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起步學畫五官 嘴巴 9787115476418

從零起步學畫五官 嘴巴 9787115476418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白旭功 硃軍亮 著
圖書標籤:
  • 繪畫
  • 五官
  • 嘴巴
  • 入門
  • 教程
  • 技法
  • 臨摹
  • 素描
  • 藝術
  • 繪畫基礎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韻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76418
商品編碼:29943401891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8-06-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從零起步學畫五官 嘴巴 作者 白旭功 硃軍亮
定價 29.80元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 9787115476418 齣版日期 2018-06-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素描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它也是美術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基礎造型訓練課程,為此我們專門策劃瞭介紹五官畫法的係列書——《從零起步學畫五官》,該係列一共5本,每一本都是一個專題的講解,從石膏到寫實。對於喜愛繪畫卻毫無基礎的讀者而言,可以通過這套書從零起步,快速掌握五官的繪製技法。本書共分為4個部分。部分主要講解瞭繪畫的基礎知識,包括繪畫工具和人體頭部骨骼及肌肉結構的介紹;第2部分為石膏嘴巴的素描訓練,分彆以石膏嘴巴切麵體與石膏嘴巴為繪製對象,從正麵角度、四分之三側麵角度和側麵角度細緻且有條理地講解瞭嘴巴的錶現技法,包括結構錶現、體積錶現和質感錶現;第3部分則從不同角度講解瞭真人嘴巴的素描訓練;第4部分主要講解瞭生活中不同角色嘴巴的寫實畫法。本書講解清晰,案例豐富,不僅適閤素描初學者以及廣大繪畫愛好者閱讀,也可以作為相關美術培訓機構的教材。

   作者簡介
白旭功 黑龍江三江美術學院教師。 2008 年榮獲全國設計“大師奬”美術作品奬。 2009 年榮獲第十六屆“天池杯”全國青少年美術大賽金奬。 2010 年榮獲“鳳凰杯”第三屆全國美術與藝術大賽銀奬。 2013 年榮獲教育部高職高專藝術類“金教鞭”課程銀奬。 2014 年榮獲陶溪川杯第十七屆全國設計“大師奬”銅奬。 2015 年榮獲全國高校藝術美育個人教育成果一等奬。硃軍亮黑龍江三江美術職業學院北京基地副主任黑龍江室內設計注冊一級執業設計師“絢麗年華”第八屆全國美育工作佳實踐創新奬7屆全國設計“大師奬”指導教師奬全國高職高專藝術設計類骨乾教師

   目錄
Part 1 繪畫基礎知識 04

常用的繪畫工具 04

鉛筆 04

紙筆 05

素描紙 06

輔助工具 06

人體頭部骨骼和肌肉結構 07



Part 2 石膏嘴巴的素描訓練 10

石膏嘴巴切麵體—掌握嘴巴的體塊結構 10

正麵角度 10

結構錶現 11

體積錶現 14

質感錶現 17



四分之三側麵角度 19

結構錶現 19

體積錶現 22

質感錶現 24

側麵角度 27

結構錶現 27

體積錶現 30

質感錶現 32

不同角度的素描訓練 36



石膏嘴巴

—接近真人的形體轉摺和肌肉錶現 38

正麵角度 38

結構錶現 39

體積錶現 42

質感錶現 45

四分之三側麵角度 48

結構錶現 48

體積錶現 50

質感錶現 53

側麵角度 56

結構錶現 56

體積錶現 59

質感錶現 61

不同角度的素描訓練 65



Part 3 真人嘴巴的素描訓練 67

正麵角度 67

結構錶現 67

體積錶現 71

質感錶現 73



四分之三側麵角度 75

結構錶現 75

體積錶現 77

質感錶現 79

側麵角度 82

結構錶現 82

體積錶現 84

質感錶現 86



Part 4 不同角色的嘴巴的素描訓練 89

兒童嘴巴的畫法 89

女性嘴巴的畫法 1 93

女性嘴巴的畫法 2 98

男性嘴巴的畫法 103

老年人嘴巴的畫法 107

不同類型嘴巴的素描訓練 111

   編輯推薦
素描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它也是美術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基礎造型訓練課程,為此我們專門策劃瞭介紹五官畫法的係列書——《從零起步學畫五官》,該係列一共5本,每一本都是一個專題的講解,從石膏到寫實。對於喜愛繪畫卻毫無基礎的讀者而言,可以通過這套書從零起步,快速掌握五官的繪製技法。

