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

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言生 辛鹏宇 著
图书标签:
  • 禅诗
  • 佛禅
  • 智慧
  • 诗歌
  • 唐诗
  • 宋词
  • 禅宗
  • 文化
  • 经典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夜语笙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14980
商品编码:2999559098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

定价:25.00元

作者:吴言生 辛鹏宇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1011149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对佛禅感悟的精到理解。对自在逍遥的不懈追求。面对物欲横流不忘初心。历经祸福荣辱保持真我。

内容提要


  本书选取了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禅诗名篇100首,这些禅诗代表了禅诗的影响和成就。它们语言生动,比喻奇特,运思神妙,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感悟深刻。每一首诗都是一扇门,都通向了开悟的世界。

  书中对每首禅诗都进行了翻译和讲解。简明流畅的译文,慧眼的诠释,揭示了禅诗的思想内涵,读者走入佛禅大智慧的世界。

  阅读本书,您可以感悟佛禅智慧精髓,掌握人生幸福真谛,找到心灵快乐密码,开启幸福喜悦之门。

  现在,让我们一起,伴随着这些优美绝尘的文字,跟随高僧大德一起,走进禅的世界里,走进禅的喜悦里。

目录


前言(吴先生 辛鹏宇)………………………………………………………………1

东晋

陶渊明

饮酒………………………………………………………………………………3

傅翕

有物先天地………………………………………………………………………9

空手把锄头………………………………………………………………………10

王梵志

城外土馒头…………………………………………………………………………17

寒山

欲得安身处…………………………………………………………………………18

吾心似秋月…………………………………………………………………………21

重岩我卜居…………………………………………………………………………22

嗔是心中火…………………………………………………………………………24

拾得

出家要清闲…………………………………………………………………………26

神秀

身是菩提树…………………………………………………………………………29

慧能

菩提本无树…………………………………………………………………………31

佛法在世间…………………………………………………………………………33

玄觉

永嘉证道歌(节选)………………………………………………………………34

孟浩然

过融上人兰若………………………………………………………………………36

王维

终南别业……………………………………………………………………………37

辛夷坞………………………………………………………………………………39

酬张少府……………………………………………………………………………41

过香积寺……………………………………………………………………………42

李白

庐山东林寺夜怀……………………………………………………………………44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47

怀海

沩山水牯牛…………………………………………………………………………49

韦应物

咏声…………………………………………………………………………………50

灵澈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52

吕温

戏赠灵澈上人………………………………………………………………………55

明瓒

乐道歌(节选)……………………………………………………………………57

崔峒

题崇福寺僧院………………………………………………………………………59

刘禹锡

赠别君素上人………………………………………………………………………61

白居易

寄韬光禅师…………………………………………………………………………63

过天门街

大林寺桃花…………………………………………………………………………65

李涉

题鹤林寺僧舍………………………………………………………………………68

庞蕴

日用事无别…………………………………………………………………………70

十方同聚会………………………………………………………72

但自无心于万物……………………………………………………………………73

龙山

示法偈………………………………………………………………………………76

韩愈

游城南………………………………………………………………………………77

李翱

赠药山高僧惟俨……………………………………………………………………79

孟郊

赠建业嵩公…………………………………………………………………………83

希运

尘劳迥脱……………………………………………………………………………84

神赞

空门不肯出…………………………………………………………………………86

良价

悟道诗………………………………………………………………………………88

李商隐

锦瑟…………………………………………………………………………………90

德诚

船居寓意……………………………………………………………………………94

智真

因沙汰示众偈………………………………………………………………………96

杜荀鹤

悟空上人院夏日题诗………………………………………………………………98

五代

怀浚

家在闽山东复东……………………………………………………………………103

景岑

示僧偈………………………………………………………………………………104

志勤

见桃花悟道偈………………………………………………………………………106

守安

南台静坐……………………………………………………………………………108

契此

插秧诗………………………………………………………………………………109

一钵千家饭…………………………………………………………………………111

居遁

深念门前树…………………………………………………………………………113

示念佛人……………………………………………………………………………115

慧棱

呈心偈…………………………………………………………………………………117

齐己

扑满子…………………………………………………………………………………118

智晖

辞世并戒门人偈………………………………………………………………………120

文益

拥毳对芳丛……………………………………………………………………………122

德韶

宗风偈…………………………………………………………………………………124

赞宁

居天柱山………………………………………………………………………………129

灵澄

西来意颂………………………………………………………………………………130

郁山主

悟道诗…………………………………………………………………………………132

守端

蝇子透窗偈……………………………………………………………………………134

张伯端

悟真篇…………………………………………………………………………………135

法演

送朱大卿………………………………………………………………………………137

王安石

游钟山…………………………………………………………………………………139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140

