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疯狂科学:少儿版:2:2 | 作者 | 【法】杰克·吉夏尔(Jack Guichard)卡米尔 |
| 定价 | 58.00元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ISBN | 9787115470331 | 出版日期 | 2018-05-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24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介绍了50个精彩有趣、易于上手的科学小魔术,你可以通过表演这些小魔术,给朋友和家人带来快乐!比如在众目睽睽下,把水变成冰;让蛋壳在盘子的边沿翩翩起舞;用牛奶在玻璃杯里再现夕阳美景;茶歇时间,把茶包变成焰火!这些魔术表演起来都很简单。书中介绍了所需的材料、注意事项以及具体步骤等内容,还配有手绘图和照片进行展示,简单易懂。另外,本书配有8段小视频,展示了操作的过程,以帮助大家顺利地完成表演。本书不仅揭开了这些科学魔术的神秘面纱,更有意义的是,还解释了这些魔术背后的科学原理,并与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让你与朋友和家人在享受魔术带来的快乐时,也能学到科学知识。相信在这些让人惊叹的科学小魔术的激发下,你会爱上科学! |
| 作者简介 | |
| 杰克·吉夏尔(Jack Guichard)法国科学家,教育、科学与传播领域的专家,多所高校的教授,曾任法国发现宫馆长。卡米尔·法德勒(Kamil Fadel)法国发现宫物理部主任,大学讲师,发表过300 余篇科普文章。居伊·西莫尼(Guy Simonin)法国“树之城”协会教学主任,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者,曾任法国发现宫科学主管。法国发现宫简介法国发现宫是世界知名的科技馆。1937年,法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让佩兰用自己的奖金兴建了这座科学中心式的科技馆。它的办馆宗旨是向大众介绍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和发现,以激发人们对科学的爱好和进一步探索。 |
| 目录 | |
| 欢迎光临科学的魔术世界 007 1 天花板吸气球—不用胶水 008 2 让你自动打开双臂 012 3 火烧纸币—完好无损 016 4 不会爆裂的气球 018 5 在气球中煮沸水 022 6 硬币在纸币上“走平衡木” 024 7 会跳舞的水滴 026 8 环环相扣 028 暖场的小魔术 031 9 杯口上的银行卡 032 10 自动充气的气球 036 11 能托起水杯的纸 038 12 即刻成冰 042 13 纸币开瓶器 046 14 上下分层的水 050 15 两杯?一杯? 052 16 下沉的冰块 054 魔术重头戏来了 057 17 手掌下的花式硬币串 058 18 悬空振动的杯子 060 19 坚固的蛋壳 064 20 不可思议的平衡 068 21 不可能完成的折纸 072 22 铅笔现身 074 23 会跳舞的蛋壳 076 24 随叫随停的米粒 078 25 不听话的意面 082 创意小魔术 085 26 水中赏夕阳 086 27 爬上手臂的羽毛 088 28 空杯灭蜡烛 092 29 上蹿下跳的火柴 096 30 笔下抽纸币 098 31 银色的鸡蛋 100 32 满盒的火柴都到哪儿去了 104 33 撕不直的纸 106 搞怪小魔术 111 34 “冲上云霄”的茶包 112 35 大变零钱的糖块 116 36 远程点燃火柴 118 37 隔空套回形针 120 38 跳进茶杯的勺子 124 39 燃烧的糖块 128 40 弹跳法判断电池电量 130 41 气球中的手机 132 回场的小魔术 135 42 会内瘪的易拉罐 136 43 会反弹的鸡蛋 140 44 会燃烧的钢丝绒 144 45 羊毛线切割玻璃瓶身 146 46 再生的肥皂 150 47 神奇的打结法 154 48 没有眼镜也能看清 156 49 两支笔?一支笔? 160 50 遥控器里的红外线光束 162 观察心得 166 图片来源 168 |
| 编辑推荐 | |
| 法国知名科技馆发现宫作者亲手操作50个创意科学小魔术步骤与详图展示科学与原理阐释生活与知识结合动动手 8段操作演示小视频在实验中发现科学的乐趣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书名《疯狂科学:少儿版:2:2》听起来就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作为一名对教育理念有一定关注的读者,我尤其看重少儿读物能否在提供知识的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我设想,这本书是否能够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展示科学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如何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它是否能够引导孩子们认识到科学的力量,从而激发他们对未来科学探索的兴趣?我期待书中能够出现一些关于科学家的故事,不仅仅是他们的伟大成就,更重要的是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创新精神。这种精神的传递,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们来说,是无比宝贵的财富。同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鼓励孩子们敢于质疑、勇于尝试,即使失败了,也能从中学习到宝贵的经验。如果它能够成为一本不仅传授知识,更能点燃孩子心中科学梦想的读物,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对未来的投资。