   文摘


   序言

探尋光影與結構:人像速寫與解剖基礎入門指南 本書緻力於為初學者提供一套係統、紮實的人像速寫與基礎解剖學習路徑,旨在幫助讀者跨越“畫不像”的初級障礙,建立起對人體結構和麵部特徵的準確認知。它並非關注特定部位(如嘴巴)的精細描繪技巧,而是著重於整體形態的捕捉、空間感的建立以及人體骨骼和肌肉群的宏觀理解。 第一部分:速寫思維的構建與綫條的魔力 本篇章將引導讀者從根本上理解“速寫”的本質——快速捕捉動態、比例和神態,而非追求照片般的細節。我們將探討如何觀察和簡化復雜的形體,將三維世界轉化為二維平麵上的有效符號。 觀察的藝術:從混沌到秩序 抓取整體動態綫: 強調第一筆的重要性,如何用一根流暢的綫條確定人物的重心和運動趨勢,這是所有細節描繪的骨架。 形體結構簡化法: 引入“體積塊”的概念,將頭部、胸腔、骨盆等復雜結構視為簡單的幾何體(球體、立方體、圓柱體),訓練讀者在觀察時自動進行結構分析。 空間感與透視基礎: 基礎的人體速寫必須建立在空間感之上。本節會簡要介紹最基本的兩點和三點透視在人體結構中的應用,特彆是頭部和軀乾在不同角度下的形變。 綫條的語言:力度、節奏與質感 綫條的粗細變化(明暗基礎): 學習如何通過改變綫條的壓力和速度來暗示光影的輕微變化和形體的轉摺,為後續的深入刻畫打下基礎。 節奏的把握: 講解如何控製綫條的連貫性和斷續性,使畫麵具有生命力和韻律感,避免僵硬的描摹。 “減法”的重要性: 強調哪些綫條是必要的結構綫,哪些是多餘的乾擾,訓練讀者在有限時間內做齣取捨的判斷力。 第二部分:人體骨骼與肌肉群的結構速寫 要畫好人像,就必須瞭解“裏麵有什麼”。本部分將跳齣皮膚錶麵的描繪,深入到支撐麵部和頭部形態的基本結構——骨骼係統和主要肌肉群。 顱骨基礎:頭部的核心框架 三大塊的簡化結構: 將頭骨分解為腦顱(後部和上部)、麵顱(眼睛、鼻子、嘴巴所在的區域)和下頜骨。理解這三者之間的比例關係,是保證頭部正麵、側麵、四分之三麵準確性的關鍵。 中軸綫與輔助綫的建立: 講解如何在任何角度下快速確定頭部的中軸綫(決定臉朝嚮)和眼平綫(決定目光方嚮)的重要性,以及這些綫如何隨頭部轉動而變化。 骨骼的“穿插”關係: 學習如何處理顴骨、眉弓、下頜角等關鍵骨點,它們是光綫作用的焦點,也是塑造麵部特徵的基礎“地基”。 頸部與肩部的連接:動態與支撐 頸椎的動態理解: 頸部不僅僅是連接頭部和軀乾的圓柱,它由強大的肌肉群支撐。學習如何用塊麵來錶示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的起點和終點,以錶現頭部受力時的緊張感。 肩胛骨的鎖定: 簡要介紹肩胛骨和鎖骨的相對位置,這些結構決定瞭人物上半身的姿態和服裝的褶皺走嚮。 肌肉群的塊麵分析(非精細解剖): 本節的目標是理解“哪些肌肉群負責哪些動作”,而非背誦醫學名稱。例如,理解咬肌如何影響臉頰的體積,額肌如何影響前額的麯度。通過塊麵來理解麵部錶情的肌肉拉伸,而非單獨雕刻皮膚。 第三部分:麵部特徵的比例與空間定位 在理解瞭骨骼框架後,本部分將集中於如何將五官精確地安放在這個三維骨架上,重點在於“位置”和“穿插”,而非單個器官的描繪技巧。 五官的“黃金分割”與“三庭五眼”的實際運用: 三庭的動態調整: 講解“三庭”(發際綫到眉毛、眉毛到鼻底、鼻底到下巴)的比例在不同年齡和種族中的細微變化,以及如何根據透視關係調整這些比例。 五眼的寬度定位: 明確眼眶占據的寬度是衡量麵部寬度的核心參照物。 眼睛的定位與眼眶結構: “眼睛是嵌在頭骨裏的”: 強調眼球是球體,它嵌入在眼眶的凹陷之中。因此,畫眼部時必須首先畫齣眼眶的邊緣和上眼瞼的厚度,而不是直接畫齣虹膜。 眼部的空間關係: 學習如何根據頭部的轉動,錶現齣兩眼之間的空間距離變化。 鼻子的結構性速寫: 用幾何體簡化鼻子: 將鼻子概括為一個立方體或楔形體,其側麵即為鼻翼軟骨和鼻梁的交界處。 光影引導下的麵部平麵: 講解鼻梁兩側的陰影如何定義麵部的中軸綫和整體的立體感。 耳朵的相對位置: 與顱骨和麵部的關聯: 明確耳朵通常位於眉毛和鼻底連綫之間,以及它如何與側麵的顴骨和側顱骨産生連接和遮擋關係。 第四部分:光影、情緒與整體完成度 本章將從結構基礎提升到藝術錶達層麵,探討如何用光影來賦予速寫以生命力。 光影的邏輯性錶達: 光源的確定與投影: 強調每一個陰影的邊緣都必須服務於前文建立的幾何結構。學習如何用最少的幾條陰影綫,快速確定頭部的主要受光麵和背光麵。 邊緣處理: 區分硬邊(骨骼結構明顯處)和軟邊(肌肉豐滿或皮膚鬆弛處)的過渡,這是提升畫麵質感的關鍵。 情緒與神態的捕捉: 講解如何通過調整眉骨的麯度、嘴角肌肉的細微上揚或下垂,來快速傳遞人物的內在情緒,而非僅僅停留在五官的準確描繪上。 本書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從結構到錶現的係統訓練框架,確保學習者在掌握瞭“畫什麼”和“在哪裏畫”的基礎上,纔能高效地進入“如何畫得更像”的精細化階段。這是一本關於人體“藍圖”的入門手冊。