题沈君琴………………………………………………………………………………142

宿东林寺………………………………………………………………………………144

观潮……………………………………………………………………………………146

黄庭坚

登快阁…………………………………………………………………………………147

吴可

学诗浑似学参禅………………………………………………………………………150

可遵

题汤泉…………………………………………………………………………………151

了元

答可遵…………………………………………………………………………………153

一树春风有两般………………………………………………………………………154

道潜

口占绝句………………………………………………………………………………156

如璧

剥………………………………………………………………………………………158

空岩有

无得……………………………………………………………………………………159

克勤

悟道诗…………………………………………………………………………………161

宗杲

赠别……………………………………………………………………………………163

昙华

赠行者…………………………………………………………………………………165

智愚

衍巩珙三禅德之国清…………………………………………………………………167

渠侬家住白云乡………………………………………………………………………168

无名尼

悟道诗…………………………………………………………………………………170

慧开

颂平常心是道…………………………………………………………………………172

元代

祖钦

山居………………………………………………………………………………………177

清欲

闲居无事可评论…………………………………………………………………………178

明代

无愠

闲到心闲始是闲……………………………………………………………………183

祩宏

偈颂…………………………………………………………………………………185

真可

过活埋庵……………………………………………………………………………186

佛手崖………………………………………………………………………………188

德清

雪里梅花……………………………………………………………………………190

偈颂…………………………………………………………………………………192

醒世歌………………………………………………………………………………193

清代

仓央嘉措

曾虑多情损梵行………………………………………………………………………207

龚自珍

己亥杂诗………………………………………………………………………………209

苏曼殊

本事诗…………………………………………………………………………………210

东居……………………………………………………………………………………212

弘一

绝笔偈…………………………………………………………………………………213

虚云

见道偈…………………………………………………………………………………216

辞世偈…………………………………………………………………………………218

中国禅诗的佛禅意趣………………………………………………………………………222

附:国际佛教禅修学会理事名录…………………………………………………………235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 沉浮红尘,何处觅得那份清净? 人生如梦,世事如幻,我们总在追逐,又总在迷失。在纷繁复杂的红尘俗世中,心灵的浮躁与焦虑如同无处不在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渴望宁静的灵魂。当我们被功名利禄所缚,被七情六欲所扰,被无尽的烦恼所缠绕时,内心深处的那份对安详与自在的渴求,便显得尤为迫切。 在这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感到孤单,仿佛置身于一座巨大的迷宫,找不到出口,也找不到方向。我们努力想要掌控自己的命运,却常常被命运的无常所戏弄。我们渴望理解生命的真谛,却常常在表象之下徘徊,不得其门而入。生活的重担压得我们喘不过气,内心的渴望却总是被现实无情地击碎。 然而,就在这看似无尽的黑暗中,总有一束光芒,穿越时空的阻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这束光芒,源自古老的东方智慧,源自那片宁静而深邃的禅意世界。它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也不是晦涩难懂的哲学,而是渗透在生活细微之处的体悟,是直抵人心的洞见。 禅诗:智慧的种子,心灵的甘露 禅诗,便是这古老智慧最生动、最诗意的载体。它以寥寥数语,勾勒出山水禅机的无限意境;它以字句的流转,传递出人生无常的哲思;它以简洁的意象,点亮人心深处的迷悟。禅诗的美,不在于辞藻的华丽,而在于意境的悠远;不在于情感的宣泄,而在于心境的澄明。它是一面清澈的镜子,映照出我们真实的内心;它是一片宁静的港湾,安抚我们躁动不安的灵魂。 每一首禅诗,都如同蕴藏着一颗智慧的种子,等待着被我们的心田所接纳,然后生根发芽,开出理解与觉悟的花朵。它们是禅宗祖师们参悟大道、体悟人生的结晶,也是他们留给后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诗篇,穿越了千年的岁月,依然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引领我们走向更深层的思考。 《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一场心灵的朝圣之旅 《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正是这样一本带领读者走进禅诗世界,体悟佛禅智慧的精粹之作。本书精选了一百首流传千古、意境深远的禅诗名篇,每一首都是经过时间淘洗的瑰宝,都蕴含着不朽的智慧。 本书不仅仅是一部诗歌集,更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探索之旅。我们并非要通过阅读这些诗篇来学习一种新的哲学体系,而是要通过它们,去触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去理解生命中最本质的意义。 一、洞察人生无常,安住当下 人生如同流水,无常是它的本质。风起云涌,潮起潮落,世事变迁,无一不在提醒我们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许多禅诗,都在以一种平静而深沉的笔触,描绘着生命的无常: “花开花又落,人来人又去。”——这简短的两句,道出了世间万物的循环与更迭。花开的美丽终将凋零,相聚的欢愉也难免分离。有多少美好的事物,在不经意间就已消逝?又有多少期望,在时间的流逝中化为泡影? “春风吹又生,枯木待新芽。”——即便经历了严冬的枯萎,生命依然蕴藏着无限的生机。禅诗中的意象,常常在枯寂中蕴藏着希望,在破败中显露出新生。它告诉我们,生命的韧性远超我们的想象,只要我们不放弃,总能找到重生的契机。 “且住!且住!辞未来,未来未来。”——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常常陷入焦虑与担忧。而禅诗却教会我们,要“且住”,安住于当下。