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青銅器史話-中華文明史話叢書19
定价:111.20元
作者:殷瑋璋
出版社:國家
出版日期:
ISBN:978957360857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人類從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是社會發展的一大飛躍。它使人類擺脫愚昧野蠻的生活狀況,進而跨入文明的門檻。
本書圍繞古代先民製作與使用的各種青銅器物,包括禮器、樂器、工具、兵器和裝飾用具。對中國歷史上青銅時代的興衰變化作了闡述,也介紹古代工匠在採冶與鑄造技術方面所取得的傑出成就。引領讀者在青銅王國中作一次漫遊,藉此認識先民們所創造的燦爛多姿的青銅文化,及它在世界文化寶庫中所佔有的重要地位。rn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最近沉迷于一本关于宋代美学思想的散文集,文字极其清丽婉约,它探讨的是那种“含蓄内敛”的东方神韵,如何渗透到日常的器物审美中去。那种意境的营造,需要作者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说宋代的美学是水墨画般的写意,那么青铜时代的美学,在我看来,应该是厚重磅礴的写实,是力量与威严的直接表达。我猜想,这本丛书中的这本,应该在描述那种早期文明的粗粝感、那种对神灵的敬畏以及对王权的彰显上,会下足功夫。我希望它能展现出那种远古时代特有的、尚未被文人雅士过度修饰过的、直击人心的原始生命力。读起来应该是一种与“古老、沉重、神秘”对话的体验,与我正在读的这本精致的宋词赏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互补。
评分这本《中华文明史话丛书》的这本,虽然我没读过您提到的那本特定的,但就这个丛书的整体调性而言,我感觉它非常适合想要对中华文明有一个宏观而又生动的了解的普通读者。我最近在看另一本关于先秦历史的普及读物,它侧重于对当时社会结构和思想流派的梳理,语言相对严谨,学术味道稍浓一些。读起来需要更多的专注力,毕竟要理解“礼崩乐坏”背后的深层社会动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这本《青铜器史话》能够保持这种“史话”的叙事风格,那么它应该能够通过讲述具体的历史故事或者人物命运,将那些宏大的历史变迁变得触手可及。我特别欣赏那种能够将冰冷的考古发现和鲜活的人类活动联系起来的叙事方式,因为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它曾经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生活,而不是刻在石头上的教条。一本好的历史普及读物,应该是引人入胜的,而不是让人望而生畏的百科全书。
评分我手头正在啃的是一本关于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专著,它详细考证了不同时期货物流通的路线图和关税政策,数据详实到令人咂舌。坦白说,读完前三章我已经感觉有点“消化不良”了,那些关于不同地域货币兑换率的变动,虽然重要,但对于一个只想了解古人生活面貌的读者来说,未免过于琐碎和专业化了。我期望的“史话”类书籍,应该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们穿梭于历史的场景之中。导游不会一上来就给我们讲解建筑的承重结构,而是会先指出“看,这座雕塑的表情多么忧郁”,然后我们才会被吸引着去探究背后的原因。如果《青铜器史话》能做到这一点,比如,通过一件出土的鼎器,讲述铸造它背后的权力斗争、祭祀仪式,甚至工匠的心思,那才算得上是真正把历史“活”了起来。
评分目前我最常翻阅的一本书,是关于敦煌壁画的艺术图录,里面充满了色彩斑斓的佛教故事和飞天形象,视觉冲击力极强,让人很容易沉浸在那个佛教东传的恢弘叙事中。相比之下,青铜时代的“叙事”要隐晦得多,它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解码”能力,去识别那些兽面纹、饕餮纹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密码。所以,我非常好奇,这本“史话”是如何将抽象的符号学知识,转化为大众容易理解的故事的?是像在解读密码一样,一步步揭示纹饰的象征意义,还是干脆将这些纹饰视为故事的“道具”,围绕它们构建起早期王室成员的生活场景?如果它能巧妙地平衡这种学术深度和叙事浅出的要求,那么它将是理解中华文明源头活水的一把关键钥匙。
评分我最近在关注的另一本书,是关于近代西方工业革命如何重塑了人类社会价值观的社会学著作。它用大量的图表和统计数据来支撑其论点,逻辑清晰,但阅读过程本身却缺乏太多情感上的共鸣。历史的魅力在于其复杂性与多面性,而这本《青铜器史话》如果聚焦于中华文明的早期根基——那个充满了神权色彩和血缘纽带的青铜时代,它必然要处理好“神话”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理性主义叙事的视角,去解读那些古老的符号和铭文,让读者感受到,在那个“万物有灵”的时代,人是如何通过这些坚硬的金属来构建他们对宇宙的理解和秩序的维护。这种对早期信仰体系的解读,是任何单纯的政治或经济史都难以替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