用戶評價

評分

對於我而言,繪畫始終是生活中的一種樂趣和放鬆方式,但同時也伴隨著一些小小的遺憾。我喜歡畫各種各樣的人物肖像,但總覺得自己的作品在傳達人物情感方麵做得不夠到位,特彆是嘴巴,總感覺少瞭點靈魂。我之前也翻閱過一些繪畫書籍,但很多都隻是泛泛而談,對於嘴巴這種需要細膩描繪的部位,往往一帶而過。所以,當看到這本書專門以“嘴巴”為主題時,我感到非常驚喜。我預期這本書會提供非常詳盡的嘴部繪畫指南,從最基礎的唇形分析,到不同年齡、不同性彆嘴巴的特徵差異,再到各種情緒下嘴部肌肉的牽動變化,都能夠有深入的剖析。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有大量的步驟圖解,能夠清晰地展示每一筆的落點和走嚮,讓我能夠跟隨學習。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在色彩和光影方麵給予一些指導,如何用顔色和陰影來塑造嘴巴的立體感和真實感,讓畫齣來的嘴巴看起來飽滿、濕潤,富有錶現力。這本書的齣版,對我來說無疑是一份珍貴的禮物,它讓我看到瞭提升繪畫技巧,讓筆下的人物更加鮮活的希望。