未来是虚幻的,过去已成定局,唯一真实存在的,是我们此刻的呼吸、此刻的感受。当我们将目光从虚无飘渺的未来收回,专注当下,我们会发现,原来安宁与自在,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二、体悟空性智慧,放下执念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是佛家“空性”智慧的核心。我们常常执着于事物的表象,认为它们是真实、永恒的,从而产生贪爱、嗔恨、痴迷。而禅诗,则常常以一种超然的视角,揭示了现象的虚幻与本质的空寂: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意境开阔的诗句,描绘了月亮映照在每一条江河中的景象。它暗示着,真相并非只存在于一个地方,而是以无数种形式显现。月亮(真理)并非依附于江河(现象),江河(现象)也并非独立于月亮(真理)。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在山林隐居的禅者,早已抛却了世俗的计较与时间的束缚。这里的“甲子”、“年”代表着凡夫俗子所执着的功名利禄、岁月流逝。当心不再为这些外在的束缚所困,时间仿佛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直下承担,无转语。”——当面对问题或困境时,我们常常试图寻找各种借口或逃避。而“直下承担”是一种彻底的担当,是一种不找理由、不推卸责任的态度。这种态度,源于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源于对自身能力的全然信任。 三、观照自心,寻求解脱 “心净则国土净”,佛禅的根本在于观照自心。烦恼的根源不在外界,而在我们自己的内心。禅诗,如同一面明镜,帮助我们照见内心的垢染,然后加以净化: “心猿意马莫能制,山河大地尽在指。”——“心猿意马”形容人心思难以控制,如同猿猴跳跃,骏马奔腾。而一旦我们能制伏这颗躁动不安的心,便能达到一种“山河大地尽在指”的境界,即对一切都能了然于心,得大自在。 “平常心是道,大道无别处。”——“平常心”,即不带分别、不带执着、不带好恶的心。当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攀缘、不抗拒,便是真正契合于“道”。“道”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蕴藏在我们最平凡的生活之中。 “见与不见,不思善不思恶。”——这是慧能禅师的“无念”境界。不是要我们丧失善恶的观念,而是要超越善恶的二元对立,达到一种不被善恶所染着的心境。在这种境界下,心才能真正地自由。 四、回归自然,体悟真趣 禅宗强调“境由心造”,也强调“境能转心”。大自然的万物,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山川草木、飞鸟走兽,都能成为我们体悟禅机的窗口: “青青竹林风,白白雪山空。”——简单的意象,却勾勒出宁静、空灵的禅境。竹林的青翠与风的飘逸,雪山的洁白与空的无垠,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超越尘俗的清净之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早已成为人们表达人生豁达与从容的经典。当走到河流的尽头,并非绝境,而是可以静静地坐下来,观赏天边飘来的云朵。这是一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不被困难所阻碍的智慧。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首诗的妙处在于一个“敲”字。月下敲门,本是寻常之事,但“敲”字却暗示了僧人在月色皎洁、万籁俱寂之时,那种细致入微的体察与犹豫,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心境的深入探寻。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场美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将带领我们: 认识到人生的真谛: 帮助我们超越表象,洞察生命的本质,理解人生的苦与乐,并学会与之和谐相处。 获得内心的平静: 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培养宁静致远的心境。 提升生活的智慧: 将禅宗的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以更加积极、从容的态度面对挑战与困难。 净化心灵的尘埃: 拂去内心的烦恼与执念,让心灵重获清净与光明。 感受诗歌的魅力: 在感受禅诗意境的同时,也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韵味与深邃内涵。 本书中的每一首诗,都值得反复品读,细心体悟。它们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而是需要我们主动去探索、去感悟的生命体验。当我们沉浸在这些诗句之中,仿佛能听到古老智慧的回响,感受到祖师们的慈悲与智慧。 这并非一本教你如何“成佛”的书,而是帮助你成为一个更懂得生活、更能安顿自心的人。 它是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它是一股清泉,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它是一份力量,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风雨时,能够更加坚韧与豁达。 翻开《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心灵的朝圣之旅,去发现那个更宁静、更智慧、更自在的自己。愿这百首禅诗,成为你生命中温暖的陪伴,照亮你前行的道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太抓人了,那种水墨晕染的留白和苍劲有力的书法,一下子就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我本来只是随便翻翻,没想到内容却把我牢牢地吸住了。它不像那些晦涩难懂的佛学专著,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反而像是在听一位睿智的长者娓娓道来,将那些深奥的哲理用最朴素、最富有意境的诗句描摹出来。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空”的阐释,不是虚无缥缈的什么都没有,而是一种放下执念后豁然开朗的状态。读完好几首,我忍不住放下书,静静地望着窗外发呆,感觉心头的烦躁都随着那诗句的韵律消散了。那种感觉,就像是久旱逢甘霖,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滋养。这本书的装帧也很有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适合放在书架上慢慢品味,时不时翻阅一下,都能找到新的感悟。它不仅仅是一本诗集,更像是一剂心灵的清泉,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个可以喘息和沉思的角落。

