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面孔
定价:298.00元
作者:严平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3173673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一个小人物眼中的清明上河图——中国人日常面孔40年纪录
◆ 本书大部分图片在哥伦比亚大学展示过
◆ 作者有国营、民营、外资的管理经历,先后身份是工人、北大博士、民营出版人、哥大访问学者,是本书展示的那个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 本书无宏大主题,无宏观叙事,只有无数细节和表情——327张照片中有诚恳正直,有小心翼翼,有真情流露,有暗淡和朴素……总之,只有简单的、原汁原味的事实。
◆ 本书反映的主要是普通人,普通人创造历史。
◆ 中国之美,中国之老百姓,中国之四十年,尽在《中国面孔》中。
内容提要
作者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过题为《相机是你的第三只眼》的讲座,并展示了书中的部分作品。
此书原本定名为《普通人》,为什么现在是《中国面孔》这个书名?作者给自己列出了数条理由:在此生活55年,摄影近40年,几万张底片,国营、民营、外资的管理经历,电工、北大博士、民营出版人、哥大访问学者的不同身份,足迹几乎遍及中国,生活地从城市到农村再到城市……作者觉得,中国的变化,他和他们的感受又不一样,他不是旁观者和陌生人,而是亲历者、见证人。这里没有宏大叙事,只有从细小的角度展示的易被人忽略的细节——身边琐事和平常人,但这些若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则有无数的故事可讲。
本书选取了327张照片。镜头中的人,有的诚恳正直,有的小心翼翼,有的敏感和狡猾,也有真情流露;镜头中的景物,有贫穷和破败,有宏伟建筑,有暗淡和朴素。总之,没有矫饰,没有先人之见,只有简单的、原汁原味的事实。
如果把这40年记录的各色各地人物图片组合起来,莫不是一个小人物眼中的清明上河图?里面贩夫走卒、渔樵耕读等各色人物均在其中,新老建筑、黑山白水与这各色人物相融合,组合成一个历史的横断面,其间有无数表情和姿势,极其鲜活又不可复制。这本书里要展示的也正是这些普通人——社会主要由这些普通人构成,普通人创造历史。
目录
作者介绍
严平,重庆人,生于1961年,先后身份是:电工、北大博士、民营出版人、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在国营、民营和外资机构担任过管理职务。2002年被聘为中国文化书院导师。2005年作为中国书业代表应邀参加法兰克福书展。摄影近40年,存有底片数万张,足迹几乎遍及中国。本书出版前,作者曾于2015年4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过题为《相机是你的第三只眼》的讲座,并展示了书中的部分作品。已出版摄影集《三峡,我们在路上,我们眺望故乡》《纽约面孔》和《中国面孔》。
文摘
序言
第二段评价: 说实话,刚翻开《中国面孔》,我的预期不高,毕竟“中国”这个主题实在太宏大,很容易写得空泛,流于表面,或者变成一本枯燥的历史教科书。但这本书却给了我巨大的惊喜。它没有选择那种宏大叙事的方式,而是另辟蹊径,从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入手,以小见大。我仿佛跟随着作者的笔触,穿梭于历史的长廊,遇见了那些曾经真实存在过的“中国面孔”。这些面孔,有的在历史的洪流中闪耀着光芒,有的则默默无闻,却同样有着动人的故事。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史实罗列,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故事性。我能感受到人物的温度,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困境、他们的选择,都在字里行间鲜活起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细节的刻画,那些生活中的琐碎,那些细微的情感变化,都让人物变得更加立体和真实。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历史不只是帝王将相的舞台,更是无数普通人共同书写的篇章。它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展现出的坚韧、智慧和情感的复杂性,这些才是构成“中国面孔”最本质的东西。
评分第三段评价: 《中国面孔》这本书,在我最近的阅读体验中,无疑是最令人难忘的一部。它没有使用那种引人注目的华丽辞藻,也没有刻意制造戏剧性的冲突,然而,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叙述风格,反而让书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触动人心。我在这本书里看到的,不是被标签化的群体,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挣扎、困惑,也有着自己的坚持与希望。我发现,作者非常善于捕捉人物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通过对他们日常生活的描绘,以及他们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中国面孔”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历史,更是关于人本身。它让我思考,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的时候,个体是如何被卷入其中,又是如何在这股洪流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并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国人”这个身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由无数个独特的故事和情感构成的集合。
评分第一段评价: 捧起《中国面孔》这本书,我一开始抱着一种近乎猎奇的心态。我总觉得,所谓“中国面孔”,无非是那些在媒体上被反复呈现的、具有某种标志性意义的符号化形象,是刻板印象的集合。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惊喜地发现,这本书远非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它没有流于表面地描绘几个所谓的“典型”中国人物,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一点点剥开历史的层层叠叠,挖掘那些被时间尘封的、多元而鲜活的个体生命。我看到书中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阶层的“中国人”进行了细致的勾勒,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挣扎与坚持,他们的希望与失落,都以一种极其细腻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眼目睹了那些故事的发生,感受到了人物内心的波澜。最让我触动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这些“面孔”标签化,而是努力去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事件,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塑造了他们的性格与命运。这种深入骨髓的洞察力,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地停下来,陷入沉思。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这个概念,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凝固的形象,而是一幅由无数张各具特色、情感饱满的面孔组成的宏大画卷。
评分第四段评价: 要形容《中国面孔》这本书,我脑海里最先浮现的词是“沉浸”。一旦翻开,我就很难从中抽离,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拉入了书中的世界。作者并没有选择那种宏大的、俯视一切的视角,而是以一种近乎平等的姿态,去观察、去倾听、去描绘那些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出现的“中国面孔”。我能感受到作者对笔下人物的尊重和理解,他没有去评判,而是试图去呈现他们最真实的面貌。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细节,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片段,却串联起了一个个完整而动人的生命故事。我看到了他们的坚韧,他们的无奈,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情感。这些“面孔”如此鲜活,以至于我常常会在阅读时,联想到自己身边的人,甚至是过去的自己。这本书让我有机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中国”这个概念,它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政治或地理名词,而是一张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充满生命力的面孔集合。
评分第五段评价: 《中国面孔》这本书,与其说是一部历史读物,不如说是一部关于人性的百科全书。我在这本书里看到的,不是那些被符号化、被脸谱化的“中国”形象,而是一个个鲜活、立体、充满情感的个体。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他能够捕捉到人物内心最微妙的情感变化,以及他们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坚持。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位旁观者,静静地看着那些故事在眼前展开,感受着人物的喜怒哀乐,他们的选择与被选择。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这个概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它不是铁板一块,而是由无数个独特的生命故事组成的。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普通人的伟大,也看到了历史进程中个体命运的无奈。它让我对“中国”的理解,从宏观的叙事,转向了微观的个体,从而获得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会在你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