評分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的畫作在臉部細節上總是不夠生動,尤其是嘴巴,畫齣來總是顯得僵硬、缺乏錶情,或者看起來比例不對。我嘗試過很多方法,看瞭很多網上的教程,但總感覺抓不住那種微妙的神韻。直到我偶然間發現瞭這本書,雖然我還沒有機會深入研讀,但從它的書名和目錄來看,就給瞭我很大的信心。它專門針對“嘴巴”這個難點進行講解,這正是我想解決的問題。我期待書中能夠係統地講解嘴巴的結構,比如嘴角、唇峰、唇珠等各個部分的準確比例和形態,以及不同錶情下嘴巴的肌肉運動和變化。我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的綫稿和不同角度的示範,讓我能夠理解嘴巴在三維空間中的立體感。此外,我也希望書中能有一些關於嘴巴著色和陰影的技巧,讓畫齣的嘴巴更加飽滿和有質感,能夠傳達齣喜怒哀樂等豐富的情感。這本書的齣現,仿佛在我繪畫道路上點亮瞭一盞明燈,讓我看到瞭突破瓶頸的希望。我迫不及待地想拿起畫筆,根據書中的指導,一點一點地攻剋這個曾經讓我頭疼不已的難關,畫齣真正有生命力的嘴巴。

評分

長久以來,我的繪畫之路都充滿著探索和嘗試,但總有一些“小障礙”讓我覺得作品不夠完美。其中,嘴巴的處理一直是我比較睏惑的地方。我喜歡畫人,但總覺得筆下的嘴巴缺乏神采,有時候顯得平淡無奇,有時候又顯得比例失調,很難捕捉到那種微妙的情感錶達。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立刻就被它吸引住瞭,因為“嘴巴”這個主題太具體、太有針對性瞭。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非常係統和有條理的方式,帶領我深入瞭解嘴巴的繪畫藝術。我想象中,它應該會從嘴巴的基本構造開始,逐步講解唇部的各種形態,比如厚薄、形狀、唇峰的位置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夠深入分析不同情緒下嘴巴的細微變化,比如微笑時嘴角上揚的弧度、悲傷時嘴角的下垂,以及說話時嘴唇的動態。我特彆希望書中能有一些關於描繪嘴唇質感的技巧,如何通過綫條和陰影來塑造嘴唇的立體感和飽滿感,讓它們看起來更加真實和富有生命力。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的繪畫之旅增添瞭一份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通過它來提升自己的繪畫技巧,讓我的作品能夠更加生動和傳神。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直擊我痛點,簡直就像為我量身定做一樣!作為一名業餘愛好者,我在畫人物時,臉部五官始終是個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嘴巴,不知道為什麼,每次畫都覺得怪怪的,要麼比例失調,要麼錶情不對勁。市麵上講人物繪畫的書籍很多,但能像這樣深入到一個具體五官的,實在是不多見。我特彆看重這本書的“從零起步”這個定位,這意味著它應該會從最基礎的知識講起,不會假設讀者已經具備太多繪畫功底。我設想它會從嘴巴的基本形狀、不同臉型下嘴巴的差異化特徵開始講解,然後逐步深入到嘴部肌肉的解剖結構,這樣纔能理解為什麼嘴巴會形成各種各樣的錶情。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大量的實例,展示不同角度、不同光綫下嘴巴的畫法,包括微笑、大笑、悲傷、驚訝等各種錶情的細微變化。如果還能有關於唇部質感錶現的技巧,比如如何畫齣嘴唇的光澤感和體積感,那就更完美瞭。這本書的齣現,讓我感覺終於找到瞭一個可以依賴的“老師”,能夠一步一步地指導我掌握畫嘴巴的精髓。

評分

在我嘗試用畫筆捕捉人物神韻的過程中,嘴巴一直是我感覺最棘手的一個部分。我嘗試過模仿,也嘗試過參考,但總覺得畫齣來的嘴巴要麼顯得過於漫畫化,要麼就失去瞭生命力,缺乏那種能傳遞豐富情感的張力。市麵上有很多綜閤性的繪畫教程,但很少有能像這本書這樣,把注意力集中在“嘴巴”這一具體部位,並且還冠以“從零起步”的字樣,這讓我覺得非常貼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最根本的解剖學原理入手,講解嘴部肌肉的構成,以及這些肌肉如何協同工作,在不同的錶情下形成特定的唇形和嘴角走嚮。我也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不同角度、不同朝嚮的嘴巴範例,並且詳細解析每一個角度的透視關係和形體變化。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教我如何通過綫條的粗細、虛實,以及色彩的冷暖、明暗來錶現嘴唇的質感,比如那種輕微的光澤感、皮膚的柔軟度,甚至是嘴唇的溫度。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解決我繪畫難題的曙光,我相信它能帶領我走齣一直以來睏擾我的繪畫睏境。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