雲的山脈之間,人類是如何發展齣獨具特色的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的?書中是否會講述藏傳佛教的神秘儀式,或是安第斯高原上印加文明的古老傳說?而“海洋連接的貿易之路”則讓我聯想到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以及絲綢之路以外,那些被大海連接起來的東方與西方之間的物質與文化交流。我希望書中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能夠通過生動的筆觸,描繪齣那些商船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航行,或是駱駝商隊在茫茫沙漠中前行的畫麵,讓我們感受到那個時代人類的勇氣與智慧。這本書似乎在告訴我,世界並非孤立的碎片,而是通過無數條無形的綫索,將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們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評分《世界人文地圖趣史》這本書,從它的名字就能感受到一種超越枯燥教科書的生命力。我一直覺得,所謂的“地圖”不僅僅是冰冷的綫條和色塊,它們更是承載瞭無數故事的載體。我期待這本書能把這一點做到極緻。比如,當我們看到一張古代世界的地圖時,它是否會變成一個巨大的舞颱,上麵上演著帝國的興衰、民族的遷徙、文化的碰撞?我希望書中能有這樣的描寫:當我看著一張描繪古羅馬的地圖時,我不僅僅是看到瞭羅馬城的地理位置,更能感受到角鬥場的喧囂,元老院的辯論,以及羅馬軍團橫掃歐洲的輝煌。當目光移到描繪波斯帝國的時候,我希望能聽到波斯詩人的吟誦,看到波斯花園的精緻,以及波斯驛道上信使的奔波。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趣史”二字,它暗示著將嚴肅的曆史以一種輕鬆、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我希望它能避免學術上的艱深晦澀,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說書人,用生動的語言,為我講述那些隱藏在地圖背後的,關於人類的智慧、勇氣、欲望和情感的故事。它能否讓我重新審視那些我們熟悉的地理名詞,賦予它們新的生命和意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做到這一點,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仿佛置身於曆史的長河之中,親身感受那份屬於人類文明的波瀾壯闊。
評分對於《世界人文地圖趣史》這本書,我有著非常明確的期待,那就是它能夠打破我以往對曆史和地理認知的刻闆印象。我希望它能展現一種更加立體、更加動態的世界觀。例如,當我看到一張描繪撒哈拉沙漠的地圖時,我不僅僅是看到一片黃沙,而是希望書中能夠深入講述那些遊牧民族如何在嚴酷的環境中生存,他們獨特的遷徙路綫,以及他們的文化如何在這片土地上紮根。再比如,當我翻閱到關於美洲古代文明的章節時,我希望它能揭示瑪雅文明在天文曆法上的驚人成就,或是印加文明如何在崇山峻嶺中修建齣令人嘆為觀止的城市。這本書的“趣史”二字,讓我覺得它必定充滿瞭許多不為人知的細節和有趣的軼事。我希望它能講述那些影響瞭曆史進程的小人物的故事,或是那些因地理原因而催生齣的獨特發明創造。我不太希望看到那種流水賬式的事件堆砌,而是更傾嚮於看到一種以點帶麵,以小見大的敘述方式。它是否會讓我覺得,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不僅僅是一堆岩石和水,而是充滿瞭無數個故事,無數個關於人類適應、創造和奮鬥的傳奇?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我用一種更加人文、更加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去理解這個世界。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世界人文地圖趣史》一下子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我一直對曆史、地理以及它們之間奇妙的聯係著迷,而“趣史”這兩個字更是暗示瞭它將以一種輕鬆有趣的方式來講述這些內容,而不是枯燥的說教。想象一下,一本能夠把冰冷的地圖變得鮮活起來,把遙遠的曆史故事娓娓道來的書,該是多麼的引人入勝。我尤其期待它能如何將不同地域的文化、風俗、傳說,甚至是那些鮮為人知的小故事,巧妙地融入到一張張地圖之中。比如,當我看到一張描繪古絲綢之路的地圖時,書中是否會講述沿途商人、旅行者們的傳奇經曆?當看到描繪古埃及的地圖時,是否會解析金字塔建造的奧秘,或是法老王室的愛恨情仇?這種將宏大曆史敘事與微觀個體命運結閤的方式,往往能觸動人心,讓我們對遙遠的過去産生更深的共鳴。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博學多纔又風趣幽默的導遊,帶著我在地圖的脈絡中穿梭,發現那些被曆史長河衝刷得黯淡,卻依然閃耀著人性光輝的片段。它是否會讓我們對世界的理解不再局限於地理位置的劃分,而是看到隱藏在地圖綫條背後的,無數個鮮活的生命和他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人類文明?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本書將如何用它獨特的視角,為我揭示這幅“世界人文地圖”的壯麗畫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