评分

我给这本书打五星,主要是因为它在“形”与“神”的结合上做得极为出色。它的“形”,是精美的纸张和考究的字体;它的“神”,则是那些诗篇所蕴含的,那种穿透表象直达本质的洞察力。我有个朋友是学艺术的,她看了我的书后,立刻被其中关于“瞬间即永恒”的几首诗所吸引,她说那些诗句的画面感太强了,简直可以直接用来做音乐或绘画的灵感来源。这说明这本书的审美价值是超越特定宗教或哲学范畴的。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的视角,让我们学会慢下来,去捕捉那些平日里被我们忽略的、稍纵即逝的美好和真谛。这种提升审美和生活质量的能力,是任何一本纯粹的理论书籍都无法比拟的。我强烈推荐给那些感觉生活有点“失焦”的人。

评分

我通常对这类“大智慧”的书籍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总怕它们故作高深,内容空洞。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用大道理去说教你,而是巧妙地将佛家思想融入到对自然景物的描摹中,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那种意境所感染。比如有几首写月亮的诗,初读觉得就是描绘夜色,细细品味,那月光的清冷与皎洁,分明就是对照着人心中的明镜。我感觉作者对诗歌的驾驭能力极强,无论是七言还是五言,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有古风的韵味,又充满了现代人可以理解的情感共鸣。我甚至尝试着跟着书里的意境,自己写了几句打油诗,虽然粗浅,但那种尝试本身就证明了这本书激发了我的创造力和对美的感知力。这绝非泛泛之作,而是经过了深厚积累和反复锤炼的结晶。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时,并没有期望它能对我个人的生活产生多大影响。我只是对东方哲学有点兴趣。然而,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出乎意料地流畅和愉悦。它仿佛是一本“情绪净化器”。生活中的那些小摩擦、那些得失心,在读完几首关于“无常”的诗句后,都变得微不足道起来。我注意到,连我走路的步伐似乎都变得更从容了,不再是那种急匆匆地赶路心态。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人性化,字号适中,行间距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视觉疲劳。而且,我发现自己不再是囫囵吞枣地读完,而是会逐字逐句地咀嚼,甚至会拿出笔在旁边空白处做一些简短的批注,记录下某个词语带给我的震动。这种主动的互动,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与古代的智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它收录了多少“名篇”,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静心”的方法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注意力是碎片化的,很难沉浸于一件事情太久。但这本书却有种魔力,能将你拉回到当下。我记得有一篇是关于竹林的描写,诗中对竹子的形态、风吹过竹林的声响描绘得细致入微,读的时候,我真的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那片幽静的竹林之中,连呼吸的节奏都跟着诗句的起伏而放缓了。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极度奢侈的精神享受。它没有生硬地灌输“要如何生活”,而是通过诗意的引导,让你自己去领悟“生命本该如此”。可以说,它提供了一种精致的逃离,让你暂时从世俗的泥淖中抽离出来,用一种更清澈的眼光重新审视一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