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我一下子就记住了:《疯狂科学:少儿版:2:2》。光听名字,就觉得充满了无限可能和趣味性。我总是对那些能点燃孩子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欲望的书籍情有独钟。市面上少儿科普读物不少,但真正能做到“疯狂”又“科学”的,并且持续吸引孩子兴趣的,却不多见。我期望这本书能够突破以往的科普形式,以一种更加活泼、新颖、甚至是有些“离经叛道”的方式,来呈现科学的魅力。比如,它能否通过一些出人意料的实验,讲解背后深刻的科学原理?或者,能否以一种充满故事性的叙述,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具象化,让孩子们在哈哈大笑中,就能理解复杂的物理定律或化学反应?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出现一些“脑洞大开”的设计,让孩子们觉得科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枯燥文字,而是可以亲手去触碰、去感受、去创造的奇妙旅程。同时,作为家长,我也希望这本书的科学性是有保障的,能够建立在严谨的科学知识基础上,而不是为了“疯狂”而牺牲了科学的严谨性。如果它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它绝对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佳作,能够成为孩子们探索科学世界的得力助手。
评分我对《疯狂科学:少儿版:2:2》的期待,更多地集中在它的“少儿版”这三个字上。我知道,要将科学的奥秘以最适合孩子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孩子们与科学之间的一座桥梁,一座充满欢声笑语、而不是令人生畏的桥梁。它是否能够运用孩子们喜欢的语言风格,也许是一些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或者是一些生动有趣的拟人化描述,来解释科学概念?我设想,书中可能包含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仅是装饰,而是能够引导孩子理解实验过程、解析科学原理的关键。我期待书中能够出现一些“为什么”和“怎么会”的小故事,能够激发孩子们主动去提问、去探索。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方式,让他们学会观察、思考、推理,而不是仅仅死记硬背。如果它能够引导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在好奇中成长,成为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第一步,那么这本书无疑就是一本成功的少儿科普读物。
评分拿到这本《疯狂科学:少儿版:2:2》时,我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念头是:这本书到底能“疯狂”到什么程度?少儿版往往意味着要通俗易懂,但“疯狂”这个词又暗示着一种打破常规、不拘一格的创新。我设想着,这本书会不会包含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实验,比如在家就能完成的,但效果却像是在实验室里才能做出来的?或者,会不会用一些孩子们从未听过的比喻,来解释那些听起来高深莫测的科学现象?我希望它能颠覆我对传统科普读物的印象,不再是平铺直叙的知识点堆砌,而是充满互动性、趣味性,甚至是带有一点点“惊吓”元素,但这种惊吓又必须是安全的,并且能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它会不会设计一些“你绝对想不到”的科学小技巧,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科学的无处不在?而且,我关注的不仅仅是实验本身,更重要的是这些实验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是否能够被清晰、准确地传达给孩子们。如果这本书能够将“疯狂”与“科学”完美结合,让孩子们在惊喜与好奇中,不知不觉地爱上科学,那它的价值就难以估量了。
评分《疯狂科学:少儿版:2:2》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了那些充满奇思妙想的科学实验。我一直认为,对于孩子们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亲身体验。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安全又充满乐趣的实验方案,让孩子们在家长的指导下,就能完成一些令人兴奋的科学探索。这些实验是否能够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烹饪中的化学变化,亦或是植物生长的奥秘?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详细的步骤说明,清晰易懂的图示,以及对实验原理的生动解释。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些实验能够引发孩子们的连锁反应,让他们在完成一个实验后,还能主动去思考其他相关的科学问题,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循环。如果这本书能够成为孩子们动手实践的指南,成为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乐园,那么它就真正实现了“疯狂科学”的意义,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