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数字时代
定价:14.80元
售价:11.1元,便宜3.7元,折扣74
作者:(美)查利·塞缪尔斯(Charlie Samuels)著;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352801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科普作家吴国盛教授真诚推荐!
备受小科学迷热爱推崇的科普童书!新奇迷人的科学引导方式! ● 这是一套将抽象的科学常识与时间线轴完美融合的科普绘本,条理清晰严谨,展示了一种新奇的、迷人的、另类的自然科学教育方式。
● 精美绝伦的插画、珍贵的照片、创意的“分镜头”式页面展示,极具视觉冲击力,让小读者们在轻松与愉悦之中遨游科学的海洋,探索宇宙和世界的奥秘,思索人类的未来。
● 每本书系统介绍一个历史时间段,锻炼孩子的整体观和逻辑感。偏重系统化的科学知识解说,图文并茂,深度广度兼具。
本套书分为七册,以时间为轴线,从公元前500年说起,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全方位立体式介绍了从古至今的七个典型时代的科学进步与发展,成就与智慧,是青少年们理解人类科学历程的一把钥匙。
引言……………………………………………… 4
批电脑……………………………………… 6
DNA: 双螺旋… …………………………………… 10
激光……………………………………………… 14
半导体…………………………………………… 18
阿波罗计划……………………………………… 22
航天飞机………………………………………… 26
个人电脑………………………………………… 30
克隆羊…………………………………………… 34
全球变暖………………………………………… 38
万维网…………………………………………… 42
术语表…………………………………………… 46
相关阅读………………………………………… 47
查利·塞缪尔斯Charlie Samuels:的儿童科普作家,毕业于牛津大学。这位作家已出版了许多科普作品,版权已出售至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历史、文化和军事方面,他更是拥有无数的青少年读者。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窗户,又像是为我解开了一个个生活中的谜团。其中有几个章节,讨论了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带来的冲击,这部分内容让我既感到振奋,也夹杂着一丝担忧。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宣扬“AI取代一切”,而是更深入地分析了那些在数字时代依然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技能,比如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情商等等。这让我意识到,与其盲目地恐惧被取代,不如积极地去培养和发展这些属于人类独有的能力。书中还提到了“终身学习”的概念,并且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学习方法和资源推荐,这一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我一直觉得,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停止学习就等于被淘汰。而这本书则为我指明了方向,让我知道该如何有效地学习,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读完这些章节,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改变,而是有能力去主动拥抱和引领改变。
评分我必须要说,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宝藏”。它以一种非常独特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剖析了数字时代对我们社会结构、人际关系乃至于我们思维方式的深远影响。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数字时代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网络欺凌、信息茧房、沉迷虚拟世界等等,而是用一种平和但坚定的语气,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应对之策。特别是关于“数字素养”的探讨,让我受益匪浅。书中详细列举了我们在数字世界中需要具备的各种素养,从识别虚假信息的能力,到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再到理性参与网络讨论的技巧,都讲解得淋漓尽致。这让我意识到,不仅仅是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理解和运用技术。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脱胎换骨,对数字时代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有信心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我了,那种简洁而又富有科技感的排版,让我一眼就觉得它与众不同。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很好,翻阅起来很舒服。我最喜欢的是其中一个章节,探讨了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如何才能不被海量的数据淹没,而是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比如曾经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现在只需要简单的几个关键词就能找到无数相关内容,这种变化带来的冲击力,以及我们自身应该如何调整心态和学习方式,都描述得非常到位。我特别认同作者提出的“主动筛选”和“深度阅读”的观点,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学习,更是关于如何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能力。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碎片化阅读的弊端,以及如何通过系统性的学习来构建知识体系,这些对于我这样常常沉迷于短视频和零散信息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读完这一章,我感觉自己仿佛找到了在信息海洋中航行的罗盘,不再感到焦虑和迷茫,而是充满了探索的动力。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并不高,以为会是一本充斥着技术术语和枯燥理论的读物。但读了几章之后,我完全改观了。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灵活,时而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循循善诱;时而又像一个充满激情的探索者,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描绘着未来的图景。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数字身份”的探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自己的姓名、职业、家庭,但在数字世界里,我们的身份变得更加复杂和多维。我们可能在社交媒体上拥有一个虚拟形象,在游戏世界里扮演一个角色,甚至在各种平台上留下无数的数字足迹。作者深入分析了这些数字身份的构建、管理以及它们对我们现实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比如,我们在网上发表的言论,点赞的帖子,都会成为我们数字身份的一部分,并可能在未来被用来“画像”和“预测”。这种对个人隐私和数字权益的关注,是我之前很少在其他书籍中看到的。读到这里,我开始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也更加重视保护自己的数字隐私。
评分这本《数字时代》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局限于泛泛而谈的科技发展,而是将视角深入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之中。我尤其对作者描述的“数字鸿沟”这一部分印象深刻。书中通过几个非常贴近生活的案例,展现了不同群体在数字技术面前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比如,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智能手机上的各种APP操作就像天书一样难以理解,他们可能因此在享受科技便利方面被远远甩在后面。而书中并没有止步于指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设计更人性化的界面,如何提供更有效的培训和支持。这让我深刻反思,科技的进步应该是普惠的,而不是加剧社会不平等的。此外,书中对“算法”的解读也让我耳目一新。过去我总觉得算法就是一种冰冷的计算,但作者却将其拟人化,描述了它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消费习惯、信息获取,甚至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这种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我对身边的数字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警惕那些看不见的“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